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润秋:企业信息化的战略思维的必要性

2014-03-05 来源:it168网站 

     日,有国产云计算厂商浪潮集团在京召开“精益 共享 安全创新——云环境下的中国集团企业管理信息化高峰论坛”,工信部、国资委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各地市企业代表等500余人参加本次论坛,共同探讨新形势下集团企业管理创新发展趋势。

  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副局长王润秋认为企业的现代管理理念框架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企业使命和经济绩效,是企业组织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赖以存在的主要理由和目的。二是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这是确保企业使命和经济绩效实现的基本保障和活动。公司治理高于企业管理,公司治理指导企业管理,公司治理是企业理念体现的一员,是企业战略体系之源,是企业创新体系之源,是企业管控体系之源。

  

  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副局长王润秋

 

  总结信息化成功的经验,王局认为我们至少要记住以下几点:

 

  一、企业确实要高度加强信息化的组织应用,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要在把握方向、坚定信心、关键决策、资源保障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要设立能够以信息化作为重要支撑的,在战略管理上发挥重要作用的首席信息官,也就是CIO这样的岗位。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要促成信息部门和业务部门有效协同的工作机制。

 

  第二,信息化的建设要和企业的业务发展、业务结构等相适应,要与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为基石,要以企业流程协同化,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尤其是要在统一、集中、有效指导的原则下进行,要着眼长远发展,着力战略运营,搞好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第三,我觉得基于企业信息化的宗旨和目的,企业要密切跟踪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继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管理水平,要加强对企业自身信息化加强的自我评估,量力而行,成本合理,集成推进。

 

  以下是王润秋现场演讲的实录:

 

  今天是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浪潮,今天也下着秋雨,我们在这里研究云环境下的企业信息化,而浪潮也代表着水,因此,有幸参加这样一个企业信息化的浪潮会,深感欣慰。

 

  我觉得随着环境的剧变,信息技术及应用的迅猛发展,我们需要对信息化在企业中的作用进行新的审视新的研究新的定位,这就需要我们把企业信息化放到一个更大的,科学先进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框架之中,然后我们才能进行战略定位。因此,今天我给大家汇报的题目就是《企业信息化的战略思维》,纵观世界先进的企业理论和最佳实践,企业的现代管理理念框架,我认为它包括以下这样几个部分,一是企业使命和经济绩效,这是企业组织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赖以存在的主要理由和目的。二是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这是确保企业使命和经济绩效实现的基本保障和活动。公司治理高于企业管理,公司治理指导企业管理,公司治理是企业理念体现的一员,是企业战略体系之源,是企业创新体系之源,是企业管控体系之源。

 

  而这里的管理,包括科技管理。第三个方面,它包括企业的社会责任,这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有之意,除了上述这三个方面,我认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框架中,还有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它的支撑、保障、手段和途径。

 

  在我看来,有三个重要的支撑手段和途径,包括信息化、购并重组和国际化,购并重组是企业非联系应用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体现竞争力和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国际化不仅是我们中国企业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必要途径,也是越来越多的企业生存发展之道。那么信息化呢?信息化是支撑上述一切目标的基础的平台,是管理现代化基础的条件,正如“没有国际化,就没有世界一流”一样,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管理现代化。

 

  我本人主持研究起草了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中央企业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的要素。经过反复的斟酌,慎重选取了以下要素,作为中央企业做强做优世界一流必备的要素和关键成功领域。包括一、公司治理;二是人才开发和企业文化;三是业务结构;四是自主品牌;五是自主研发;六是管理和商业模式;七是集团管控;八是风险管理;九是信息化十是购并重组;十一是国际化;十二是社会责任;十三是绩效衡量以外,今天的会议主题之一就是集团管理下的集团管控是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纵观世界企业的发展史,通用汽车我们知道是老牌的世界一流企业,集团管理的创新而崛起成为世界最大的企业,而由于集团管控的落后而懦弱破产。

 

  集团管控它管理的对象是业务,它必须发挥总部的统筹协同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应用,它必须适应战略、业务结构以及组织文化,针对中央企业的情况,我提出就总体来说,大多数中央企业可能要采用,或者说以战略管控作为主导的模式,在战略管控之中,提供重要的方面,就是刚才王总讲的,共享服务,所以我们要借鉴世界一流企业的管理实践。

 

  那么信息化作为十三要素之一,它的要素体系以及企业竞争管理活动中,它的地位,它的位置,是什么呢?它和其他的要素关联性在哪里,它的目标要求是什么呢?我是这样表述的,要使信息化成为覆盖企业战略决策、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经营管理、外部协同、客户服务等的有效平台。我自己从事信息化的研究与指导多年,信息化从辅助工具手段,到重要手段,再到今天我认为的基础有效平台,这是随着信息化对于企业竞争力和管理提升重要性的提升而提升。

 

  作为一个工具,它可以单独使用,甚至于它可有可无,但是现在的信息化,它已经成为渗透覆盖企业一切或者说主要的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纽带、信息通道或者是底盘,使企业的各种信息互联互通,使企业的各项活动,各级组织高效集成融合。可以说没有信息化,管理将一片混乱,组织将一盘散沙,创新或将一事难成,国际或将一塌糊涂。因此,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平台,它的重要性越来越提升。

 

  那么信息化变得如此重要,但是它确确实实又是两面皆风的双刃剑,一方面国内外一流企业都是信息化应用的表率和标杆,一方面,不少的企业在大型管理软件等信息化应用中,失败率很高。幸福的家庭似乎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们从信息化成功的这些企业中可以找到共同点,我们也能从失败的这些企业中找到许多共同点,而这个共同点就是企业信息化成功应用的反面教材。

 

  我们总结信息化成功的经验,我自己认为我们至少要记住以下几点:一、企业确实要高度加强信息化的组织应用,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要在把握方向、坚定信心、关键决策、资源保障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要设立能够以信息化作为重要支撑的,在战略管理上发挥重要作用的首席信息官,也就是CIO这样的岗位。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要促成信息部门和业务部门有效协同的工作机制。

 

  第二,信息化的建设要和企业的业务发展、业务结构等相适应,要与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为基石,要以企业流程协同化,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尤其是要在统一、集中、有效指导的原则下进行,要着眼长远发展,着力战略运营,搞好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第三,我觉得基于企业信息化的宗旨和目的,企业要密切跟踪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继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管理水平,要加强对企业自身信息化加强的自我评估,量力而行,成本合理,集成推进。

 

  可以说信息化已经成为我们的企业做强做优,培育造就一流的必不可少的利器。我们知道我们现在的企业面临着最大的就是企业经营环境的巨变,就是全球化、知识化以及包括互联网在内的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要适应这样一种发展的环境,尤其要适应目前的中国经济总体下行,转型升级的现实压力,越来越大的环境。我们的企业应当也必须把信息化作为企业做强做优,培育造就一流的利器。(wy)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