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科技推广提升产能 绿色农牧业做大做强

分享到: 更多
2017-12-11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网

     近年来,拉萨市堆龙德庆区政府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不仅有效利用了闲余的劳动力,还给农牧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图为当地农牧民在温室大棚里采收蔬菜。

  洞开一片新天地 喜看高原展新颜 ??拉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述 曲水县作为拉萨市农村改革实验的重要区域,不断扩大农业生产和经营规模,逐渐向大型机械化、农机化发展。同时,绿色发展的理念也构建起了曲水县田间地头的别样图景,零农药零化肥??绿色农田的背后,描绘了曲水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图景。“强化有机农业发展,一方面既能‘守住底线’

  堆龙德庆区古荣乡的嘎冲藏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占地面积30余亩,有30间鸡舍,该合作社以绿色生态化养殖为理念,引进全自动孵化设备,有专业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主营藏鸡养殖销售、鸡苗育种等业务,养殖有拉萨黑鸡等优良品种,拥有自主注册商标,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存栏商品鸡、蛋鸡、鸡苗近3万只,带动当地农户50余户就业,年终每户可分红5000余元。社员卓嘎从合作社分到的鸡苗,不仅可以外销藏鸡蛋,还出售肉鸡,再加上全家在合作社打工,入合作社4年以来,卓嘎家盖起了400多平方米的新房,还有了存款,从原来的贫困户,走上了致富小康路。

  拉萨市把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培优、培强,截至2016年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856个,注册资金达5.7亿元,成员总人数达2.7万名,实现了农牧民合作社遍野开花,朝气蓬勃发展迈向艳阳天。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幕中,好戏连台,而这幕后,是农牧业生产能力增产、农牧民增收势头向上、农牧区稳定和谐的三条底线撑稳了良好局面,伴随着土地流转的加速,农牧民或将土地放心流转另去城里追寻一份新生活;或以土地加入合作社,分红领工资的同时,学习技术,跟着农业发展洪流走上致富路;或放心承包土地,在科技、农牧政策的支持下打造一片田园风光……正是这一系列的惠民政策让农牧民吃下了“定心丸”,使现代化农牧业发展与改革红利齐头并进,这场涉及到广大农牧民切身利益的改革,在高原拉萨进行的波澜壮阔又步履稳健。

  强化科技推广提升产能

  一引其纲,万目皆张。不仅是曲水县,近年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思想和中央的决策部署指引下,深层次改革在高原“三农”领域渐次展开,拉萨市农牧业生产洞开了一片新天地。

  拉萨市加快农林牧渔转型,依托技术帮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强化科技推广提升产能,实现了农林牧渔发展风生水起,拉萨农林牧渔总产值由2012年的17.71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25.72亿元,年均增长率为7.75%。农田基础设施大力提升,建设了一批“地平整、土肥沃、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及“五良”高标准农田,逐步实现“藏粮于地”,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3%。拉萨市畜牧业以净土环境为依托,以现代科技为引领,以规模化经营为起点,推动一批奶业、藏鸡、生猪、牦牛等健康产业朝着标准化、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迈进。

  拉萨市农牧业着力加强农作物高产高效栽培、农业机械化、无公害安全生产、重大病虫草害防治、高效集约化设施种植、畜禽良种繁育及饲养管理、农畜产品加工的示范和推广应用,建立健全了“市包县、县包乡、乡包村”科技服务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了科技服务整体进程与服务质量,加强了农业科技支撑和创新能力。2016年,拉萨市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1.2%,比2012年增长了10.8个百分点;拉萨市农机化发展快速,2016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58.6万千瓦,年均增长率为4.28%,三项作业机械化率达到79%,比2012年增长了3个百分点,标志着拉萨市农业发展由过去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增加,逐步转型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上来。

  绿色农牧业做大做强

  达孜县的设施大棚里,各类蔬菜水果长势良好,迎着朝阳,勾画出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在城关区高标准奶牛养殖中心,1500头高产荷斯坦奶牛生活在现代化牛场里保障了优质鲜奶的供应。在曲水县色麦村,春季,桃花村柳枝吐绿,桃花烂漫;秋季,桃子挂满枝头,村民普布卓嘎瞄准采摘“有机桃子”的商机,带动村里的桃子、土豆等土特产热销。

  有机种植,改善生态环境;循环经济,构建生态链条。记者了解到,2017年,拉萨市在曲水、尼木两县整体推进绿色有机农业创建示范,落实化肥、农药零施用,拉萨市2017年化肥用量减少到7655吨。2013??2017年间,拉萨市共打造了人工种草、秸秆综合利用、大中型沼气、标准化养殖等农牧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30余项,总投资近8000万元,在拉萨市各乡镇随处可见的各类特色效益农业,正在这片广袤的高原土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