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路上弘扬湖湘陶瓷文化

分享到: 更多
2017-07-28 来源:人民网

  湖南大球泥瓷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球泥瓷艺)的艺术展览厅里,陈列了上百件器形各异、画面精致、通体润白的大球泥瓷器,许多人慕名而来。成立于2012年的大球泥瓷艺,通过稀缺原料保护性研发、科技旅游融合发展、品牌效应拉动等方式,迅速成长为陶瓷行业佼佼者,产品跻身国礼行列,远销他国。去年,大球泥瓷艺首批入选全省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科技助力
  拥有存世不多的大球泥和烧制技术是大球泥瓷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大球泥作为毛瓷的瓷泥原料,品质上佳,但早在40年前就已开采完毕。截至目前,尚未发现其他矿源,当前存量仅百余吨,对于生产需求而言捉襟见肘。
  如何突破原料存量的限制,做到可持续发展?在大球泥瓷艺成立之前,公司创始人滕召华用8年时间投入近亿元,通过科技手段组织相关专家对大球泥物理化学性质与陶瓷配方等进行科研攻关,终获理想的大球泥炼制配方。同时突破高温烧制难题,博采众长,创造了大球泥用量少、品质佳的烧制方法,极大地延长了大球泥的使用时限。
为巩固研究成果,大球泥瓷艺积极申报知识产权,目前已获专利40余项,并制定了《大球泥瓷》地方标准,以规范市场行为。大球泥瓷艺遵循“物以稀为贵,妙手巧用之”  的原则,规定每年大球泥用量不得超过1吨,对原料进行保护性使用。
  目前,大球泥瓷艺拥有《大球泥》《大球泥瓷》《地球泥》三大品牌,红色伟人题材、佛教题材、艺术收藏瓷、生活用瓷四大种类,囊括浮雕、圆雕等表现形式,以“毛瓷”配方为精髓,釉下五彩烧制技艺为法宝,积极拓展高端市场疆域。
  融合创新
  “通过融合湖湘文化元素,讲好湖南故事。”滕召华表示,大球泥瓷艺立足“湘”字头品牌,秉承兼容开放的态度,融合湘绣、湘茶、书法等艺术元素,生产了一批深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同时,大球泥瓷艺通过多渠道调研,融合市场信息进行艺术设计,开展私人定制业务,更好地打开了市场。
  除此之外,大球泥瓷艺采用人才融合发展方式,吸纳全国优秀艺术人才,与国内陶瓷大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立合作关系,为产品的设计理念、画面构图、器形  塑造提供精准指导,在生产、艺术、彩绘、雕塑、设计等环节配有总监,对产品质量把关。
   近年来,大球泥瓷艺加强校企合作,与湖南大学、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等多个高校建立教学科研基地,走“产、学、研”相结合路子,力争达到“产学双赢”。在醴陵生产基地,采用学徒制,每个老师傅带1到2个学徒,传承烧制手艺。目前,大球泥瓷正筹备DIY陶瓷体验馆,让年轻人亲身参与到制瓷过程之中,以弘扬陶瓷文化。
走出国门
  今年以来,大球泥瓷艺利用中国陶瓷在国际上品牌优势,紧抓“一带一路”机遇,通过深圳文博会、 湖南文化走进芬兰等交流活动,与政府机构合作建立教习基地,或将大球泥瓷包装为礼品赠送外国政要友人等方式,迅速提升了大球泥瓷的国际知名度。
  文化+旅游也是大球泥瓷艺拓展国际市场的妙招之一,利用湖南境内的国际知名旅游景点,以大球泥瓷为载体,把自然风光、人文文化融入器形、画面之中,国外游客通  过购买大球泥瓷,形成二次营销与宣传。
  为进一步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大球泥瓷艺根据地域、文化、习俗的不同,在设计中进行适当调整,比如咖啡具的设计,会在设计元素中增加西方国家喜爱的几何图形、  图案画风和表现技法,以符合当地人的审美观念,让作品更贴近受众。
  “我们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也在通过行业的差异化竞争,将湘瓷向高端引领。”滕召华表示,大球泥瓷艺在传承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要加强创新融合,力争将“大球泥瓷艺”打造成湖湘文化名片、高端艺术陶瓷的标杆。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