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省餐具洗涤剂、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产品省级监督抽查情况通报
一、基本情况
为加强我省生产环节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省质监局2017年2-4月组织开展了食品相关产品省级监督抽查。主要抽查了餐具洗涤剂和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产品,共抽检样品164批次,发现不合格产品23批次,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14.02%。
二、抽检具体情况
(一)餐具洗涤剂
本次抽查了70批次餐具洗涤剂。按照国家相关标准以及经备案有效的企业产品标准对总活性物含量、pH、去污力、荧光增白剂、甲醇、甲醛、砷、重金属、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项目进行检验,其中5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甲醛、总活性物含量、去污力、甲醇、菌落总数。
甲醛在餐具洗涤剂中作为防腐剂使用,是洗涤剂产品重要的安全卫生指标之一,长期接触甲醛会对皮肤及黏膜有刺激性作用。甲醛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企业为了追求洗涤效果过量添加甲醛以提高产品的防腐及抑菌效果。
总活性物含量是指餐具洗涤剂中体现去污效果的表面活性剂在餐具洗涤剂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一般说来,总活性物含量越高,则去污力越强。活性物含量指标是影响餐洗剂性能的最关键指标,该指标不仅反映出餐具洗涤剂的成本,也反映出该产品的内在质量水平。总活性物含量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企业未足量加入表面活性剂或工艺控制不严。
甲醇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企业在生产含乙醇的产品时,未严格控制原料乙醇的加入量,造成产品中甲醇含量超标。其次,可能是生产企业为促进产品中水相物质与有机相物质的溶解而违规添加过量甲醇。
(二)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产品
本次抽查了94批次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产品。按照国家相关标准以及经备案有效的企业产品标准对蒸发残渣、脱色试验、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霉菌、铅(以Pb计)、砷(以As计)、荧光性物质(254nm及365nm)、高锰酸钾消耗量、渗漏试验、容量及容量偏差等项目进行检验,其中18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容量及容量偏差、渗漏性能、脱色试验、荧光性物质(254nm及365nm)、抗压强度、容量偏差。
容量及容量偏差是纸容器所能装入的最大容量考核指标。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企业生产工艺控制不严,未准确测定并标注产品容量。
渗漏性能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使用质量较差的原料,导致产品易渗漏和变形。
抗压强度是纸碗所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考核指标,抗压强度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在盛放食品时容易因压力过大而造成纸容器底部断裂,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为节省成本而使用了质量较差的原料。
荧光性物质是在生产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时,为增加白度而添加的一种添加剂,但过量的荧光性物质可能会迁移至食品中而影响食品的安全性,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使用的纸张原料颜色偏黄、质量相对较差,为了改善纸张颜色,使其看起来较“优质”,在产品中过量添加了荧光性物质。
三、后处理措施
省质监局已责成企业所在地市质监局依法对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进行处理,包括要求有关企业针对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落实整改;将本次抽检不合格的企业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强化日常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大专项抽检力度等措施。
1、 | 广东省食品相关产品省级监督抽查合格名单 |
2、 | 广东省食品相关产品省级监督抽查不合格名单 |
相关新闻
- 2016年全国陶瓷制餐具出口同比下降两成2017/3/14 15:40:43
- 2016年全国陶瓷制餐具出口同比下降两成2017/3/14 15:40:43
- 2016年前11月我国陶瓷制餐具行业出口2017/1/22 15:01:37
- 2016年我国陶瓷全国陶瓷制餐具行业出口2017/1/22 15:01:37
- 2016年前三季度全国陶瓷制餐具出口额同2016/12/22 15:55:04
- 2016年前三季度全国陶瓷制餐具出口额同2016/12/22 15:55:04
- 2016年1~7月全国陶瓷制餐具出口持续2016/10/13 15:48:02
- 2016年1~7月全国陶瓷制餐具出口持续2016/10/13 15:48:02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