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粮食集团:把粮库炼成“期货黄埔”

分享到: 更多
2016-12-20 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

      一家只有80余人、名不见经传的粮食储备库,十余年间先后诞生了近十位省级粮食集团的中上层领导,被誉为河北粮食产业集团期货人才的摇篮,被中粮、中纺等大型国企垂青,就连世界四大粮商之一的路易达孚也来调研。这家“期货黄埔”就是河北粮食产业集团藁城永安粮库。

  期货打开粮库的天窗

  赵长尧2011年任集团董事兼藁城永安库总经理。据介绍,他们1995年就开始接触期货。当时期货业务是在河北省粮油集团下属的粮贸公司和油脂公司开展的,从事期货代理和集团自营业务。涉及的品种包括红小豆和绿豆和小麦期货。2003年3月,永安粮库成为郑商所的强筋小麦交割库,理念也开始转变。

  以强筋小麦期货上市为标志,粮库组建了专门团队,建立了培训机制。刚开始是把期货当成现货的远期订单来交易。看到比现货高出许多的价格就做卖出单子,并采购一些现货进行了交割,收益比直接做现货好许多,于是逐渐加快期货实践。2003年3月28日强筋小麦上市,强麦价格快速上涨,很快309合约涨到了1800元/吨以上,对于1200-1300元/吨的现货来说那是天价。粮库立即卖出1万吨309合约,卖出价格是1804元/吨。卖出后的第二天309合约就开始震荡下跌。当达到200-300元/吨利润时,有人提出平仓。但坚持到6月份新小麦收获后,全库出动采购小麦,以高于市场价格每斤2分从石家庄、邢台、济宁等地采购了1万吨强麦进行了交割,扣除费用后每吨获利400元。这是永安在期货市场掏的第一桶金。

  宋保垒2009年调任集团主管业务副总裁,他说他的成长要特别感谢期货市场,感谢永安交割库。2003年开始,集团利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每年给企业经营少则贡献500万元,多则近2000万元。从河北粮油集团到河北粮食产业集团,永安库的排名从最初的最后一位上升到第一位,销售收入从不足1亿元发展到目前的十几个亿,年经营总量由几千吨、一两万吨到现在的120万吨。

  永安库利用期货工具形成稳定发展的模式,逐渐得到集团的认可和重视。如今,永安储备库在整个集团内可谓体量大,资产多,人才多。在人才培养方面,藁城永安库应该成为一个典型案例,一批人才从储备库提拔为集团领导,这在粮油行业实属少见。如今,河北粮油提拔人才,懂期货业务,提职的可能性高达90%;期货外行就只有50%。

  期现并举提升避险能力

  永安库主要经营品种是小麦和玉米。作为国有粮食企业,定位是政策和经营相结合,主业和副业相结合,现货和期货相结合,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相结合。就政策和自主经营结合而言,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把期货工具纳入贸易经营大战略里来,不留风险敞口。

  2008年金融危机时候,永安库存了四五万吨优质强筋小麦,2008年6月小麦开始收购到9月份,期货市场始终没有给出较好的套保机会,而现货市场已逐渐显现了走弱的迹象,库存小麦面临很大的经营风险,9月下旬在计算交割成本后,以高于成本价格20元/吨的价格卖出了901合约,锁定了经营风险。国庆节后强麦价格快速下滑,很快下跌了近200元/吨,已经远低于现货市场价格,永安进行了平仓操作。同时,要求全库动员,不赔或少赔销售现货,最终现货得以保本销售,期货获得了近200元/吨的套保利润。

  小麦销售完毕,紧接着收购玉米。玉米现货从开始收购就一路下跌,从0.70元/市斤快速下跌到0.62元/市斤。永安因为同期进行了玉米的卖出保值,收购放心大胆,日均收购量达到了3000多吨,这与以前日收购500-600吨的状况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春节前就收购近5万吨,同时也建立了5万吨的期货头寸。2009年春节后,玉米市场持续高涨,最终达到1元/市斤。玉米市场到处要粮,最终,永安在期货市场亏损800多万元,现货市场获利近1700万元。玉米期货操作虽然赔钱出局,但由于始终以期现货等量对冲形式存在,一举突破了1-2万吨的经营规模,使玉米经营效益也由200万元突破至千万元水平。

  期货管控制度化引导企业走向成熟

  2009年7月份宋保垒调任集团任职后,发现国有企业利用期货投机去谋求较高的投资盈利,风险很大。2011年初,他把贸易部和期货部合并,期现货结合。随后的两年成功规避了现货经营的风险,部门效益也上来了。集团最终总结出关于期货操作及风险控制的五条真经:

  一是从经营规模上进行管控,明确规定期货经营要以现货经营为基础,规模不能超出现货库存或经营拟定规模;二是交易品种要以现货经营品种为依托,只能从事粮食、油脂及相关品种,不得开展无关套保的其他投机品种;三是交易前需报批年度交易计划,做到卖出有货源,买入有销路,每月有评估,风险要制止;四是统筹资金,企业要量力而行,期货和现货经营要统筹好资金使用,在交易计划中一并报集团审批;五是集团着力做好培训、市场调研和行情研讨,搞好人才培养和行情研发,形成长久发展机制。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