刘兴万致欢迎词,才大颖、董盟君发表主旨演讲

分享到: 更多
2015-12-21 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遵义市副市长刘兴万致辞

以下为致辞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

  “2015中国智慧家居产业高峰论坛遵义峰会”在历史名城遵义隆重召开,7位来自学界、业界的专家教授将在峰会上对智慧城市建设和家居产业发展趋势与我们共同分享专业成果,8家国家级协会领导亲临峰会指导,人民网、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央视网等权威主流媒体将对峰会全程报道。这对于正在全面建设智慧城市的遵义,无疑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对关乎民生的家居行业产业化、智慧化、人性化,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我代表遵义市委、市政府对此次峰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出席今天峰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
  遵义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一直致力于建设宜居、宜游、宜业的三宜城市,一直致力于建设基于大数据管理的智慧城市。
  从2013年起,根据遵义市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和实施方案,遵义从基础设施与保障、建设与宜居、管理与服务、产业与经济等四个领域规划了创建国家智慧城市29个方面的任务。其中,优先发展公共信息服务中心项目、公共基础信息库项目、城市综合指挥平台项目、智慧政务服务中心项目、智慧园区信息管理平台项目、智慧旅游信息平台项目、智慧能源电能服务平台项目、智慧环保信息系统项目、智慧物流城市配送终端智能化项目、酒类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等13个重点项目,并设定相应的创建目标、责任单位、考核指标、年度计划和任务分解,并详细设计了这13个重点项目的技术方案。
  为了抓住大数据发展机遇,对接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我们努力在交通管理、城市管理、城市国土管理、城市规划管理、城市治安管理、政府政务平台的管理等方面,全面实现数据化、智能化。除此之外,我们还建设了上海产业园和IT产业园,在产业配套上配合全省大数据产业发展。
  在打造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我们将积极做好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在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节能、智慧建筑等各个领域,与相关机构、企业展开全面的交流与合作。
  遵义作为第二批国家智慧城市创建试点城市,在积极推动交通、医疗、安防、社区、电网等诸多领域的智慧城市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智慧家居产业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协同和融合,并将积极推动智慧家居产业关键技术、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应用和实践,建设智慧城市如何找准与产业的对接点,如何找准与城市民生的协同点,这是我们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积极探索的课题。今天,峰会主办方组织各有关行业协会领导和各界专家学者出席此次峰会和专家座谈会,深度交流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智慧家居产业、创新路径和发展模式,为遵义智慧家居产业的集聚和发展谋划未来、献计献策。此次峰会的召开,将积极推动智慧家居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改变传统家居建材的发展格局,为蓬勃发展的家居建材产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城镇化战略推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地产、建材、家居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我们期望在大数据、云城市等新的发展背景下,家居建材行业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瞄准智能化家居的未来变化趋势,提前做好智慧家居产业的布局,提升家居建材产业运营层次,为智慧城市建设贡献行业成果。
  最后,我再次对各位领导、专家、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祝各位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一切顺利。
  谢谢大家!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主任才大颖发表主旨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遵义市刘兴万市长热情洋溢的致辞,由此也正式拉开了本次论坛的序幕,还有14天2015年就要过去了,这个时候也是方方面面岁末年初盘点全年、规划明年的关键时候,大家都很忙,在这个时候能抽出宝贵的时间相聚在遵义,让我们主办方真的非常感动,感动的同时压力也是倍增的;我们注意到最近一个时期以智慧家居为主题的话题异常活跃,重磅的新闻一个接着一个,这边国美在线布局家居,打造一站式智能生活圈,联合了18家国内领先家电和智能技术公司做智能家居频道,那边长虹发布智慧社区下的智慧家庭整体应用解决方案,以社区用户需求粘性为切入点,用刚需+社交的模式推出智慧物业、智慧健康、智慧娱乐、智慧教育等打造“智在更自在”生态圈。一边是小米一年前率先发力入股美的,以合作研发智能产品为依托合力打造家居生态圈,一边看到是3天前新媒体乐视以19亿元入股TCl成为其占股超20%的第二大股东,以电视为终端入口,整合了TCL 1100万存量智能用户及乐视的400万高端付费智能电视用户,重构生态圈;5天前华为发布,联合海尔等40多家顶级合作伙伴,从智能家居技术构架的底层连接协议、操作系统做起,目标直指行业标准;两周前格力与京东的高调携手,以智慧能源、智慧空气、智慧饮水为切入点布局智慧家居;再往前4个月,我们看到的是阿里投资283亿元入股苏宁云商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表明了其关注线下市场,拥抱实体经济的布局决心。阿里与京东,长虹、TCL与乐视,华为与小米,海尔、格力与美的,国美与苏宁,都是响当当的名字,以家电为纽带,在互联网+的时代,当我们很多人还在担心、关注今年经济能否保7的时候,他们在行动,从不同的方向,以自己各自擅长的业务相互联合,直指一个新兴的行业,就是智慧家居及由此而衍生的智慧社区、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社会等等一片由新经济所支撑的蓝海经济。
