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三年国家战略公布:无人机又要火了!

分享到: 更多
2017-12-19 来源:宇辰网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突然下发一重磅人工智能红头文件!文件表示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制定并实施《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人工智能三年国家战略公布:无人机又要火了!
 
  根据文件可知,国家将通过实施四项重点任务,力争到2020年,完成一系列人工智能标志性产品的重要突破。具体包括人工智能重点产品规模化发展、人工智能整体核心基础能力显著增强、人工智能技术在关键技术装备中加快集成应用、人工智能产业支撑体系基本建立。文件强调在接下来2018-2020的三年内,将重点培育包括智能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等在内的八大类人工智能产品;重点突破包括智能传感器、神经网络芯片、开源开放平台在内的三大核心人工技术;同时完善5G、算法训练数据库等人工智能配套体系,在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构建完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体系的基础上,为我们描绘了2020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是继国务院今年7月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后,重点针对于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重磅文件,同时也为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规划《中国制造2025》而迈出的重要一步。《行动计划》明确了到2020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各项具体目标,以下是宇辰网根据《行动计划》整理的重点内容,以便各位读者参考。
 
  重点培育智能无人机等八大类智能产品
 
  《行动计划》宣布,在2018-2020的三年时间内,将以市场需求为牵引,积极培育人工智能创新产品和服务,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推动智能产品在工业、医疗、交通、农业、金融、物流、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集成应用。着眼于发展智能控制产品、培育智能理解产品、推动智能硬件普及,重点培育包括智能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视频图像身份识别系统、智能语音交互系统、智能翻译系统、智能家居产品在内的八大类智能产品。
 
智能消费级无人机/图 来源网络
智能消费级无人机/图 来源网络
 
  在智能无人机领域,《行动计划》指出要支持智能避障、自动巡航、面向复杂环境的自主飞行、群体作业等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新一代通信及定位导航技术在无人机数据传输、链路控制、监控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开展智能飞控系统、高集成度专用芯片等关键部件研制。到2020年,智能消费级无人机三轴机械增稳云台精度达到0.005 度,实现 360 度全向感知避障,实现自动智能强制避让航空管制区域。
 
  根据内容可知,《行动计划》重点强调无人机关键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以及关键部件的研制,重点推进通信及定位导航技在无人机数据传输、监管等方面的应用。在2020年达成的目标中,涉及到消费级无人机的云台精度及感知避障等内容,未提及工业级无人机等相关应用及发展目标。
 
  《行动计划》还表示,着重发展八大类智能产品的关键在于技术,因此要加快突破关键技术,研发并应用一批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人机交互、灵活精准控制、群体实时协同等特征的智能化设备,满足高可用、高可靠、安全等要求,提升设备处理复杂、突发、极端情况的能力;加快模式识别、智能语义理解、智能分析决策等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支持设计一批智能化水平和可靠性较高的智能理解产品或模块,优化智能系统与服务的供给结构;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家居、健康管理、移动智能终端和车载产品等领域的应用,丰富终端产品的智能化功能,推动信息消费升级。
 
  重点突破智能传感器等三大核心人工技术
 
  八项人工智能产品的落地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因此《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强调在积极布局面向人工智能应用设计的智能软件,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软硬件的基础上,着重在智能传感器、神经网络芯片、开源开放平台三大技术中率先取得突破。
 
  《行动规划》表示,针对智能传感器技术要支持微型化及可靠性设计、精密制造、集成开发工具、嵌入式算法等关键技术研发,支持基于新需求、新材料、新工艺、新原理设计的智能传感器研发及应用;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型生物、气体、压力、流量、惯性、距离、图像、声学等智能传感器;发展面向新应用场景的基于磁感、超声波、非可见光、生物化学等新原理的智能传感器。到2020年,声学传感器、压电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的性能显著提高,在模拟仿真、设计、MEMS工艺、封装及个性化测试技术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在移动式可穿戴、互联网、汽车电子等重点领域的系统方案设计能力。
 
智能传感器技术/图 来源网络
智能传感器技术/图 来源网络
 
  在神经网络芯片技术方面面向机器学习训练应用,发展高性能、高扩展性、低功耗的云端神经网络芯片,面向终端应用发展适用于机器学习计算的低功耗、高性能的终端神经网络芯片,发展与神经网络芯片配套的编译器、驱动软件、开发环境等产业化支撑工具。到2020年神经网络芯片技术取得突破进展,在智能终端、自动驾驶、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等重点领域实现神经网络芯片的规模化商用。
 
  针对开源开放平台技术,推广面向云端的训练平台、面向终端的应用平台,包括开发框架、算法库、工具集等的研发。支持开源平台、开源社区建、开放计算服务平台等,鼓励龙头企业构建新型产业生态。集中发力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语义理解、自动驾驶等重点行业。
 
  到2020年,面向云端训练的开源开发平台支持大规模分布式集群、多种硬件平台、多种算法,面向终端执行的开源开发平台具备轻量化、模块化和可靠性等特征。
 
  完善5G、算法训练数据库等人工智能配套体系
 
  为重点发展核心产品、核心技术,促进人工智能行业健康发展,《行业规划》指出要有体系作为支撑。因此从行业资源库、产业评测标准体系、以5G为首的网络建设、以及网络安全等四大方面做出了全面的体系构建目标。包括:
 
  1.建立行业训练资源库,面向语音识别、视觉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基础领域及工业、医疗、金融、交通等行业领域,支持建设高质量人工智能训练资源库、标准测试数据集并推动共享,鼓励建设共性服务的开放性云平台。到2020年,在工业、医疗、金融、交通等领域汇集一定规模的行业应用数据,用于支持创业创新。
 
  2.建立标准测试及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人工智能产业标准规范体系,建立并完善基础共性、互联互通、安全隐私、行业应用等技术标准;构建人工智能产品评估评测体系,对重点智能产品和服务的智能水平、可靠性、安全性等进行评估;研究建立人工智能技术专利协同运用机制。到2020年,建成第三方试点测试平台并开展评估评测服务;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建成具有基础支撑能力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3.建立以5G为首的智能化网络基础设施。加快高度智能化的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快速高精度定位的导航网、泛在融合高效互联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部署和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建设,逐步形成智能化网络基础设施体系。到2020年,全国90%以上地区的宽带接入速率和时延满足人工智能行业应用需求,10家以上重点企业实现覆盖生产全流程的工业互联网示范建设,重点区域车联网网络设施初步建成。
 
建立以5G为首的智能化网络基础设施/图 来源网络
建立以5G为首的智能化网络基础设施/图 来源网络
 
  4.构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针对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等人工智能重点产品或行业应用,开展漏洞挖掘、安全测试、威胁预警、攻击检测、应急处置等安全技术攻关,加快漏洞库、风险库、案例集等共享资源建设。到2020年,完善人工智能网络安全产业布局,形成人工智能安全防控体系框架,初步建成具备人工智能安全态势感知等基本能力的安全保障平台。
 
  此外,为完成2020人工智能三年战略的目标,《行动计划》的最后提出了保障措施,在鼓励建立健全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和产业联盟、智库等的协同推进机制的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培育一批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另一方面,加快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语音、智能传感器、机器人等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并鼓励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建设“双创”平台;鼓励引导多方资本参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以多种方式吸引和培养高端人才,支持高等学校加强人工智能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推进职业学校培养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