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重振本国制造业

分享到: 更多
2016-01-04 来源:综合报道

    国际金融危机严重拖累了全球经济增长,不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国家,至今经济都难言复苏,世界各国纷纷意识到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在创造就业、拉动增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欧美等发达国家为抢占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先机,纷纷推行相应战略,重振本国制造业。
   以美国为例,奥巴马政府打出了一系列振兴本土制造业“组合拳”,如《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美国制造业促进法案》《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美国制造业复兴计划——促进经济增长的四大目标》和《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等。实际上,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是一种非常现实的选择。美国的制造业虽然在国民经济中只占15%左右,但由于美国经济规模巨大,美国制造业仍占世界的20%。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美国通过“再工业化”战略,一方面力图重振本土工业,创造就业机会,保持世界制造业创新领导者地位,另一方面也想通过寻找像“智慧地球”一样能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高端产业,并不是恢复传统工业,来推动清洁能源、生物工程、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来推动结构优化升级。
    在欧洲,德国实施了以“工业4.0”为代表的高科技战略计划。众所周知,工业1.0是以水和蒸汽机为基础的工厂机械制造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工业3.0是依托电子与信息技术提升自动化水平的电子信息化时代。德国提出的工业4.0则是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是实体物理世界与虚拟网络世界的融合。因此,不论是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还是德国的“工业4.0”战略,其目的都是在加快传统产业更新换代和科技进步的过程中,实现实体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反观国内,近年来我国整体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014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8.2%,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高于同期二产5.6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正加快转向三产主导形态。然而,我国产业结构表现出显著改善的同时,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三产的提升潜力仍然十分大。与欧美等发达国家70%以上的三产比重相比,我国三产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仍然较低;另一方面,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传统工业较多,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所增长,但难以弥补传统工业的萎靡,内部结构矛盾十分明显。为此,《中国制造2025》等先后出台,以快速推进结构优化,提升经济效率,占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着力扭转“花拳绣腿难抵坚船利炮”的不利局面。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结构改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潮流。经济全球化下,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新常态更应激流勇进,争当改革弄潮儿,努力寻找新经济增长点。XHL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