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座椅高端智能化趋势显著

0
2022-11-21 来源:消费日报

  (记者 卢 岳)随着儿童安全出行意识的提高,儿童安全座椅已成为近年的热门商品,不仅出现在各平台大促的“黑马”品类中,更被头部主播频频带货。在刚刚落下帷幕的本届进博会上,相关品牌的新技术、新产品也成为现场关注的焦点。

  记者看到,在品质化需求和政策法规的双轮驱动下,儿童安全座椅市场需求端呈现爆发的同时,市场也出现了诸多乱象。业内人士指出,作为与儿童人身安全相关的行业,儿童安全座椅品牌应当更加注重诚信经营、产品质量,不可过度依靠“噱头为王”的营销打法。

  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记者注意到,10月14日,一篇德州高速交警的微信文章被广泛关注——许广高速上两辆小轿车发生碰撞,一辆车发生仰翻。幸运的是,该车辆上的小朋友使用了儿童安全座椅,所有人均没有受伤。不只私家车出行,公共交通领域也逐渐配置了儿童安全座椅。10月20日,一条名为《公交车上也有儿童“安全座椅”》的新闻被众多网友点赞——温州市交通运输集团城东公交第三生产运营中心在3条线路上投入19辆新车,配备全方位保护安全带及可折叠活动式坐垫,适配儿童乘坐。

  据了解,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在汽车发生碰撞或紧急制动的情况下,能减轻冲击力对儿童的伤害,进而保护儿童安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确保儿童交通安全十大策略》显示,使用安全座椅能将婴儿道路交通事故死亡可能性降低70%。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伤害防控与心理健康室主任段蕾蕾曾公开表示,很多发达国家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达90%以上,但我国使用率仅10%左右。尽管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儿童安全座椅生产地,但普及率偏低。

  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该法要求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采取配备儿童安全座椅、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规则等措施”——这是儿童安全座椅使用首次被纳入全国性立法。记者看到,法规驱动下,儿童安全座椅市场的发展空间巨大。根据汽车保有量、出生率、单个儿童全年龄段使用数量、存量市场及增量市场使用率等市场要素综合测算,未来5-10年,中国儿童安全座椅产业将迎来10-20倍的增长,市场规模也将从目前的50余亿元增至近千亿元。

  现虚假宣传等乱象

  法规驱动下,儿童安全座椅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但需求端爆发的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诸多乱象。

  记者整理发现,去年8月,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管局对上海程熠婴童用品有限公司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的儿童安全座椅,作出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3146.34元,罚款人民币73396.08元的行政处罚。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自2014年推出了儿童约束系统(CRS)评价后,截至2021年6月,该中心共评测了348件儿童安全座椅,但获“优”级评价的产品不及6%。去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公布38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显示,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产品作为抽查中不合格发现率较高的产品之一,不合格发现率为14.7%。

  除了产品的质量安全,行业也出现违规使用技术标签乃至违规宣传、虚假宣传等问题。如今年9月底,安全座椅品牌猫头鹰使用西门子荷兰子公司TASS出具的证书作为产品描述,并在多个电商平台销售页面展示宣传,经媒体关注后该证书被TASS公司确认系伪造。随后猫头鹰品牌更换了产品详情页中的违规图片,更发布声明称“从未援引和TASS相关的证书”;英国儿童安全座椅品牌宝得适,在未获英国皇室授权的情况下,在官网、官微频频使用“英国皇家”等宣传语及皇家成员的图片信息,2018年宝得适代理企业麦克英孚公司,也曾因发布虚假广告被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处罚。

  多方发力净化市场环境

  “除了行业监管外,品牌企业加强自查也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相关专家指出,国内儿童安全座椅企业要依靠三大要素,即品牌、研发、供应链,因此企业在诚信经营的同时做好技术创新、供应链管理、品质管理等内功,避免过度走“噱头为王”等网红化路径,才是长久发展的立足之本。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相关痛点,行业通过多方发力共建更健康的市场环境也成为当下儿童座椅市场的“主旋律”。记者看到,在今年6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一周年之际,天猫母婴亲子联合清流资本发布《2022儿童安全出行报告》,其中提到儿童安全座椅入法一年来,消费者安全意识不断提升,儿童安全座椅销量“井喷”式增长,推动国产品牌快速发展,高端化、标准化、智能化成为显著趋势。

  清流资本运营合伙人张贝妮指出,2021年国内儿童安全座椅市场规模为57亿人民币左右,预测到2025年或超过200亿市场。“相对于儿童座椅成熟的进口品牌,国内自营品牌和国内新锐品牌正在崛起,国产品牌占领比例从2020年的37.7%提升到2021年的46.8%,消费人群在儿童安全座椅上也具有更加倾向于国货、国产品牌的趋势,而这类人群相对价格而言,更关注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而未来安全性、灵活性和智能化将是行业发展的关键词。”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