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绿色照明站在新路口 将向智慧照明发展

分享到: 更多
2014-11-19 来源:中国科学报

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正在检测照明产品。

 

  11月10日,APEC开幕式上,鸟巢LED网幕与烟火一齐盛放的美景恐怕你还没有忘记。这块由LED灯搭建的网幕宽度232米,上下高度为55米,共计面积1.2万多平方米,给人们呈现了一轮光影盛宴。

  这就是照明技术发展到今天呈现出的美丽景象。在鸟巢LED网幕绚烂夺目时,同时举办的还有一场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召开的全球高效照明论坛,全球照明专家齐聚北京,展开了一场关于如何高效、绿色、智能利用照明技术的讨论。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全球150多个国家的照明市场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指出,目前照明用电占全球电力消耗的15%以上,排放二氧化碳占全球的5%;而以LED为代表的先进照明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全球一半以上的照明用电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整个澳大利亚排放量。会上,全球照明协会主席Jan Denneman预测:从白炽灯到LED照明的转变预示着一场照明能效革命。

  但是,在这一场照明能效革命到来之前,我们离高效、绿色、智慧照明还有多远?

  质量,绕不开的话题

  根据我国出台的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今年10月1日起,已经禁止进口和销售6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照明产品生产、消费和出口国,2013年中国照明产值规模已接近800亿美元。在相关政策刺激下,国内LED产业规模更是快速增长。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丁文武在会上指出,我国LED行业产值正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主要器件发光效率已接近国际主流水平,产业链基本完备。

  “但是,LED整体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灯具的质量和安全性能是主要问题。” 丁文武指出。

  据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全球高效照明技术主任中心主任华树明透露,未来一个月内将由政府相关机构正式发布一份对全球节能灯进行质量抽查的结果。而根据检查结果,节能灯的质量问题还有不少。屏闪、蓝光危害、颜色漂移等都是照明产品常见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技术上的原因,也有生产的原因。

  “技术相对成熟的节能灯质量尚且有这么多问题,更不要提LED灯了。”华树明担忧道。

  但可喜的是,此次抽查的中国照明产品中,仍有在质量上表现十分优异者。华树明虽并未指明该灯具品牌,但他表示,仅在汞含量一项上,该灯具就能做到低于0.3毫克,远远甩开了国际标准。

  因此,华树明指出,要想促进照明产品的质量进一步提升,要做到有“堵”有“疏”。“堵”即要求政府对照明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检测,“疏”就是采用政府采购的方式引导照明产品企业不断竞争,提高质量,创造品牌。

  回收与利用,打造高效照明闭环

  国际环境咨询中心主任Robert Koppejan曾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废旧照明产品的回收与利用工作。在他看来,高效、绿色照明最终要走上“绿色”的道路,如何回收和利用废旧照明产品,是完成高效照明闭环的最终环节。

  按照Robert的经验,建立消费者对照明产品的回收与利用意识是第一步,接下来则是收集、回收,将废旧产品分解成玻璃、塑料、汞等,获得可再次利用的原材料。

  “消费者本身可以完成照明产品的回收与利用,政府、供应商也可以做这件事情,但是这些看起来马上可以行动的事情,其实遭到了资金的制约。”Robert指出,建立有效的回收机制需要专业机构和大批资金来支持。

  而且,就目前发达国家建立的回收与利用体系来看,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瑞典照明产品回收体系虽然值得借鉴,但依仗的是消费者环保意识高,其他国家难以复制其模式;许多国家还缺少统一的回收体系,最典型的是英国,其照明产品废物流回收系统竟多达四十几种,对消费者而言,如果要区分不同类型的产品进行回收处理,会使回收十分复杂,不具备可操作性。

  Robert强调,LED灯也需要回收。“在10年内,LED灯会得到普及,其中还是有一些污染物质产生。但是由于其体积小,消费者常对此没有回收与利用意识,因此要从一开始就进行消费者教育,加强回收与利用的融资体系建立,并打造统一、简便、易操作的废旧照明回收系统。”Robert总结道。

  智慧照明,看得见摸不着

  在论坛上,中国半导体照明技术评价联盟(TEAS)与国际Wi-Fi联盟签署了合作协议。这在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秘书长陈燕生看来,是照明技术与互联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举措。照明技术与移动互联的结合,也是智慧照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就在今年10月,小米公司推出了4件套智能家居产品。其中,Yeelight智能灯泡是由青岛Yeelink公司与小米合作,基于Wi-Fi网络实现远程控制,本身具有1600万色,可根据场景变换颜色和亮度。

  智慧照明在道路交通领域上的应用也备受业界人士关注与看好,也是近几年在打造智慧城市中,收到显著成果的举措之一。比如,采用了无线智能控制系统的LED灯具能对夜间隧道照明亮度进行调节,确保隧道内照明亮度达到最佳,有效地避免了传统荧光灯具在隧道运营夜间过度照明造成的电能浪费。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智慧照明越来越有看头。陈燕生指出,真正的智慧照明不应受到手机APP、人工操作等限制,而是在采集了大数据的基础上,完全实现自动地智慧照明。

  设想一个场景,老人半夜需要起夜时,可能会因为没有灯光或者灯光昏暗造成行动不便,而真正的智慧照明就能做到在老人醒来时,已经检测到他的生理需求,从而调节相应地方的灯光。

  但是,摆在眼前的现实是,现在高端智慧照明产品的门槛较高,成本不低,尤其是家用智慧照明市场,还有大把的潜力等待挖掘。

  “智慧照明正在推进中,但真正的市场尚未形成,究其原因,还是技术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的限制,要走向大众化的智慧照明,还有一条长路要走。”陈燕生说。(李勤)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