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国消费品市场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位

分享到: 更多
2016-03-16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中国工业报

  近年来,一系列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的出台,我国消费品市场规模迈上新台阶,商品销售结构升级换代,城乡和地区结构继续改善,新兴业态突飞猛进,消费品市场保持了较快稳定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重要作用。
  首次超过30万亿元
  在国家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宏观调控措施的积极作用下,国内市场经历了平稳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反映消费品市场发展水平与规模的统计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2012年突破20万亿元之后,2015年又跃上30万亿元大关,消费品市场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位。2013~2015年年均增长12.0%,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名义增速3.8个百分点。国内市场消费需求强劲,购销活跃,呈现出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
  商品销售结构升级换代
  伴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商品供应的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多的同时,商品质量明显提高,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消费商品由以基本生活品为主到以发展、享受型消费品为主,消费结构由衣、食消费向住、行消费转移,步入快速转型期。2013~2015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年均增长11.6%,通讯器材类商品年均增长27.4%,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计算机及配套产品包括在此类)年均增长12.9%,金银珠宝类商品年均增长10.5%,均高于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年均9.6%的增速。
  区域市场呈现均衡态势
  我国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及依托于互联网金融的移动支付和电子支付的快速发展,为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2013~2015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1.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3.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重由2012年的13.2%提高到2015年的13.9%。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以及“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推进,不同区域之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发展速度和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区域市场呈现出均衡、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2015年,中、西部地区零售额占全国比重分别为25.7%和18.4%,分别比2012年提高0.2和0.1个百分点。
  新兴业态高速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大,尤其是国家对农村地区网络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网络购物用户规模持续壮大。截至2015年底,全国网民规模达到6.9亿人,比2012年增长22%,互联网普及率从42.1%提高到50.3%。2015年,全国网上零售额38773亿元,同比增长33.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2424亿元,增长31.6%,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20.9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超过10%。另外,新型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如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大量出现和完善发展是国内市场供给端不断创新的结果,也成为了消费市场的新亮点。同时,体验类消费逐渐增多,各类体验店层出不穷。这些供给方式的不断创新,为消费升级提供了有效支撑。
  (国家统计局)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