  为什么会是这样,我们真的要感谢互联网4G时代的到来与智能手机的横空出世,也就三年的时间手持终端在全球的出货量达到了72亿,几乎是地球人人手一部了,感觉市场大得不得了,与PC端相比的确如此,但与未来智慧家居的终端相比手持终端的量级是小巫没有遇见大巫,智慧家居产业未来终端市场量级应该是100亿、500亿、1000亿、甚至有专家预测2020年要超过2500亿的量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将超过万亿,蛋糕很大,仅这一点看,这些大佬们的如此投入还是高瞻远瞩的,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的路子也是符合市场预期的。
  对于智慧家居产业,我的看法是未来可期,非常认同并看好,目前看虽然仅限在家电行业中动静大些,主要还是基于接入端的技术考虑多些,假以时日,在家具、照明、卫浴、玻陶、五金、工艺美术、室内装饰等行业深度应用融合,市场将更加巨大。今天包括家电在内的,这九家家居相关中国字头的行业协会的领导都亲临此次论坛,我想他们身在行业的前沿,这样的感受比我会更深的。从传统市场的视角看,2014年与家居相关产业的主营收入是3.6万亿,出口超过2000亿美元,与过去的20%-30%的高速增长相比,家居产业增速从2011年开始一路下滑5年进入低速增长阶段,从今年前三个季度数据看,家电增速1.78%,照明、日玻在5%-6%之间,陶瓷、五金在7%-8%之间,家具在9%左右,增长的动能明显不足。怎么办,中央也很着急,今年马凯副总理就三次听取轻工行业的汇报,上游的煤炭、钢铁、建材、石化形势不好,下游主导消费的占工业比重20.3%的轻工行业压力很大,这也是我们主办这次论坛的背景,我们很期待,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以家居为主题集聚各相关中字头行业的力量,以家电行业为突破口,带动相关行业,以开放、共享的姿态拥抱新技术,让传统的家居产业插上新经济的翅膀,让传统的家居产业实现智慧物联,用新的市场增量助推行业的可持续的增长。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这次是跨界组织了一批行业专家、专业智库出席本次论坛,上午,大家已经做了很有建设性的研讨与交流,我们很期待,家居行业同仁们充分把握这次遵义论坛难得的机遇,来共同谋划家居产业的未来。借此,也提出几个观点与各位交流;
  1. 智慧家居产业是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对于智慧家居产业实际上每个消费者会有着不同的理解,它可能是一款家居产品,比如智能的空调和冰箱,扫地的机器人,或者是能够监测睡眠的床垫,可监测空气质量的台灯,联网安防的锁具,网联自动温控的卫浴等等;它也可能是一种商业模式,比如卖场数据可以追踪,结算完全电子化,产品可以被溯源,销售可以与社群联动等等;它还可能是一个管理集成,家庭的水电气的缴费集成在门禁的平台上,安防系统与手机自动连接,社区物品的配送与你的消费无缝对接等等;它更有可能是一种生活方式,物物相连,人机互联,让人的意志尽最大可能地体现在物的灵性上,可以想象的空间很大。从智慧家居起源,到智慧社区,智慧城市,再到智慧生活,智慧社会,智慧家居产业给足了未来的期待,它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以物联网为核心,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支撑,以提升人们生活品质为目标的,涵盖了城市管理、地产、物业、娱乐、教育、休闲等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产业边缘没有明显的界限,商业业态多元组合,形成了可以标准化的,自我复制,自我循环的全新生态系统。
  2. 智慧家居产业的发展处于割据状态。前面讲过,互联网、家电等行业巨头最近一年在智慧家居产业的投入很有针对性,相互结合,各有专攻,皆在抢占地盘,画地为牢。从企业层面、市场层面看无可厚非,从消费者层面、产业层面看忧心忡忡,高新产业投入乱象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光伏、风电都是万亿级的市场,一片蓝海杀成红海。目前看尽管大佬们各自专做细分市场,但标准各自独立,接口相互不通已经成为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可以想象这样下去,一定会形成很多的市场孤岛,产业碎片化在未来一个阶段难以避免。比如做智慧城市的更偏重于城市管理,与百姓家居智慧生活的融合还在概念阶段;比如做智慧社区的更偏重于服务的衍生,与家居智慧产品的融合还在各自为战;再比如做智慧家居产品的更偏重于家电终端的切入,与传统家居产业智能化的融合还在起步阶段;跳出企业、行业层面的顶层设计势在必行,至少在智慧家居产业层面亟需这样的顶层集成,这也是本次论坛所期待的共识。
  3. 智慧家居产业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新热点。智慧家居产业,确切地说也可认定为传统家居产业的换代升级,智慧家居产业首先根植于智慧社区之中,无数智慧社区构成了智慧城市的细胞组织,所以说,智慧家居产业发展的下个阶段一定是智慧城市建设中重要的民生板块,智慧家居产业的打造必将推动传统家居商业业态向智能化、体验化转型升级,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向民生化落地,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与智慧家居产业相关的生产、销售、服务业态的转型和重新的集聚,进而带动传统家居卖场线上线下全渠道的升级,促进智慧家居产品服务增值的全新卖场业态的转型,借助于传统家居卖场服务模式的升级将智慧家居产业从概念转向产品,从虚拟走进家庭,从智能走向智慧。
  智慧家居产业还刚刚起步,在万亿级市场需求面前,仅仅依靠前面提及的几家巨头的参与是远远不够的,充其量也不过是星星之火,展望产业发展的未来,我们坚信今天的星星之火一定可以燎原转型之中的中华大地,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更是一个可以破解目前中国传统经济雾霾的突破点、践行中国制造2025的落脚点、提振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发力点。
  仰望星空充满希望,脚踏实地搭建平台,这也是本次论坛的期待,作为论坛的主办单位,我们在此提出倡议,希望联合相关行业、企业、社会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智慧家居产业创新联盟,整合家居产业上中下游的力量,以打造智慧家居生活为目标,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家居生产、智慧生活服务的跨界协同创新。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邀请的演讲嘉宾所演讲的主题充分展现了跨界融合与专业协同的特色,我相信各位专家、学者思想火花的跨界碰撞一定会精彩异常。
  各位代表,贵州因国酒茅台名扬海外,遵义因遵义会议彪炳史册,我们相信今天遵义也将在中国智慧家居产业发展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此,我愿与各位共同期待,感谢遵义,谢谢大家!

