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手表生意经

2013-02-07 来源:法人

在这个电子计时技术无处不在的时代,人们完全可以买一款有着古典风味的指针式电子表满足日常实用与装饰所需,一旦欧美人士再也不喜欢奢华的机械表,那么众多的瑞士制表厂也确实只有依靠中国这样的大市场了

年终,又是一大批瑞士制表业“大佬”密集访问中国,介绍明年日内瓦与巴塞尔新品的高潮期。

记得10多年前,每当瑞士钟表双展之前,来自中国的相关人士(包括香港与台湾等地),总得向欧洲的同行们预先打听一些内幕消息,好在飞赴瑞士后重点关注。如今情况大异,有时候德国同行与中国业内人士聊天,也会问起最新的动向,因为从那些“大佬”嘴里透露出来的消息,比从厂方其他工作人员那里的更有价值。这就牵出一个本人一直关注的问题——既然各家厂商如此重视中国市场,高端钟表是否已经成为了一个中国生意而非国际化的生意?

请教来自日内瓦的康斯登公司老板Peter Stas,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其市场依照顺序来排列,依次为美国、德国、中国(指大中华区域),而且一般来说其产品多为本地人而非游客购买,因此在中国市场更快地发展是其来中国市场巡视的目的。然而,对于不少业内鼎鼎大名的品牌而言,中国市场不仅名列前茅,甚至在世界各地游客聚集的大都市如纽约、伦敦等,来自中国的买家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无论就数量或者金额来衡量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如果没有中国买家的拥戴,它们确实有可能生意难继。

换一个角度来看,对于我个人而言,另有一个经验——就是在网络上看到的大买家或许有一个标准的欧洲式名字,但往往有一个中国式的姓,不过深究下去,这些为国际表迷瞩目的圈内“意见领袖”来自中国大陆的极少,常见的是新加坡、马来西亚人或者是居住在欧美的中国人。如果将网上的买家扩大到古董表,包括古董钟、带有记时功能的音乐盒与玩偶、各种工具性的记时仪表等,那么来自欧美包括南美、澳洲的西方人士众多,日本藏家就较少发声音,来自华语圈的人士虽然有了明显的增加,但依然比较少有。依此推断,即便中国买家占据了数量甚至质量上的优势,但在业内并没有拥有较强的话语权。

回看钟表业的发展历史,从最早的以巴黎为核心的欧洲时尚圈,到中国、印度、土耳其的王公富豪,然后是美国的工商业巨头,乃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阿拉伯、日本以及中国表迷们,钟表的大买家不断变换,但这一产业一直保持着国际性的色彩,从来没有因为某一地区的购买力超强而为一地的人们所独霸。不过,今天的形势有点特殊,便宜而且功能更加强大的电子计时技术无处不在,人们完全可以买一款有着古典风味的指针式电子表满足日常实用与装饰所需,一旦欧美人士再也不喜欢奢华的机械表,那么众多的瑞士制表厂也确实只有依靠中国这样的大市场了。

关于钟表是否正在逐渐地向着一项中国生意演进,其实还要观察同样曾经是钟表大市场的印度,如果印度买家在几年后如同今天的中国买家一样,那么整个产业的发展与循环会十分正常。与瑞士来的人士谈及此事,他们也十分期待印度市场的发展,只是到目前为止其所得的只有失望而非希望。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

广告位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