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玩具零售的“玩”法要变? AR玩具、STEAM玩具 新兴来袭

分享到: 更多
2017-09-19 来源:杭州日报

 

  年轻的白领妈妈顾洁周末经常带5岁的儿子去商场的玩具城玩,她告诉记者,她和她的一些朋友——同样都是年轻的爸妈,每年花在自己孩子身上买益智玩具的钱至少要上万元。与此同时,各大商场儿童玩具柜台因为人流量居高不下,使得这些柜台成为眼下杭城所有商业综合体的标配。近日,记者走访了一些商场调查了解,却发现这些区域大人和孩子虽然光顾得很多,但是成交率却并不高。

  无独有偶,据美国媒体报道,国际玩具零售巨头品牌玩具反斗城(Toys R Us)面临破产风险。

  究竟是因为线上销售对实体门店的冲击,还是传统的儿童玩具业态已经失去了“童心”?什么样的玩具才是未来的趋势?

  同质化严重、体验性差  传统线下玩具零售店成交率低

  “线下单独玩具门店能够承受的租金相对比较低,因此商场成为了玩具门店的首选。”龙湖金沙天街邓经理告诉记者。

  邓经理从事多年商场招商工作,她说:“如今,体验式零售正在兴起,新建成的购物中心中,儿童业态的比例已从四五年前的2%-3%上涨到现在的超过15%。”

  专注乐高玩具租赁的刘乾是玩具界的“老江湖”了,他说:“相比较而言,儿童玩具的同质化严重,准入门槛不高,直接从线上买价格又便宜很多,做独立门店的难度比较大,未来的趋势可能跟一些集合店结合起来。”以同属于传统零售的服装为例,儿童服装已在近年出现了集合店和多元化的趋势,比如孩子王、红孩子等品牌。

  “以玩具反斗城的号召力,如果能引入多元化的业态,品牌应该早就做大了,但因为它十年前进入中国的时候没有太多竞争,类似品牌很少。”邓经理称,“近几年儿童品牌出现太多了,肯定会对它产生影响。”

  龙湖金沙天街的玩具反斗城负责人刘经理告诉记者:“每天店里的人流量是很大的,基本都是家长带着孩子,但是,成交率很低,大部分家长觉得相同价位的玩具,网上可以买到更好的。”

  此外,跟购物中心其他门店越来越快的形象升级比起来,传统玩具店的形象迭代实在太慢了。“店面拥挤”“服务态度不够好”也成为“价格昂贵”之外消费者抱怨最多的。

  好玩不再是家长买玩具的首要原因  科教玩具、AR玩具风靡小孩子“朋友圈”

  “我家贝贝开始上小班了,现在我给他买玩具首要考虑的不是好玩,而是要综合考虑益智、思维训练等各方面。”顾洁说。

  近些年,“STEAM”教育开始逐渐火热起来,“STEAM”教育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人文(Arts)、数学(Mathematics)的缩写,是一种新的基于混合学科背景的素质教育理念。

  除了“STEAM”教育课程之外,“STEAM”理念对玩具产品的渗透日益加深,与之结合的产品则更提倡突破课堂界限的有趣、手脑并用的终身学习理念,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接受这种“新式玩具”,因此催生了很多同类型企业。

  杭州蜂族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本土一家在“STEAM”领域起步较早的企业,创始人刘聪介绍:“我们有一些自己研发的玩具,都是益智类的。”刘聪向记者展示了一个结合了动力、电力各个系统的小型太阳系模型,“这样的模型一般外面市场是买不到的,除了可以普及太阳系的基础知识外,还可以增强孩子的创造力。”刘聪说,“我们推出了几款小玩具之后,很多家长都希望我们后续能研发更多玩具。”

  此外,随着AR技术的不断迭代,AR类玩具由于其趣味性和生动性,该类玩具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王子文是豌豆星球创始人,在AR玩具领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我们推出了系列的AR绘本,小朋友只需要通过手机扫这些卡片,书上的内容就会动起来。”王子文说,“小朋友都非常喜欢,家长也觉得这样的玩具不仅消磨了孩子时间,还学习到了很多知识。”

  刘乾表示十分看好AR玩具的前景:“AR玩具给人以新鲜感,很吸引小朋友的眼球,3D形式的呈现内容,有利于儿童直观理解,此外还融合了语音、视频、动画、图片、文字,多感官刺激儿童,学习或娱乐效果会更好。”

  记者手记

  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加上二孩政策放开的红利,玩具市场理应说是迎来发展利好,但玩具反斗城这家拥有70年历史的老牌玩具企业却陷入发展泥沼。背后折射的是很多传统玩具企业的生存状态。

  一方面,互联网确实不断冲击着实体经济,各类细分垂直的电商平台相较于线下门店有更强的价格优势,同时可以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但更深层次原因是消费升级带来的消费水平和习惯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购玩具时更看重玩具的益智性和拓展性。

  因此,传统玩具厂商和老牌实体经销商如何维持自己的市场份额,前路漫漫。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