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解析:定制家居这六年来都经历了什么

分享到: 更多
2016-08-11 来源:中华衣柜网

    近几年来,定制家居的发展犹如坐上火箭,发展异常迅速与火热,那么,从2016年定制家居发展至今,到底都经历了些什么?下面,就特邀家居媒体人蒙辉谈谈他与定制家居的这些事,阐述定制家居这六年来发生了什么。

    初入行就摊上大事儿:衣柜专委会成立

    2010年初,还没有现在意义上的定制家居行业,有的只是一个叫“衣柜”的默默无闻小行业。有多默默无闻呢?索菲亚王飚接受我采访时曾说过,索菲亚早期去建博会参展,主办方都不知道该将他们划到什么品类。而到底又有多小呢?当时公认最大的索菲亚,09年的营收只有3.5亿元。更有甚者,当时这个行业连名字都没有统一,行业排行前两位的公司,一个自称“定制衣柜”、一个自称“整体衣柜”。怎么办?只好就简称“衣柜行业”吧。至少他们的产品都是一样的:板式定制衣柜为主,辅以少量的鞋柜、书柜等配套产品。

    当时行业才刚具雏形,没有行业组织,企业之间都是各自为战,相互的交流非常少。大概是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发展潜力,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准备筹划成立衣柜专委会,时任亚太传媒衣柜行业负责人的曾勇与工商联合作,协助具体的企业对接事宜。

    于是,我密集地拜访了当时的一批核心企业:索菲亚、好莱客、诗尼曼、卡诺亚、劳卡、诺维家、雅迪斯。在和行业人士的交流中,我逐渐勾勒出整个衣柜行业的轮廓。中国衣柜行业整体诞生于1990年到2000年之间,最初产品多是以移门配以简单的柜体构成。当时中国家庭在选购衣柜时,最主流的途径是选择成品衣柜和请装修工人手工打制衣柜,定制衣柜就在这二者的夹缝中生存。

    相比成品衣柜,定制衣柜更能完美匹配家庭室内空间,功能也更完善和人性化;相比装修工人手工打制的衣柜,定制衣柜在产品美观度、质量、环保性能上又更有优势,因此这种产品在市场一出现,就迅速得到了消费者认可。

    在经过十年左右的初期沉淀后,衣柜这个领域已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属性,具备了成为一个独立行业的条件。2010年7月广州建博会上,衣柜行业的一个行业组织——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衣柜专委会正式成立。

    越来越热闹的行业:美的也玩过衣柜?

    2010年7月,随着衣柜专委会的成立和更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这个行业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认知。回看我当年针对衣柜行业写的一系列报道,很快就开始出现了跨界的话题。当然,主要是别的企业向衣柜行业跨界。

    因为同为定制企业,天生基因同源,所以第一批进入者主要来自橱柜企业。比较早的是欧派,2007年就开始介入衣柜了。不过因为当时他们橱柜做的太好,衣柜整体势头还没起来,加上在企业管理架构划分上不是很合理,所以默默地做了几年,没有太大起色。到2010年、2011年左右,欧派将衣柜事业部化,独立运作,很快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直到现在,也可以说是跨界者之中做的最成功的。

    除了欧派,橱柜企业里,皮阿诺等后来也有开拓定制衣柜品类。成品家具里面,10年、11年左右开始介入定制衣柜产品的还有:华鹤、康耐登、皇朝等等。这些跨界企业的加入,让衣柜行业一下子变得很热闹。但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美的当年也曾在衣柜行业搅过浑水。

    说来有趣,当时包括现在,我问每一个传统衣柜企业的老板,如何看跨界进来的品牌?老板们总是面带神秘的微笑。那意思分明就是说,衣柜行业不是那么好玩的。事实上,到目前来看,跨界进入衣柜行业的品牌,能够取得优秀成绩的的确寥寥无几。

    为什么不好玩:说说关于“小”的事情

    我相信2010年的时候,没人能够想到五年之后,这个行业会以如此惊人的速度,成长为全行业瞩目的焦点。因为诚如老板们所说:衣柜行业不是那么好玩。现在那些稍有成绩的企业,无疑不是经过相当的煎熬才走到今天。

    那时候,衣柜行业实在是太“弱小”。上文提到,索菲亚09年营收才3.5亿,而其他企业,能够过亿的估计用一只手就能数出来。为什么一个已经发展近十年的行业,整体规模还会这么不起眼呢?除了和行业发展阶段、市场接受度有关外,还有一个最核心的原因——行业特殊性。

