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体育融合发展成趋势

分享到: 更多
2017-09-08 来源:南方日报

文化与体育融合已成为我国“文化+”战略和体育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广州加快体育和文化的融合发展,必须在目前文化体育融合发展的基础上,针对文化与体育进一步融合发展存在的瓶颈,推进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破文化和体育产业门类的边界,整合各种资源,全面推进文化体育融合发展。

2015年,文化体育产业及相关行业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广州市体育产业在增加值同比增长8.51%,体育彩票销售连续8年居全国省会和副省级城市首位。

文化和体育融合发展成果涌现。比如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在完成广州亚运会篮球比赛的主场馆任务后,转型成为体育文化活动的重要平台,举办了多场国际篮球赛事和大型演唱会等大型活动。

文化体育融合的精品赛事丰富多彩。成功打造了广州国际马拉松赛、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广州网球公开赛等精品体育赛事;有千年历史的龙舟赛开创了体育、文化、娱乐旅游融合发展的先河。

体育文化产业综合体建设如火如荼。加快推进国际体育名城建设,共有体育场地19650个,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5.20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38平方米,体育场地数量比十年前约翻一番。

然而文化体育融合发展存在五大瓶颈:一是品牌瓶颈。广州体育文化产业缺少自主品牌,体育产业尤其是体育用品制造行业,设计研发多源于国外,消费市场也是以外来品牌为主导,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文化内涵不明确,未能形成品牌效应。

二是平台瓶颈。由于技术、资金、人员等资源的不足,未能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有限的平台资源制约着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高效融合。尤其是优质平台资源的缺乏降低了体育产业的影响力,制约了体育产业品牌的推广。

三是内容瓶颈。广州缺少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品牌体育活动项目,突出表现在赛事开发上,缺少“拳头”产品出现。而文化产业平台如电视、报纸等由于没有好的内容就难以吸引受众,直接影响了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四是体制瓶颈。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分属不同部门,两个产业在税收、行业准入、活动审批与管理等方面有区别,体制上的差别阻碍了两个产业的融合发展。

五是人才瓶颈。目前广州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中高素质人才欠缺,难以满足进一步发展的需求,专业的体育与文化人才、管理人才、策划人才等不足,制约着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广州应该多措并举促进体育文化融合发展。

一是重点推进四大融合发展模式。包括龙头企业带动、品牌赛事带动、文体产业链融合和产业集聚功能提升等融合发展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和品牌赛事的带动促进文化体育产业链的延伸和重构,实现文体产业融合互动和集聚发展。

二是加快落实重点任务。(1)充实体育产业内容资源,提升体育产业发展文化品位;(2)巩固优势行业,提升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水平;(3)培育体育产业新业态,拓展文化体育融合产业链条;(4)加强文化体育产业创新,注重科技成果转化;(5)优化体育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建设体育文化产业园区。


三是要着力完善四大支撑体系。(1)完善金融支撑体系。创新文化体育金融服务,在服务平台、保险、风险投资、投资基金、直接融资等方面予以支持;(2)完善产权保护体系。创新文体版权交易模式,支持企业和技术联盟构建专利池,鼓励市场竞争,完善相关法制建设,严格市场管理,保护知识产权;(3)完善平台支撑体系。建立“行政机构—协会组织—社会团体—民间健身组织”构成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体系;(4)完善人才支撑体系。培养和引进体育赛事经营、研发、策划和高级管理人才,加强对体育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

广州还应该设立体育产业引导资金,支持社会资金进入体育与文化融合发展的相关领域,提高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市场化水平。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