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一码统管”

0
2021-11-02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已成为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和谐稳定的民生之事。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涉及多个环节、多个领域、多个部门。
   10月20日,在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集成改革工作部署会上,“浙江e行在线”正式上线。记者了解到,该数字化系统从生产、销售、登记、骑行、充停、维修、回收7个环节入手,构建混合编码、标配销售、合体登记、文明骑行、规范充停、诚信维修、闭环回收七大核心应用场景,实现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探索“智慧监管”
   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迅猛,民众需求旺盛,但随之而来的交通和消防事故也越来越多。如何让民众放心购买、安全使用,意义重大。
   “我省在册登记的电动自行车约有2500万辆,传统的监管方式根本难以应对。”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所以,我们决定打造一个数字化系统,集成监管部门、市场主体、产品质量等多方数据信息,构建人工智能算法,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精准分析研判风险隐患,及时预警处置,提高安全保障水平,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在实现核心业务数字化改革全覆盖的基础上,按照“大场景、小切口、快应用、大牵引”的数字化改革理念,探索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智慧监管”方案。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会同浙江省委宣传部等17个省级部门建立工作专班,合力推进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集成改革,打造“浙江e行在线”数字化系统,以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降低安全事故起数和伤亡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为目标,加快推进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
  实现22项业务协同
   据介绍,“浙江e行在线”系统从生产、销售、登记、骑行、充停、维修、回收7个环节入手,构建混合编码、标配销售、合体登记、文明骑行、规范充停、诚信维修、闭环回收七大“链式”核心应用场景,打通了公安、消防、环保、交通、住建等10多个系统,集成了22项业务,汇集了上千万条数据,实现电动自行车全生命周期的全链条闭环管理。
   技术上,“浙江e行在线”打通监管壁垒,构建以电动自行车车架号、蓄电池序列号为唯一性标识的“浙品码”数字化追溯链;创新“一码统管、以芯智控”技术路径,构建“跨领域、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大协同机制,实现电动自行车全生命周期综合治理流程再造、管理重构和制度重塑,从而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降低安全事故起数和伤亡率。
   生产环节打造“混合编码”应用场景,构建“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究”的数字化监管追溯链;销售环节打造“标配销售”应用场景,确保销售的车辆、电池符合国家标准和CCC强制性认证要求,有效防止“道具电池”现象。
   不仅如此,“浙江e行在线”还在骑行环节打造“文明骑行”应用场景,实现多种违法的精准监测和数据采集,通过现场劝导、平台宣传教育等方式有效规范骑行行为。回收环节则打造“闭环回收”应用场景,与公安交管部门同步数据,实现车辆注销、资源回收闭环管理。
   在杭州极速电子有限公司车间,记者见证了“浙品码”的赋码全过程。该公司总经理潘赞明说:“虽然看上去因为‘浙品码’赋码,让我们的出厂环节增加了一道工序,但新增的这个‘码’却可以作为产品的唯一出厂‘身份证’,实现一键溯源,让我们生产企业少了被假冒侵权的后顾之忧,值!”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浙江现有电动自行车强制性产品认证获证企业74家,约占全国总量的10%;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20余家,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5%;锂电池生产企业30余家,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0%。相比全国其他产业集聚区,虽不乏龙头企业,但总体产业发展还存在质量不强、活力不足、优势不够、附加值不高等问题。
   参加发布会的生产企业杭州绿达电动车连锁有限公司负责人对该系统十分期待:“数字化系统就像是一张无形的天罗地网,通过这个系统,能让违法企业无处遁形,为我们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还能推动我们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步伐,实现质量、效率双变革。”
   不仅是生产企业,“浙江e行在线”系统的上线同样使销售企业信心满满。“现在卖车省心。”杭州市凤起路上一家电动自行车商行负责人余先生表示,“现在电动自行车、蓄电池的进货、销售记录全程都可以通过系统查询,扫码入库比对进货产品信息,可以有效避免进到假冒伪劣产品问题。同时,扫码出库让产品售后流向有处可循,入库出货都能一‘码’溯源,避免不必要的销售纠纷。”
   据了解,“浙江e行在线”系统自10月8日试运行以来,已有200余家企业生产的526309辆电动自行车实施赋码,67家企业生产的711278个蓄电池实施赋码,累计发放“码牌合一”的数字化车牌126块。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积极发挥“浙江e行在线”数字化系统在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建立政府与企业的双赢赛道,有效降低电动自行车各类安全风险,营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

 ■本报记者 郑铁峰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