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到了"最紧迫的时刻"

分享到: 更多
2018-03-12 来源:汽车商报

     用"热闹"来形容春节后的汽车圈一点都不为过,先是长城牵手宝马,紧接着,吉利参股戴姆勒,几天后,大量汽车人奔向日内瓦,在他们看来,那里似乎藏着汽车未来发展的秘诀。

然而,有一则消息却被多数人所忽略了。
    继2月26日工信部印发《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之后,日前,工信部再发关于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公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的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区主管部门在3月30日前将申报材料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此同时,两会期间,多名汽车行业代表相继谈到动力电池回收的问题。
    事实上,从人大代表到行业相关部门,都纷纷关注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回收问题绝非偶然。
    2013年开始,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截至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60余万辆,新能源汽车创造绿色出行之际,同时带来相应难题。按照新能源车电池5~8年的使用年限计算,目前已经有部分新能源车面临电池回收的问题。而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2018年~2020年,全国累计报废动力电池将达12万~20万吨。到2025年,年报废量或达35万吨,几十万吨的废旧电芯摆在公众面前,环境压力不言而喻。
    更棘手的是,受制于电池构造复杂、缺乏统一标准、拆解回收工艺复杂、回收成本高、未形成产业化经营等因素,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处理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
    有统计显示,2016年国内进入拆解程序的新能源车电池不足1万吨,超过八成的回收电池滞留在车企,既潜藏环境污染和安全风险,也不利于资源的梯次利用。可以说,如何解决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其实,早在2012年7月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就明确提出,要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建立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体系。此后,我国还先后出台了《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政策》《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项政策文件,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回收工作。但直至今日,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大家不禁要问,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真的有那么难吗?有专家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回收利用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尚不健全,回收技术和工艺水平有待提高,回收利用成本高、盈利难。
    其实,除了政策因素之外,很多企业因为成本问题,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太大精力,由此也就造成了制造端热火朝天,回收端无人问津的局面。
    因此,不少汽车行业的两会代表表示,一方面要用法律法规的制定来加快动力蓄电池回收利,对动力蓄电池结构设计、连接方式、工艺技术、集成安装的标准化作出系统梳理和规定。同时,更要强化对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运输、储存等环节制定的法律法规权威,进一步落实动力电池编码制度及可追溯体系,力图实现谁制造谁回收的模式。
    毕竟,在市场环境的大背景下,动力电池回收不能仅在于政策的落实,更需要全整个行业各司其职。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