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化妆品内外差价高 定价制度和高运营成本影响

分享到: 更多
2015-06-02 来源:南方都市报

继欧莱雅、雅诗兰黛两家日化巨头公司宣布下调其进口品牌产品售价后,5月28日,爱茉莉太平洋、资深堂也在同日宣布将调整在中国市场的进口产品售价体系。促使上述洋品牌自降身价的背景显而易见,就在几天前,为了促进国内消费升级,财政部宣布将下调部分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其中,化妆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将从5%下调至2%。

由于此前外界多认为,进口化妆品在华价格较海外高,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关税,此番因关税调整而触发的洋品牌调价声明让消费者多有期待。不过,南都记者调查发现,关税在洋品牌定价因素中影响甚微,只要撇脂定价法继续被重用,那么进口化妆品内外价差的问题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日韩两大品牌加入降价阵营

继欧莱雅和雅诗兰黛之后,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和资深堂也在5月28日加入调整价格的外资化妆品大军。

作为韩国最大的化妆品集团,爱茉莉太平洋称:“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将积极响应中国政府降低关税的政策,对产品价格进行调整,期待这一政策可以活跃中国国内消费市场。”资生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挂出的声明则更加直接,称基于对中国政府的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下调政策深表支持,资生堂集团将对旗下进口化妆品价格进行调整。

但和欧莱雅、雅诗兰黛一样,上述两大品牌同样没有给出具体下调方案。

在业外人士看来,随着欧莱雅、雅诗兰黛、爱茉莉等下调进口产品售价,将给中国消费者带去巨大的优惠。不过,日化行业资深专家、中国化妆品市场营销研究中心副主任冯建军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就坦言:“欧美化妆品是国际主要的中高端力量,他们抢先宣布降价,仅仅是善意的示好,形式大于内容。很可能到最后,他们并没有降多少。几百个SK U,随便选一两个降价也是降价。除非说是全线产品定价下降,或者说全品牌降价。”

降价幅度可能只有10元?

进口化妆品除免税店外,一般贸易还要交关税、消费税、增值税。中国海关的网上服务大厅查询显示,“香水与花露水”的品类,化妆品套装(其他美容或化妆品)的增值税率均为17%,而消费税率普遍高达30%,关税并不是大头。

据冯建均介绍,我国于2006年起调整进口化妆品消费税政策,只对“高档护肤类化妆品”按30%征收消费税,但目前进口化妆品由于走中高端路线,普遍属于被征收30%消费者的对象。

“此次关税下调,对跨境电商所涉足的海外购业务应该会有一些影响。因为,外资进口品牌已经宣布在华下调终端零售价。但整体而言,影响不会像外界想的那么大。首先,此次关税调整仅仅涉及护肤品,没有涉及彩妆。其次,具体到渠道而言,仅会涉及四大渠道中的百货店渠道。而百货店渠道的消费者消费能力相对较高,对产品价格不是那么敏感。再次,此次降低关税,对进口护肤品而言,其终端价格下降也就10元左右,对高端消费者可以忽略不计。此外,最为关键的一点是降价与欧美中高端品牌保持高端身份的策略不符。”冯建军如是说。

内外高价差背后另有玄机

南都记者调查了解到,进口化妆品的价格高企,并非主要来自税收,而是此前曾数度被曝在华实施的撇脂定价法。所谓“撇脂定价法”又称高价法或吸脂定价,即在产品刚刚进入市场时将价格定位在较高水平(即使价格会限制一部分人的购买),在竞争者研制出相似的产品以前,尽快地收回投资,并且取得相当的利润。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再逐步降低价格使新产品进入弹性大的市场。

一般而言,对于全新产品、受专利保护的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小的产品、流行产品、未来市场形势难以测定的产品等,可以采用撇脂定价策略。进口中高端化妆品之所以敢在中国实施撇脂定价法,就是因为中国市场上存在一批购买力很强、并且对价格不敏感的消费者。

以香奈儿为例,该品牌2年前就曾被爆出在中国销售的系列产品价格比美国高出42%~54%的情况。南都记者查询发现,虽然目前化妆品内外价差有收窄的趋势,但依旧较为明显。以兰蔻十大畅销明星产品新精华肌底液(小黑瓶)为例,5月31日,30m l中国官网售价780元,小黑瓶眼部精华肌底液20m l中国官网680元;而在美国官网,同款小黑瓶的售价是78美元,折成人民币为489.5元,同款小黑瓶眼部精华肌底液售价69美元,折成人民币427.5元。这两款产品美国市场官网零售价格都仅为中国官网零售价格的62.8%。

雅诗兰黛鲜养焕亮凝霜也存在类似的价格差,其在中国市场官网的零售价为590元,而在美国官网则为75美元,折合人民币465元,这一价格为中国市场价格的78.8%。

此外,一些品牌在中国大陆和港澳台也实行不同的价格策略,以SK -Ⅱ为例,其全新环臻砖白精华露在中国大陆地区销售价格为1540元,而在中国台湾地区的官网零售价折合人民币仅需1330元。

当然,从事跨境化妆品贸易的某些人士也坦言,中国内地的价格与中国香港的价格相比,香港的价格确实往往能比内地便宜三分之一。但进口化妆品内外价差的诱发因素众多,简单将问题全部归咎于撇脂定价法或许也有待思考。在其看来,除了关税等因素,进口化妆品公司在华定价还受制于内地高企的运作成本,目前中国化妆品市场已经步入市场费用高、推广费用高、管理费用高的“三高时代”。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