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旭光电牵手江西理工促推柔性电池产业化应用

分享到: 更多
2017-05-23 来源:中国青年网

    5月21日晚间,东旭光电 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江西理工大学决定在碳纳米材料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共同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东旭-江理碳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最终名称以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登记为准),开展碳纳米材料在柔性可折叠锂离子电池及其它应用领域的研发、产业化、市场经营、项目投资。

    东旭光电副总经理王忠辉表示,此次合作项目与东旭光电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战略高度契合,通过布局碳纳米材料技术及其在柔性电池、电池轻量化等领域应用,将与公司已有倍率型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及柔性显示材料、未来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形成协同效应。

    公告显示,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2,200万元人民币,其中东旭光电以货币出资1,200万元人民币,占注册资本的54.5%;江西理工大学以技术出资1,000万元人民币,占注册资本的45.5%。同时拟在江西理工大学建立“东旭-江理先进碳材料技术研究院”,作为双方在碳纳米新技术研究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平台。

    “东旭光电谋求技术上领先一步、追求卓越的精神,坚定了我们加强合作的信心。”江西理工大学校长杨斌表示,校方也将积极务实的加快项目落地,将其打造成校企合作的典范。

    资料显示,碳纳米管是由若干层碳原子卷曲而成的笼状“纤维”,内部中空碳纳米管是由石墨片卷起来的直径只有几纳米的微管,也可由不同直径的微管同轴地套构在一起形成管束。从本质上看,碳纳米管和石墨烯都属于石墨类材料,只是碳原子的排列组合不同,形成了螺旋状的碳纳米管和片状的石墨烯,所以它们都具备石墨的一些相同特性,也各有所长。

    事实上,纳米技术研究与石墨烯一样同属国家重点鼓励的研究方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发展重点(六)前沿新材料” 中明确提出,加强纳米技术研究,重点突破纳米材料及制品的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积极推进纳米材料研究应用。

    据了解,江西理工大学吴子平课题组推出的大尺寸碳纳米宏观膜(CMF)具有完美的一维管式结构、高强度、低密度、优良导热导电等特性,同时具有较好的柔性,能够进行各种复杂操作(如弯曲、拉伸、折叠、裁剪等)而不破坏其本身。目前,基于CMF已实现在可折叠锂离子电池、电磁屏蔽、柔性线缆型锂离子电池、碳纳米绳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面积为60 cm*60 cm柔性碳纳米管宏观膜(CMF)的半自动化、小批量制备。”吴子平教授表示,基于柔性CMF开发出的可折叠电池改变了传统电池的存在形式,拓展了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场景,同时柔性CMF在传统电池中的应用可显著降低电池重量、提高电池容量。

    他补充表示,在相同的电化学体系设计下,和传统电池相比,江西理工大学的柔性电池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能量密度及保持率,特别是能量密度提升了30~80%,极大的增加了产品的续航能力,且组装1000mAh全电池总重不及现有可折叠LIB的一半。

    日前,课题组已利用制备的可折叠电池在智能手环上进行了应用示范,容量达到现有容量的3倍以上,若再通过电极的涂覆层及面积的进一步增加,容量有望上升到现有的10倍以上。

    业内人士认为,吴子平课题组目推出的可折叠电池在可穿戴产品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而且苹果、Samsung、LG和华为等国内外巨头都在高度关注这个领域的发展。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2015年全球柔性电池市场规模为6960万美元,预计未来五年全球柔性电池复合年增长率高达46.6%,2022年全球柔性电池市场规模将达9.584亿美元。预计2018年,我国可穿戴设备的市场规模也将达284.6亿元。

    “东旭光电投资的项目并不是孤立的,很多项目表面上看起来好像缺乏关联,但事实上每个项目都有其内在的产业投资逻辑,而且各个项目之间以及项目与公司既有产业之间都具有很强的产业协同性。”王忠辉说到。

    他进一步向记者介绍道,东旭光电托管公司在“王者熊猫”盖板玻璃的柔性化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360度弯曲,石墨烯柔性屏也是公司重点布局和研发的方向,发展可折叠电池则有望实现消费电子电池的柔性化,这将进一步加强公司光电显示产业前沿柔性显示的技术储备,加快柔性显示装备产业化进程,并且基于柔性CMF将使得传统电池进一步实现轻量化,间接实现增加电池能量密度,与东旭光电现有倍率型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相互协同,同时解决困扰锂离子电池发展中面临的的充放电速度与能量密度两个核心问题,未来在东旭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也有望发挥重要作用。

    业内人士认为,布局碳纳米材料领域,东旭光电进一步拓展了公司在前沿新材料领域的探索广度和深度,增强了公司在先进碳材料领域的产业话语权。随着具有高成长性、应用广阔的柔性可折叠电池等产品逐渐成熟落地,不仅极大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技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上市公司带来可观的业绩贡献,更有望在公司形成一个高度协同、相互支撑的产业链体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