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4月28日开幕

分享到: 更多
2017-04-28 来源: 莆田网

    莆田网讯 第十二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以下简称“艺博会”)于4月28日在莆田工艺美术城隆重开幕,展会为期五天。本届“艺博会”设莆田工艺美术城主会场及莆田国际油画城、中国陈桥家具园分会场,展出木雕、玉石雕、铜雕、刺绣、美术陶瓷、琉璃、古典工艺家具、金银珠宝首饰、油画、宗教工艺品、工艺礼品、旅游工艺品等海峡两岸工艺精品。同时,本届“艺博会”举办八场关联活动,打造海峡两岸工艺界深入交流、合作共赢的对接平台。
    本届“艺博会”以“汇聚两岸工艺精品,打造千亿产业集群”为主题,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支持单位,中央美术学院作为学术支持单位,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中国收藏家协会、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台湾同胞联谊会、莆田市人民政府作为承办单位。
    据了解,与往届相比,本届“艺博会”呈现五大亮点:
    (一)立足两岸共赢,突出大师精品。展会扣紧主题,充分展现海峡两岸工艺大师精湛的作品。台湾工艺之家、台湾观光产业联盟、台湾莺歌陶瓷文化观光发展协会、福建省沉香协会、全国各地省级工艺美术协会携海峡两岸工艺精品齐聚“艺博会”,展示海峡两岸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成果,促进海峡两岸传统工艺传承创新。本届“艺博会”将展出台湾桧木木雕、柴烧、天目瓷、汝窑瓷器、琉璃,苏绣,景德镇陶瓷,宜兴紫砂,乐清黄杨木雕,新疆碧玉莆田木雕、留青竹刻、错金银、“仙作”古典工艺家具,福州寿山石雕、脱胎漆器,厦门玛瑙、漆线雕,德化陶瓷,宁德剪纸,三明宝剑,南平建盏等10多个门类工艺精品,为广大观众和消费者呈现精彩的艺术盛宴。此外,台湾工艺大师游本冠亮相第四届中国传统宗教泥塑造像技艺大赛,海峡两岸工艺高手面对面碰撞交流引起业内高度关注,这是展会关联活动中的重彩之笔。
    (二)立足海丝战略,突出妈祖文化。妈祖文化源远流长,为世人所敬仰,尤其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留下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本届“艺博会”围绕妈祖文化与工艺美术融合发展,设置妈祖文化创意展区,展出妈祖主题工艺品及文创作品,通过妈祖主题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文创作品,全面展示妈祖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弘扬妈祖文化,以“妈祖故乡,工艺莆田”品牌引领产业发展,提升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平台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助力打造世界妈祖文化中心,推进莆田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立足产业发展,突出地域特色。主会场设置1000多个标准展位,有全国20多个省份3000多家企业参展,3万多件工艺精品汇聚莆田,充分展示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和艺术精髓。设置仙游“仙作”工艺展区、荔城黄金珠宝展区、城厢油画展区、涵江新中式家具展区、秀屿银饰玉石展区等莆田特色工艺主题展区,展示“世界中式古典家具之都”、“中国木雕之城”、“中国银饰之都”、“全球油画产业基地”等品牌风采。分会场同期举办2017装饰油画样板间展览会,通过真实生活场景展示,创新装饰油画产品个性化定制模式;举办第二届“新中式”家具国际采购节,吸引全国各地客商来莆洽谈对接。福建省沉香协会《沉香》团体标准在“艺博会”上发布,这将进一步引领产业走向规范化发展。
    (四)立足创新驱动,突出跨界融合。本届“艺博会”紧紧围绕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联合举办2017工艺美术产业跨界发展论坛,大胆创新探索适合“工艺美术+互联网”、“工艺美术+特色小镇”、“工艺美术+文化旅游”、“工艺美术+工业设计”的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推动工艺美术行业多领域、多元化融合、创新发展。全国工艺美术跨界营销联盟在“艺博会”上正式启动,将有力推动工艺美术产业抱团发展。此外,本届“艺博会”还突出引导工艺美术企业入驻中国工商银行“融e购”、中国农业银行“E商管家”和中国建设银行“善融商城”等银行机构的电商平台,打造全年对接的线上工艺品展销平台,推动发展“艺术银行”新业态。
    (五)立足人才培养,突出工匠精神。艺博会”已发展成产业人才培养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在挖掘工艺人才新秀和精品佳作创新上发挥重要作用。本届“艺博会”期间,同时举办2017“艺鼎杯”中国木雕大师邀请赛、第四届中国传统宗教泥塑造像技艺大赛现场技能竞赛、第九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第十二届“艺博会”优秀作品奖评选等评奖竞赛活动,并设置中国?莆田国际雕塑艺术展获奖作品展区。通过现场的技艺表演、参展作品的展示评鉴,突出表现行业的精准特性和传承创新的工匠精神,促进工艺美术行业流派的技艺交流创新。(本网记者 刘永辉)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