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企业数字化转型(一)

0
2019-05-15 来源:智造食光

 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制造、横向集成、纵向集成、端到端集成、数字化工厂…….你有没有被这些眼花缭乱的新名词彻底弄晕?上了MES或者ERP就是数字化了吗?什么样的白酒工厂才是真正的数字化工厂?带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疑问,让我们聚焦适用于中国白酒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白酒规模以上企业1445家,完成酿酒总产量871.2万千升,同比增长3.14%;完成销售收入5363.83亿元,同比增长7.08%;实现利润总额1250.5亿元。

 

2014-2018年白酒产业产量、销售收入及利润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酒业协会

 

2016年以来,白酒行业在整个食品饮料行业中一枝独秀,成绩优异,目前整个产业利润已过千亿。

 

然而纵观白酒行业,近些年也风波不断:塑化剂超标、酒精度不合格、假冒擦边产品泛滥…….

 

 

 

某知名白酒品牌真伪对比

 

十九大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型至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是中国白酒企业未来的重点工作,而高质量、标准化、个性化的产品也成为白酒企业的重要目标之一,这是从根本上驱动白酒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

 

白酒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为世界八大蒸馏酒之一,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后经蒸馏而得。

 

中国白酒有多种分类方式:

 

按酿造方式分有固态发酵法、半固态发酵法、液态发酵法、勾调法。

 

按香型有酱香型、清香型、浓香型、米香型、凤香型、芝香型、豉香型、特香型、老白干香型、兼香型、药香型、馥郁香型、芝兰香型等。

 

目前市面上占比最高的香型为浓香型,清香型和酱香型。

 

白酒香型类型市场占有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宋书玉提出中国白酒酿造有五绝:水、粮、曲、窖、艺   。不同香型的白酒从粮食种类、配比、曲药添加、蒸煮轮次、发酵方式都不尽相同,这也就意味着用于白酒酿造的机械设备及自动化控制方式都需根据不同酒种进行相应调整。

 

中国白酒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自动化程度远低于其他酿造行业(如啤酒、酱油)。近几年来,白酒行业也在积极谋求“数字化”转型,用机器代替原有的简单重复重劳力,但由于其原始状态处于工业1.0,故想要一步迈进工业4.0,实现数字化以及智慧化,还需要一些必要的转型基础。

 

 

白酒生产车间

 

横向集成、纵向集成、端到端集成指的是什么呢?

1

横向集成是从全产业链出发,实现全价值链上所有企业之间的集成和社会化协作,可以理解为网集成或生态圈构建

2

纵向集成主要解决企业内部不同层面各系统之间的集成,通过数字化和可视化打造透明工厂,提高生产效率,可理解为点集成

3

端到端集成是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和价值链展开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集成,旨在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实现按需生产,可以理解为线集成

 

聚焦到白酒行业数字化,目前更多的关注点在于纵向集成,简单可概括为以下金字塔形。

 

 

从下到上的梳理一下,金字塔底下2层属于车间级别,包括粮食处理、制曲、酿造、酒库管理、勾调、包装、立库等各工艺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各自的设备厂家来进行控制。由于在工厂设计之初,并没有规划完整的自动化标准,各厂家所用的控制器及程序接口标准五花八门,数据流根本无法互联互通,形成了信息孤岛这使得对于白酒的追踪追溯往往只能限于包装车间,无法真正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追踪追溯。

 

 

 

 

 

近些年的白酒数字化工厂建设中加强了对于自动化层的标准化定义如从底层设备层起采用OMAC接口标准、通讯协议采用Profinet等。如此一来,信息孤岛被成功打破,生产数据实现了互联互通,金字塔的第三层由此出现——SCADA数据中台系统。

 

统一的数据中台系统能够对全线生产进行集中监控调度并收集存储整线生产数据。它可将由设备层产生的语言转换成MES或ERP层语言,同时也可将接收到的MES及ERP层指令传递给设备层执行。

 

数据中台是实现白酒行业数字化至关重要的一步

 

 

 

目前白酒企业生产车间与信息化大都隶属于不同职能部门,各部门间鲜有交集。车间设备部门关注点多在OT层级(operation Technology),信息化部门则关注IT层(Information Technology),却忽略了数字化企业所需的整体纵向集成。因此,并非上了一个MES或ERP系统或者是建立了一个数据采集库就等同于数字化。

 

OT层与IT层最终的融合使信息流无缝传递,进而实现全产业链的互联互通,这才是白酒数字化工厂的最终目标。

 

数据中台的存在,打通了OT与IT之间的数据流,使得底层数据与MES,ERP之间的互相通讯成为可能,也为白酒企业迈向数字化、智慧化夯实了基础。

       

未完待续……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