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建议:增加智能投入提高鞋产品附加值

分享到: 更多
2017-01-12 来源:惠州日报

 

[导读]
制鞋产业如何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持续、健康、高效发展?针对此话题,今年市两会期间,李美顺等10多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交 《关于扶持制鞋业智能化生产转型的建议》,建议制订和组织实施鞋业企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出台政策扶持构建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服务平台和试点示范企业,推动我市制鞋业从传统制造向现代智造转变。

  争取工贸一体化高端智能制造

  该建议提出,惠东县制鞋产业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惠东鞋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去年,该县制鞋超9亿双,产值达330亿元。但也必须看到,惠东制鞋业的生产模式、设备普遍落后,制鞋业设备智能化水平普遍不高,多数工序分散作业,部分环节依靠手工完成,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偏低。从客观上讲,制鞋业中规模企业偏少,智能设备价格往往较高,有些设备实用性不强。

  该建议提出,制订和组织实施鞋业企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鼓励企业坚持走产业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产品品牌化、企业集团化、市场国际化的道路,继续引导扶持制鞋产业做强做大,实现研发、生产、接单、物流、配送等工贸一体化的高端智能制造。与此同时,出台政策扶持构建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服务平台和试点示范企业,促进制鞋行业生产方式由传统手工向智能加工转变,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发挥技改资金撬动作用,注重智能设备投入和研发;引进优秀的设计团队,研发适合我市鞋企实际的智能流水线设备,实现由智能机器操控裁断、刷胶、打磨等工序,推动制鞋业从传统制造向现代智造转变。

  要实现转型升级,人才至关重要。该建议提出,扶持创办制鞋业智能化职业培训示范学校,有针对性地培养生产、研发、销售、电子商务等相关智能化转型所需的职业高技术人才,实现人才的专项技能培训和定点输送。

  推动企业智能集成生态化改造

  李美顺建议,对产业进行重新定位和规划,鼓励引导企业通过“低端换高端、机械换数码、单台换成套、人工换智能”等形式,推动企业开展以“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化、生态化”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以此实现减员增效,提高鞋产品的附加值等,争取更多产品、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随着个性化、潮流化成为消费主流,制鞋业必然需要一个可以迅速出款、小批量生产、后期可迅速补货的柔性供应链改造过程,这些对传统鞋业的智能化改造提出了新要求。”市政协委员罗艳萍认为,一方面要鼓励引导大型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开展智能化改造,打造行业标杆;另一方面要解决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技术人才不足等问题,促进中小企业积极抱团开展智能化改造。  本报记者田铁流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