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O2O的颠覆 从打破行业规则开始

2013-08-22 来源:温州眼镜网

     眼镜,看似一件很普通的东西,实际上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必须品。据数据统计,全国有3亿的近视群体,对于眼镜的需求量其实是十分庞大的。眼镜虽然不像化妆品、烟酒这些商品,重复购买率那么高,但离开了眼镜,很多人可能连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眼镜给人们带来光明,但同时人们也对眼镜行业存在很大的误区:比如认为眼镜行业暴利,产品单价毛利率高。

  确实,传统眼镜行业毛利率较高,但同时也要看到传统眼镜店多设在繁华地段,房租、装修、员工成本与毛利一核算,其实眼镜相比美容、教育、房产等行业,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因为消费者不了解这个行业,因为部分媒体的片面报道,因为眼镜行业确实存在的一些不规范的问题,暴利成为消费者对这个行业最大的误解。

  一次配镜经历看传统眼镜店的生存现状

  从笔者本身经历来讲,近视400多度,也经常因为外观、佩戴舒适度、镜片磨损等情况更换眼镜。也曾经一度认为这个行业较为暴利。就拿去年的一次配镜经历来看,因为中午打篮球,笔者的眼镜镜腿折断,不马上配一副新的眼镜,下午的工作都没法进行。只能到公司附近的一家知名眼镜连锁店配镜,但是挑选了很久,大多价格不合适,便宜的眼镜都要五六百,甚至七八百,稍微好一些的则上千。对于笔者这种眼镜经常损坏要更换的情况,配一副高端点的眼镜显得有点浪费,能接受的价格在300-400之间,更便宜些最好。从这家知名连锁店的情况来看,并没有在性价比上让我中意的眼镜。后来经同事介绍,一些大学高校的附近可能有一些针对学生的平价眼镜店,价格相对合理一些。于是我赶忙坐车去了远一些的一所大学,果真找到了平价眼镜店,一副眼镜下来300多一点,外观也不错,很令人满意,相比较之前那家店,足足剩下了一副镜片的价钱,让我感触很深。

  后来对这两家店的价格进行了一些分析,笔者觉得这两家店从上游拿货的价格应该差别不大。之所以最终销售的价格相差很多,还是成本的原因。第一家店位于公司附近,不仅有写字楼和购物中心,也是大型小区的集中地,人流量大,消费水平也较高,房租、店面装修和员工工资成本很高,自然眼镜的定价就高,加上眼镜本身的重复购买率和客户流量就不高,眼镜的毛利率降低的话,将很难维持生存。而第二家店位于高校附近,店面租金较低,也不需要较豪华的装修,学生本身的消费能力也偏低,低成本促成了平价眼镜店的出现,学生的消费能力也只有平价配镜才有市场。归根结底,还是传统配镜成本惹的货。传统眼镜连锁店,服务好,但价格高,平价眼镜店价格低,但服务质量很难保证,开设条件相对特殊,也难以发展壮大,传统眼镜行业走低价路线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眼镜O2O将彻底改变眼镜行业暴利误区

  虽然传统眼镜店仍然有着一定的生存空间,一些大型连锁配镜品牌发展也相对稳定,但想要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这个行业,摆脱误区,朝更高的方向发展,只有转型升级,寻求创新模式。传统眼镜店的各种问题,是否真的让眼镜行业难以摆脱暴利的误区走向平价的路线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能很难,传统行业走不通,可以走电商路线,通过互联网平台解决难题。传统眼镜行业非标准化,信息集中度低、重复购买率低、毛利率较高,配镜验工镜片镜架加工离不开线下支持。单纯B2C商城形式可能难以解决验光测瞳距等问题。只有走O2O路线,将眼镜B2C与O2O相结合,线下开设体验店配镜验光,线上选择镜架镜片完成购买,最终再到线下加工发货,才能颠覆传统眼镜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凡事需要一分为二来看,非标准、毛利高、店铺成本高、重复购买率低,依赖消费者审美等问题,以O2O的角度来看,也许是发展的契机。如果能通过B2C和O2O结合的模式来改变传统眼镜行业,将很大程度促进这个行业需求的二次爆发,甚至激活一些传统线下眼镜店的发展。目前O2O模式刚起步,服装、订餐等领域已经做出了尝试且小有成果,眼镜行业也需要加快步伐。眼镜行业有很多工序如验光、加工等很难搬到线上,但眼镜的挑选和购买又与其他领域一样,很适合电商模式,这其实就是与O2O的相性。通过O2O将眼镜行业标准化,降低店铺成本,提高重复购买率,在价格下降的情况下提升毛利率,这是眼镜O2O的目标,也是目前探索的方向。

  眼镜O2O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线下转线上的品牌,多集中在丹阳、台州等地,如大明等品牌商,他们的模式主要以淘宝店铺为主,其主要业务还在线下,与O2O相性较低。第二种是先发展线上,再转向线下,线上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如亿超眼镜,这种模式是与O2O相性最高的,也是笔者最看好的。第三种,则是单纯以互联网销售为主,O2O相性介于前两者之间,配镜验光问题不好解决。这次主要分析亿超眼镜的O2O在线配镜模式,探讨这类模式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变革。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

广告位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