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制造”遇上“印度制造”

分享到: 更多
2016-06-16 来源:国际商报


[导读]
  印度作为亚洲第三大经济体,自“印度制造”提出以来,不少人将其与“中国制造”相联系,引发各种热议。当“印度制造”遇上“中国制造”,两者又应当如何定位?

  在第4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4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印度馆共设置了96个展位,展示着“印度制造”的形象与魅力。受访企业人士表示,“印度制造”凭借成本等优势正迅速崛起。“中国制造”的品质也在不断提升。“中国制造”与“印度制造”应发挥各自优势,走出一条合作发展的共赢之路。

  “印度制造”雄心奋起

  悬挂在印度馆主展台上的一幅宣传画格外引人注目:在红色背景上画着一只行走的雄狮,雄狮全身由象征制造业的齿轮组成,狮身上写着“MakeinIndia”,并用中文写着“印度制造进行时”,可见印度通过“印度制造”打造制造业强国的雄心。

  2014年9月26日,印度总理莫迪宣布“印度制造”系列新政:改革劳动法律和税收,简化审批程序,吸引各界在印度投资兴业,扩大就业,希望通过印度充足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本,将亚洲第三大经济体打造成新的制造业巨头。

  服装、鞋、皮具、家具、香料、手工艺品……在南博会上,透过印度参展商带来的大量展品,很容易窥见“印度制造”的实力。

  “雇用一名中国工人一天需支付100元人民币,雇用一名印度工人一天只需要支付30元人民币。”一位印度皮革参展商的话颇具代表性,成本低已被认为是“印度制造”奋起的最大优势。

  “印度制造”值得学习的不仅这些。印度馆主展台的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印度制造”还具备两大优势:一是受历史影响,印度的英语普及率较高,思维和生活习俗等也与英语系国家有相通之处,与英语系国家开展贸易更加便利;二是印度软件服务外包行业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可为“印度制造”提供软支撑。

  印度商会主管苏巴哈贾德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印度制造”的内涵不仅在于成本,而且着力于追求零瑕疵、零污染。

  “中国制造”仍领风骚

  “近几年,包括印度在内的南亚和东南亚制造业快速发展,在价格上对我们造成一定冲击,但我们还是在欧洲拿下了不少大单。”淮安福莱希服饰进出口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已加快转型升级,“中国制造”的品质还将不断提升。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新建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在印度施工,有两台大型设备需配备一些小零件,但遗憾的是在印度找不到加工方,最后还需要在国内加工好之后再把货发到印度。“印度基础设施总体偏落后,特别是工业制造水平不高。”“印度制造”尚处于起步阶段,雄心虽大,但短板不少。因此,“印度制造”正在寻找中国商机。“印度制造”与“中国制造”正在加强合作,进行互补。陈新建表示,公司已参与印度德里地铁等项目的建设,主要为地铁施工提供设备。由于公司具备质量、服务和品牌等优势,印度已经邀请其赴印投资建厂,“现已有合作意向”。“‘印度制造’正在学习与借鉴温州等地制造业发展经验。”印度馆一家制造香料的参展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在运营模式和发展思路上学习“中国制造”,但在制造环节仍全部采用印度本国原材料,并且坚持无添加、纯天然。

  4年前,印度品牌薰香真理香全球总代理菲利蒲将公司总部设在了义乌国际商贸城,将印度制造的香料卖到中国。“我们在中国的销售商和客户已超过1500家,非常看好中国市场。今年计划邀请更多印度商人到义乌采购或开设展厅。”

  这样的合作很常见,正如苏巴哈贾德所言,“印度制造”与“中国制造”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合作前景不可限量。“印度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中国共谋发展。”作者:吴力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