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自创品牌不如收购

2013-02-27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CBO独家

宝洁选择在这个时候推出自创品牌海肌源,多少有点病急乱投医,揪着自己的头发想把自己提起来的味道。
    最近宝洁动作频频,先是推出玉兰油全新花肌悦系列,紧接着是针对专营店推出全新海肌源品牌,以及全新高端品牌东方季道。但出人意料的是,对于宝洁这一系列动作,唱衰声远远高于叫好声。
  如果历史有借鉴意义,从润妍到激爽,宝洁就应该觉悟,宝洁自身的文化和体系已经不适合再去推原创品牌。相对来说,资本运作,收购市场上相对成熟的品牌或许更靠谱。
  这或许也是业界对海肌源和东方季道嘘声一片的原因之一。  
     宝洁不适合自推原创品牌的两个理由
  还得从润妍说起。润妍是宝洁到中国后推出的第一个原创品牌,1997年奥妮洗发水横空出世,“植物”和“黑发美”一时成为市场热点,宝洁在默默观察了三年后,2000年,润妍惊艳亮相,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国际范儿。但是两年后的2002年4月,润妍全面停产,逐渐退出市场。
  激爽也大概经历了大同小异的路子。
  从这两个例子中不难看出,宝洁不适合自创品牌,理由有二:
  第一、 决策过程冗长,贻误战机。公司做到宝洁这个规模,每一个决策都要对股东负责,而宝洁的职业经理人文化,又决定了每一个层级的管理者都只能负有限的责任,这就决定了宝洁的每一个决策需要大量的数据、调研来支撑和说服决策层。这与众多民营公司都拥有一个教父式的创始人不同,宝洁的每一个决策过程都会冗长而艰难。但是,市场的机会往往是转瞬即逝。
  针对专营店渠道的海肌源品牌的出炉,大概也离不开这个过程。据知情人士透露,对于专营店渠道,宝洁已经关注了6年,6年后的今天,才推出海肌源,专营店早已不是宝洁决策层心中那个专营店。
  关注了三年后,宝洁推出润妍的时候,“植物黑发”这个细分市场早已是一片红海。关注专营店六年后,宝洁再推海肌源,“海洋补水”在专营店也早就陷入鏖战。
  第二、 缺乏实质性的创新。由于决策机制的问题,有时候,大公司本身就不负责培育创新的种子,宝洁或许在某些方面有创新能力,但是在品牌开发上给人的感觉并不踏实。三年调研,润妍走的还是“奥妮”开创出来的“植物”和“黑发”的概念,6年关注,海肌源最后提枪杀入早已一片红海的“补水”市场。
    海肌源生不逢时
  鉴于以上两点,回头来看海肌源,从目前曝光的种种情况来看,很少有能让人眼前一亮的点。光是这个名字再配上那段关于法国“布雷阿群岛”和“当地渔女”的品牌故事,就已经足够“山寨”了。让人怀疑是不是六年前的文案没改,就直接拿出来用了。
  从时机上来看,如果六年前推出海肌源,现在很可能已经进入年销售十亿的品牌队伍,那时候,专营店的区域性连锁店刚刚冒尖,国内强势护肤品牌也不多,渠道基础不是很牢固,宝洁如果推出海肌源,并且有现在的利润率,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很多。但是六年后的今天,护肤品类的品牌在专营店渠道逐渐饱和,零售店和经销商接手新品牌的意愿下降。海肌源要靠什么来打动渠道,打动消费者呢?
  其次,专营店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逐渐进入市场规范期。用行业人士的话说,“该上岸的都已经上岸了”,尽管在全渠道还很少有品牌能跟宝洁正面交锋,但是在专营店渠道,有能力跟宝洁正面交锋的企业已经不在少数。在市场洗牌期,各个品牌都精神高度集中,宝洁选择这时候杀进专营店渠道“抢饭碗”,何况捅的还是“补水”这个马蜂窝?宝洁的一举一动必然成为竞品高度关注的对象,成为竞争的“集火点”。
  再看地利,三四线市场一直是宝洁的心病。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这已经是宝洁第五次组织品牌“下乡”。前四次的成效并不被认可。专营店主要分布在以县城为代表的三四线市场。这里的游戏规则,是宝洁的决策层所不熟悉的,在这个战场,宝洁已经有四次失败的经历。
  再看人和。洋品牌的神圣光环在逐渐退去,这是大势所趋。无论是消费者还是渠道商,对洋品牌的仰视态度正在急剧变化。
  保护渠道利益很重要
  随着专营店业态发展的成熟,店主在接品牌的时候,目的性也越来越明确。什么样的品牌是作为主推,是利润来源,什么样的品牌是拿来吸引人气,什么样的品牌是作为补充,什么样的品牌用来对冲竞争……正分得越来越清楚。
  海肌源在渠道内会被定义为什么?
  作为一个新品牌,海肌源要想走消费者拉动,终端“撇脂”的路子,难度可想而知,况且在网点部署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大广告拉动,并不明智。所以海肌源给了专营店渠道相对高的返点(16个百分点),这个口子一开,也就意味海肌源在渠道内很可能被定义为“利润型品牌”,这能成为打动渠道人心的关键吗?关键是宝洁能保护好渠道商的利益,让价格不那么乱吗?
  宝洁在其他渠道四次下乡均以失败告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宝洁“剪不乱理还乱”的渠道窜货,直销渠道和分销渠道的利益冲突是造成宝洁下乡失败的根源。这种冲突导致不管宝洁怎么折腾“下乡”,都是在自己跟自己左右手打架,事倍而功半。这也是宝洁多年的顽疾。
  “我所在的公司基本上每年要从外地窜进来800万—1000万元的货。而我们公司承诺的销量大概也只有二千万元出头。大量的窜货导致中小商超渠道几乎废弃,批发渠道不用说都是窜货。而我们公司完成销量也主要靠窜货。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很郁闷的事情。而我们每天的报表基本上是靠胡蒙来完成的,宝洁公司的市场部再根据这些胡蒙的数据来做出一个个市场计划,说实话有时我自己都感到可笑。”以上信息援引自一位自称在宝洁分销商处工作多年的网友。
    如果海肌源不能找到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或者干脆另建分销系统,渠道利益能否得到保护,真的很难说。如果不能保护好渠道利益,海肌源的前途就很难说。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

广告位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