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升级加速度

0
2020-05-07 来源:大众网

       自2008年实施的“限塑令”开始,我国已经走过了12年的治理白色污染之路。如今,随着“限塑令”不断升级,让我们又“爱”又“恨”的塑料制品该何去何从?

  2020年5月1日起北京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同时又一次明确规定商超、集贸市场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

  其实,自2008年“限塑令”开始,关于白色污染的话题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尤其是2020年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还被称之为升级版的“限塑令”。

  塑料袋——“双刃剑”

  4月28日,北京“限塑令”前夕,记者在北京市丰台区一家社区菜店采访时发现,在菜品下方悬挂着供顾客自由拿取的塑料袋。

  “也知道塑料袋用多了不好,可是实在是离不开啊。”前来买菜的居民王大妈告诉记者。虽然王大妈带了装菜的小推车,但每种都需要单独称重,只能用塑料袋分别装好。

  塑料自诞生之日起,便以其价格便宜、用途广等特点迅速风靡世界,并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装、玩具、家居……似乎哪里都无法离开“塑料”。

  我国的塑料食品包装的使用量在所有包装材料中占据较大比例。同时,近年来,随着电商、快递、外卖等新业态的迅速发展,白色污染防治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国家邮政局不久前发布的《2019年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635.2亿件,日均快件处理量超1.7亿件,而这些快递使用了大量胶带、包装等塑料制品。有报告指出,快递行业在2018年消耗胶带总长度超过398亿米。

  我们在享受塑料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灾难。

  此前据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塑料污染已经侵入到人类体内。全球人均每周摄入近5克的微塑料,等同于一张信用卡所用的塑料,每年人均摄入量约为250克。

  报告还指出,自2000年以来全球塑料制品的消耗量已相当于2000年之前所有年份消耗量的总和,其中1/3的塑料最后都倾倒在自然环境中。

  据国家有关部门监测显示,2007~2018年我国近岸海域海面漂浮垃圾平均数量密度为3.5×103个/km2,其中约80%为塑料垃圾,主要为渔网、塑料袋和塑料泡沫快餐盒等,海洋白色垃圾污染了我们的“蓝色家园”,给海洋生命、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威胁,还间接威胁着人类的安全。

  越限越多的尴尬

  早在1986年,铁路上首次使用塑料快餐盒,因为便利性和价格低廉等特点而受到青睐。但大量的白色餐盒被丢弃于铁路沿线,带来了严重的“白色污染”。

  其实,我国是对“白色污染”采取措施较早的国家之一,最早的“限塑令”还应追溯到2001年。

  2001年,原国家经贸委发布紧急通知,要求立即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这被称之为限塑令的最早版本。

  200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以下简称“限塑令”),并于2008年开始实施,提出“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等措施。

  12年来,尽管政策不断,但“限塑”效果却总没有想象中那般美好。

  “‘限塑令’实施初期取得一些成效,但后来执行效果日益弱化,我国‘白色污染’问题仍较为严重。”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庄国泰曾表示。

  数据显示,2007年商场超市塑料购物袋用量约60-70万吨,2008年降至20万吨,到2012年基本保持稳定。但自2013年以来逐年反弹,到2016年达50万吨左右。大部分集贸市场未执行“有偿使用”制度,仍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年使用30-50万吨。

  白色污染也引起了全国政协的高度关注。

  2019年5月,由全国政协李斌副主席和何维副主席分别率队的“加大白色污染防治力度”专题调研组,先后赴河南省、吉林省开展实地调研。

  在调研组专题调研情况介绍会上,庄国泰坦言,“‘白色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限塑’管控对象不全,除塑料购物袋外,农用地膜、包装袋、塑料瓶、一次性餐具年消费量也较大;二是‘限塑’”措施对行政手段依存度高,缺少市场化经济手段的有效调节,容易出现反复;三是部分地区塑料垃圾缺乏有关管理和回收;四是绿色生活方式尚未形成。”

  “塑料污染问题的解决需要系统性制度设计。”专家表示。

  寄予厚望的“升级版”

  破解塑料越“限”越多的尴尬显然已迫在眉睫。“推动塑料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共同发力,推动形成多元共治体系”也逐渐成为共识。

  2019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将制定白色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列入当年重点改革任务。

  全国政协“加大白色污染防治力度”专题调研组《关于进一步加大白色污染防治力度的调研报告》中也指出,“治理白色污染要突出顶层设计,强化总体布局、梯次推进。建议国家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顶层设计,树立统筹思维、法治思维,突出源头减量,坚持疏堵结合;抓住主要矛盾,明确白色污染防治时间表、路线图。强化分类管理,明确禁止一批、限制一批、替代一批、规范一批的对象、标准和要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联合牵头制定意见中,也充分吸收采纳了调研报告提出的意见建议。

  这部集结各方智慧的限塑升级版被寄予厚望。

  意见基本涵盖了过去几年广受关注的品类:不可降解塑料袋、农用地膜、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具体应用场景上,商超、集贸市场、快递、外卖等领域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重点。

  与以往不同,意见明确设置了完成任务的时间节点。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在中国物资可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秘书长王永刚看来,该“建议”实施将对全国减少塑料使用、对塑料废弃物利用处置产业发展以及污染减排产生深远影响。

  源头减塑

  才是根本之法

  在经历了12年的曲折限塑路之后,专家们表示不管限塑令如何升级,源头减塑才是治理白色污染的根本之法。

  “白色污染防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源头减量,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减少末端治理的投入和压力。”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李景虹表示。

  李景虹还表示,目前过度包装、铺张浪费仍很普遍。企业和商家应该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制品,采用和推广可重复使用的包装;作为消费者,也可以拒绝一次性塑料制品,选择提供可重复使用、重复灌装的商家和产品。

  如今,在北京不少社区菜市场已不再提供免费的塑料袋,“食品袋有偿使用,多取收费,谢谢配合”的标语也贴在市场显眼处。

  “超市里的塑料袋我都留着当垃圾袋了,矿泉水瓶子啥的,我也留着卖钱了。当然,以后我会尽量少用,毕竟不环保。”王大妈告诉记者。

  如何重复使用塑料制品的话题也受到网友的热议。

  “一些商家可以使用重复利用的餐具,并在消费者用餐之后上门对餐具回收,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点外卖饮料时也可以支付押金选择可重复使用的杯子,能获得优惠,之后杯子送回时押金也退回。”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社区、企业和地方政府正在推行实施以减少使用和可重复使用为核心的解决方案,比如“无废城市”建设,无包装塑料农产品市场等等。

  “真正解决塑料危机的唯一方法是共同减少塑料足迹,摆脱‘用完即弃’的习惯,可重复使用将成为通向没有塑料污染的可持续未来之路。”环保组织的倡议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点赞和支持。

  “减量才是真正的环保。”王永刚说。

  李景虹还特别强调了垃圾分类。

  “北京5月1日开始实施的强制垃圾分类,一方面可以方便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居民养成绿色生活的习惯,但要注意一定不能只停留在纸上,各项政策要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促进白色污染治理再上新台阶。”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