    衣柜行业有什么特殊性呢?先大致介绍一下定制衣柜的消费流程:

    通过这个流程,可以看到定制衣柜非常长的消费过程。而真正的秘密并不在图内,而是在图内第六个环节和第七个环节之间,消费者看不到的工厂生产环节。

    板式衣柜的生产实际上并不难,但因为是定制产品,每个订单都是根据不同家庭、不同户型和消费者的不同偏好产生的。导致的结果是,每一块板材的花色、尺寸、孔位都是不一样的。这就对生产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特别是在当时的生产水平下,订单需要人工拆分,开料、封边、打孔等工序人工参与的程度很高,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而且出错率很高。

    这样的生产水平,极大地限制了衣柜企业的规模,导致了衣柜企业普遍规模偏小的现象。同时,也让生产周期长得让人难以忍受,消费者从下单开始,有时要等待多至两个月甚至以上,才能等到产品上门安装。所以,那时几乎所有的衣柜企业都在为产能问题头痛。甚者有部分企业,因为市场扩张太快,产能更不上,从而产生一系列质量、货期等问题,走了很多弯路。

    产能问题就是卡在衣柜企业脖子上的一只手,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个行业就没有未来。解决方案说起来也并不复杂,通过产品标准化程度提高,生产系统的信息化改造,就能很大程度上改善产能状况。但这种所谓的“大规模定制”系统,并非仅仅是花钱购买设备就能解决的,它要求把销售端和生产端的软件打通,并且要高效率运转,需要长时间的实践、调整、磨合。在我接触过的几十个品牌中,现在还能够保持良好成长势头的,无疑不是在这方面下过苦功夫。我曾经两次参观过索菲亚工厂的柔性生产线,其自动化程度、运转效率都很高,所以才能支撑如今年营收超过30亿的规模。

    从定制衣柜到全屋定制:渐入佳境的行业

    从最初的定制衣柜,发展到现在的全屋定制,现在回想起来,衣柜行业走过的路径清晰而坚定。

    在最初的时候,衣柜企业除了定制衣柜产品外,仅有一些少量的书柜、鞋柜、电视柜等配套产品。一开始,这些产品并不受到企业的重视。但是,大约在2012年到2013年左右,突然之间,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将这些“配套产品”提升到相当重要的层面。在那两年的广州建博会,很多企业开始将衣柜和配套产品组合在一起,展示简单的空间效果,全屋定制的趋势开始初见端倪。我在做2013建博会报道的时候,特别策划了一个小版块,把几家企业所涉及的产品图示出来,基本具备了全屋定制的雏形。

    2013年到2014年的时候,行业还掀起了一股改名潮:欧派、索菲亚、好莱客、诗尼曼等等,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将自己的品牌名从原来的“XX衣柜”、“XX橱柜”改为“XX家居”。改名的背后,意味着企业对自己的定位与理解开始发生变化。随着这一波改名潮,衣柜行业不复存在,而是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定制家居行业。

    到2015、2016年,定制家居已经无比火热,尤其是在整个经济下行,成品家具、陶瓷等行业遭遇困境的情况下,这种火热更加明显。在2015开始,全屋定制的概念开始出现并盛行。到了2016年3月,广州衣柜展正式对外将这一年成为“定制元年”。

    现在的全屋定制概念,已经从传统的衣柜单品,发展到空间定制,如入门玄关、餐客厅空间、卧室空间、书房空间等等,甚至还有针对人群的老人房空间、儿童房空间等。同时,行业发展也催生出在材质和风格上更多元化的产品,比如玛格的实木定制,百得胜等的新中式风格等等。

    定制家居是一个富有朝气,并且充满正能量的行业。首先是这个行业非常团结,主要企业集中在广州地区,价值观相近,企业老板、高管来往互动频繁,大家都有很强烈的行业归属感。在市场上是直接竞争者,回到行业,“不做对行业有伤害的事”,成为大家的共识。

    其次,虽然行业团结,但却并不是小圈子文化,行业又相当开放。一方面是因为行业潜力大,不断有新加入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核心企业所倡导的开放文化。前几年,协会组织工厂参观活动,很多企业都将自己的工厂毫无保留地展示给同行看,看完还进行交流讨论会。

    从蒙辉的叙述不难看出,定制家居这六年的发展,可谓起起伏伏,一路增速发展,发展之快无不令人惊叹,那么,定制家居发展到现在,在行业内也越来越受瞩目,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定制家居的规模将会更将庞大,发展道路也会更加宽广。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