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六成食品饮料不符合公认健康标准 雀巢加速大健康转型

0
2021-06-02 来源:北京商报

   在美味与健康面前,老牌食品企业雀巢正面临“二选一”。6月1日,针对内部报告中提及的“60%以上的食品和饮料都不符合公认的健康标准”一事,雀巢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公司正在调整其产品的营养和健康战略,审视全部产品组合,以确保产品能满足人们的营养需求。”。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天,雀巢宣布将旗下收购不到一年的胶原蛋白品牌“Vital Proteins”引进中国市场。而这也被业界认为,雀巢正在加速由好吃向健康转型,未来,雀巢会逐步剥离不健康产品,加速布局健康类产品。

   雀巢称并非全部品类

   全球最大食品公司雀巢(Nestlé)的一份内部文件显示,该公司60%以上的主流食品和饮料产品不符合一种“公认的健康”定义。在该文件中雀巢还表示,“无论我们怎么革新,一些品类和产品永远都做不到‘健康’。”。

   对此,雀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60%不是针对雀巢整个产品组合——它排除了一些关键类别,其只对大约一半的产品组合进行分析。雀巢相信健康的饮食意味着在幸福和享受之间找到平衡。这包括为享乐食物留出一些空间、人们可以适量食用。”。

   按照澳大利亚的“健康星级评级体系”,在雀巢的食品和饮料(不包括宠物食品和专业医疗营养品等产品)中,以营业额的占比计算,只有37%的产品达到3.5星以上的评级。据了解,上述所说的“健康”的定义来自于澳大利亚的“健康之星”(health star)评分系统,该系统以五星为标准对产品进行评分,3.5星被认为是“公认的健康定义”。

   该内部报告称,在雀巢所有食品和饮料产品中,约70%的食品、96%的饮料(不含纯咖啡)、以及99%的糖果和冰淇淋产品未能达到上述阈值。水和乳制品得分相对较高,只有82%的水产品和60%的乳制品符合标准。

   不过,上述分析尚不包括婴儿配方奶粉、宠物食品、咖啡和为患有特定疾病的人制作食品的健康科学部门。这也意味着,上述数据仅约占雀巢926亿瑞士法郎(合727亿英镑)年收入总额的一半。

   Kepler Cheuvreux分析师表示,如果将全部产品都纳入分析,能显著降低不健康产品的比例,上述报告可能会加速雀巢产品组合的变化,特别是退出主流糖果行业。

   大健康转型提速

   无巧不成书,在回应“健康评级”有关情况这天,雀巢宣布其旗下全资子公司雀巢健康科学已正式通过跨境电商渠道将美国胶原蛋白品牌“Vital Proteins”引进中国市场,提供口服胶原蛋白系列产品。在乳业专家宋亮看来,“由好吃向健康转型已是大势所趋,未来雀巢的产品将会更加以健康为核心来展开。”。

   “雀巢正在进行一个公司范围内的项目,以更新其营养和健康战略。”雀巢相关负责人称,公司也正在研究在人们生命中不同阶段的整个产品组合,以确保雀巢的产品有助于满足消费者的营养需求,并支持均衡的饮食。在过去的20年里,雀巢减少了产品中的糖和钠,仅在过去7年中就减少了14%-15%。

   事实上,近年来雀巢一直致力于向健康食品转型,不仅剥离部分不健康的产品,还在加速收购保健品公司。2017年,雀巢斥资23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最大天然膳食补充剂公司Atrium Innovations;2020年雀巢加快收购步伐,接连收购了食品过敏研究公司Aimmune Therapeutics和保健品公司IM HealthScience以及胶原蛋白补剂公司Vital Proteins的多数股权;今年4月,雀巢还宣布将以57.5亿美元收购营养补充品生产商Bountiful。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胶原蛋白品牌“Vital Proteins”从首次宣布收购到引入中国市场,雀巢只花费了一年时间。据雀巢方面介绍,“Vital Proteins”主打产品为零添加糖的“大蓝罐”胶原蛋白肽粉,适合轻健身人群食用。此外,该品牌还拥有面向爱美人士的添加透明质酸钠(玻尿酸)及20亿活性益生菌的美容胶原蛋白肽粉,“有助于打造健康肤质,维护肠道健康”;以及瞄准上班族的抹茶胶原蛋白肽粉,主打“帮助皮肤抗氧化”等卖点。

   “目前大多不健康产品,其本质也是同质化严重、毛利率走低的产品,是公司业绩增长的绊脚石。而相应的健康类产品毛利高、市场前景好,企业自然趋之若鹜。”宋亮建议,对于雀巢而言,聚焦健康性产品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关于未来的产品规划,雀巢应在资源稀缺性、技术排他性和消费个性化三方面加码。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