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绿伞一直站在第一线

0
2020-02-22 来源: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

 2003年非典期间,绿伞化学站在一线;现在,绿伞依然站在第一线。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消毒液、消毒洗衣液、抗菌洗手液、消毒喷雾等消杀防疫产品均出现了市场需求量大涨的情况。正值春节假期,绿伞面临原材料库存告急、物流和快递的停运、包材紧缺、原料大幅涨价、原料供应商放假等诸多困难。

 

在防控疫情保障工作中,绿伞得到了北京市政府、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平谷区政府、海淀区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省驻京办等各级政府的关心和大力协助,多次询问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协助绿伞协调原材料及包材等,保障绿伞防控物资的顺利生产。

 

绿伞克服重重困难,保障市场消毒防疫产品的供应,一直站在抗疫第一线。

 

第一时间应对疫情,确保生产供应

 

绿伞于1月21日在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防控专项工作小组,启动了应急预案,对于防疫消毒产品的生产计划进行全面部署,统一调整全国生产基地(平谷、大连、上海)生产线,召集所有管理人员、关键部门员工迅速返岗,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了生产线的改造,生产部门24小时加班加点生产消毒产品等物资,保证疫区的市场供应。


这个特殊的时期,上游原料和包装材料绝大部分都有大幅涨价,物流费用增加50%以上,而绿伞化学消杀产品保持正常价格供应市场。

 

绿伞充足的技术储备确保防疫产品生产质量

 

多年来,绿伞在消杀系列产品的产品研发方面的技术储备充足。面对突发性的新冠疫情,技术中心迅速完成两个“消杀产品”储备配方的生产工艺发放和两个新配方的开发,并完成相关生产准备工作,分步骤地上线安排生产。

 

期间,技术中心接到北京市相关部门的研发任务,迅速组织研发工程师成立研发小组进行研发攻关,提交了“关于一次性护理用品的重复使用”和“公共场所空气消毒剂”两个研究项目,并完成了基础配方和初步技术结论。


疫情面前,绿伞更是严把质量关。保证生产供应的同时,启动紧急情况下的产品质量保障制度。严格审核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制定更严格的内容物性能检测标准,特别是有效物含量和杀菌性能指标。

 

物流再难,也要保证防疫产品顺利抵达

 

春节期间物流园关闭,运输车辆很难保障,道路封堵或路卡给物流配送带来了极大困难,运输费用上涨50%以上,物流面临着极大压力。通过与多家第三方物流公司协商,调动合作物流公司车辆和各种社会资源,不计成本优先保证了各渠道应急物资顺利送达。为了保证原材料供应,对于供应商无法送货的,公司自行联系运输工具车进行运输,有力地保证了原材料及时到货和生产顺利进行。

 

安全复工复产,做好防控战

 

保证前方物资供应的同时,组织员工尽快复工复产。除了每天日报员工健康信息、一日3次体温测试之外,绿伞到岗员工首先拿到的是公司发放的口罩、酒精消毒喷雾及84消毒液等个人防护产品,保障员工健康安全。午餐实行送餐制、错峰就餐等管理措施,并针对员工买菜难、购物难,出台一系列措施让员工安心工作,全力投入到防控疫情的战斗中。

 

严格执行公共区域消毒,公共区域实行一天3次消毒。电梯内按键使用消毒液擦洗,电梯间配备免洗洗手液保证员工安全。

 

众志成城,打赢防疫战

 

绿伞生产的免洗洗手液、消毒喷雾、84消毒液等近30个消毒品类已经全面上市,运往各大商超。陆续捐赠的消毒品已经顺利送达。各大企业的复工消毒保障产品已经全部发放到员工手中。

 

截止到2月19日,绿伞共发出消杀类产品12万箱(件),陆续向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湖北省红十字会、中山大学等企业捐赠,绿伞累计捐赠消毒系列产品物资10000箱,金额已达200万元。

 

绿伞是一家有社会责任和担当的企业,在疫情防控中始终冲在前面,干在前面,积极履行企业责任,支援一线防控疫情。用爱心暖人心,在全国人民最需要的时刻,绿伞从未缺席、默默奉献、勇于担当,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防控疫情,共克时艰,众志成城,我们相信我们必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1月22日,向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捐赠消毒产品。

 


1月23日,向湖北省红十字会第一批捐赠消毒产品和口罩。

 


1月30日,通过湖北红十字会向黄冈第二批捐赠消毒产品。

 


2月2日,向中关村园区企业捐赠消毒产品,保障各企业顺利复工

2月15日,向中山大学捐赠消毒产品,得到中山大学的鸣谢

 




绿伞工厂生产线24小时不停产生产消毒防疫物资

 


绿伞研发技术中心接到北京市相关部门的任务进行研发攻关

 


绿伞总部办公区公共区域卫生防疫

 


绿伞抗疫消毒物资产品一部分展示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