 

人民网舆情监测实验室主任董盟君发表主旨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以“协同与融合 创新与共享”为主题,在这里举办2015中国智慧家居产业高峰论坛遵义峰会,首先,我代表人民网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到工业4.0,再到“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无不预示着大联接时代的来临。国家已经把智慧行业放在工作的重点。每个城市,各行各业,都越来越需要智能化。未来,我们的国家、产业以至家庭,都将呈现互联共融的态势。
以“智慧城市”为理念来加快内涵型城市化发展步伐,是新时期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智能家居的普及正是推动智慧城市不断创新的力量,逐步引导市场力量参与智慧城市的建设。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下,智能家居的产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由此,我们今天提出来“智慧家居”的概念,正是希望打通智慧城市与智能家居的连接,融合城市建设与民生发展,形成新的生态体系,推动家居产业在各领域的的智慧化升级。
智慧家居产业的发展,我想需要关注三个问题。
  首先,当前物联网产业集中度较低,边界于相对清楚的技术边界相对模糊,如何理清其发展脉络值得我们共同探讨。智慧家居前景虽然广阔,但目前真正和人们的家居、家庭生活融合起来,还未能达到预想的状态。若能真正做到结合智慧城市的建设,为家居生活服务注入新的活力,让智慧家居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和物质需求,我想这是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提升人们生活的一个无限光明的事业。
  其次,要想完成产业聚集、商业升级,需全力开展跨界融合合作。当前的智能家居仍处于信息孤岛、单品时代,尚未具备真正互联互通的属性。智慧城市的建设,正是为智慧家居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关键信息,对用户的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让百姓可以随时随地随身去体验,尽享智能互联的生活。
  第三,智慧城市与智慧家居的协同发展,离不开持续的创新思维迭代。我们需要顺应大潮流,利用互联网工具,抓住信息产业带给城市发展及行业的机会,打破自上而下的城市规划思维,从百姓的切身利益出发,用“生态化”的思维构建城市与家具的持续发展,形成多中心、协同化的城市生态体系。
  本次中国智慧家居产业高峰论坛的峰会选在遵义,正是看到了遵义在协同和融合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家居产业发展方面所做出的积极努力。我们也希望,通过今天的峰会,在做的领导和专家能为遵义智慧家居产业的集聚和发展献出宝贵的建议。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也希望通过搭建新媒体环境下的长效沟通的平台,为中国智慧家居产业的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
  最后,预祝本次峰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