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中国电池垄断当挡箭牌 欧洲再放延缓发展电动汽车烟雾弹

分享到: 更多
2017-09-19 来源:汽车预言家

   在今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很多欧洲本土汽车企业接连公布了其新能源战略,例如大众集团对外发布roadmapE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戴姆勒集团在未来几年将Smart打造成为一个纯电动汽车品牌,宝马也宣布到2025年,将向客户提供25款电动产品选择。

  相比欧洲车企对新能源战略的热衷,欧洲汽车供应商企业对新能源汽车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电动汽车的发展对欧洲供应商造成了不利影响,并且还为中国市场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CLEPA)主席罗伯托·瓦瓦苏里(Roberto Vavassori)也同样警告到,轻率的向电动汽车领域进军将会对推动中国市场的发展,主要因为中国、韩国和日本在电动车电池生产上占据了有利地位。他指出:“我们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转型期,但不希望对中国市场造成影响。”据了解,欧洲厂商每制造一台电动车就需要支付 4000-7000 美元的电池成本给中国厂商。
  而对于未来欧洲汽车能源结构,罗伯托·瓦瓦苏里表示,欧洲应该专注开发下一代动力电池,同时发展其他降低碳排放的方法,比如提高发动机能效和燃油结构。
  的确,无论是欧洲汽车企业还是欧洲供应商体系,传感器和微型芯片、电池等部件的生产上相对落后,以德国为例,大部分德国车企以及供应商都拥有着出色的传统燃油车技术,但在芯片制造和电池生产方面的技术累计相对较少。
  相比之下,近几年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发展迅速,据公开数据显示,从2014年开始,动力电池进入爆发期,2016年出货量达到28Gwh,同比增长79%。

2016全球动力电池企业出货量排名
  而在飞速增长中,宁德时代的发展大大超出了行业的预判,据数据统计,2015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出货量约为比亚迪的一半,2016年,宁德时代的出货量已经攀升至比亚迪的90%,今年年中,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出货量超越了比亚迪,成为中国出货量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

全球电池生产企业主要供应车企
  而在舆论眼中,对于宁德时代的评价是既知名又神秘。知名是因为宁德时代与宝马、大众等德国车企达成合作,奔驰公司也法兰克福车展期间正式确认宁德时代为其电池供应商之一。
  为什么说宁德时代神秘,是因为其很少展现在公众和媒体视野中,以今年法兰克福车展为例,宁德时代“不声不响”的参展,并只邀请少量媒体进行内部研讨。
  针对未来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根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20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在全球占比将上升至70%。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会被少数电池企业掌控,未来动力电池行业会出现两方垄断局面,一方或是8月份刚联手的比亚迪和国轩高科,另一方则会是上半年动力电池出货量第一的宁德时代。
  无论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如何发展,把欧洲电动汽车发展与中国电池供应商联系在一起不免有些牵强,两者之间的联系并不大。在跨国车企眼中,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中的动力电池,基本上是依靠供应商体系来完成,而在未来跨国车企都会布局自己的电池供应体系。
  以中国市场为例,今年7月份,戴姆勒与北汽签署了新的框架协议,双方约定将共同投资50亿元人民币(约合6.55亿欧元),在北京奔驰建立纯电动车生产基地及动力电池工厂,生产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的纯电动车产品。
  同样,宝马也在布局自己的电池生产基地,在10月份,华晨宝马将开设动力电池中心,这也意味着华晨宝马在华不仅拥有传统燃油发动机的生产基地,还有电池组的生产基地。
  就连没有纯电动汽车产品的丰田汽车,也在华开始了动力电池生产布局,2011年,丰田汽车投资6.89亿美元在江苏常熟新建了“先进电池实验室”,并在2013年正式投入了使用,据汽车预言家了解,丰田未来有望实现生产纯电动汽车所需锂电池组。
  这样看来,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CLEPA)主席罗伯托•瓦瓦苏里所喊出的中国牵制欧洲汽车供应商发展,或许是欧洲汽车供应商为了延缓发展电动汽车所释放的烟雾弹,他们还是希望车企继续沿着燃油车节能减排的方向发展。
  而站在车企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之一,而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三电”之一,汽车企业一定希望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