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农合项目的有关情况说明

分享到: 更多
2018-01-08 来源:生农合联盟平台

       “生农合”是由中机国信工业数据有限公司和北京绿色时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及北京华宽网联科技公司联合推出的生态产业合作社的项目名称和产品商标。
        生态产业合作社是一种针对“三农”问题的创新合作模式。以往的农村合作社都是由农民,在农村针对农业生产活动组织的协作体系,“生态产业合作社”是由农村的农民和城市的居民以稳定的农副产品供需契约为纽带,形成的覆盖一二三产的全面城乡一体化合作体系。
       目前,“生农合”——生态产业合作社建设运营体系主要由三个板块构成。
         一、生农合绿色生产体系
        生农合绿色生产体系中最具特色的是“生农合”一号肥,该肥料即保持了氮磷钾肥的高产优势,又通过与特有的生物制剂混合,施肥遇水后在土壤中融合为网格化膜状通道,一方面可在作物根部形成水肥盆,作物吸收后,浓度差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又将远处的肥料引致根部;另一方面将氮磷钾的运动限制在膜状通道内,避免了氮对土壤中有机质的大量消耗,也避免了磷钾与土壤中金属阳离子的置换,从而避免了土壤发生板结。“生农合”的专家认为:“生农合”一号肥最终有效的实现了世界粮食理事会于2004年提出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愿景。即固化了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第一次绿色革命的高产成果(氮磷钾肥进入农业),同时又保证了土壤的质量,特别保证了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生存环境,从而保证了农作物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而保障了人类的身体健康。
     “生农合”二号微生物肥也是生农合绿色生产体系又一关键技术产品。由于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大规模地灭杀了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没有了微生物的协同螯合工作,从土壤中进食各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后以排泄物的形式供农作物吸收,今天的大多数农作物产品都可以被形容为“有形物体”,既失去了原有的美味,且无法供应人类身体因不断流失而需要得到补充的各种微量元素,进而导致现代人群中各种慢性病的大规模蔓延(“人类一切疾病均源自矿物质微量元素的缺失”——引自诺奖获得者鲍林博士)。“生农合”二号微生物肥,可以有效地向土壤中补充微生物菌群,且可以根据作物需要或是土壤中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具体情,向各类作物配给不同的缺失的微量元素,从而实现微生物、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精准匹配的控制工程。
       生农合绿色生产体系的其他支撑技术还包括:利用生物制剂制成的防病虫害产品——“光合叶宝”“穴盘式蔬菜工厂化种植大棚”等等
      生农合绿色生产体系现阶段已在蔬菜领域全面展开,下一阶段将进入大田主粮作物,第三阶段则进入以肉食品供应为目标的种养一体化阵地。
       目前,生农合绿色生产体系的蔬菜产品已经批量上市,不仅口感上佳、营养全面丰富, 且价格较之超市的有机蔬菜为低(两月卡比超市价便宜30%,均价为13元/斤;年卡则要便宜50%,均价为9.8元/斤;生农合蔬菜卡包含:叶菜、果菜、茎菜等各类蔬菜,计38个单品,按四季节奏供应)。
        二、 生农合绿色生产体系的第二个板块,是品质农业(RFID)质量信息追溯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与以往各类RFID平台的不同之处在于,以往的RFID应用系统侧重于物流、仓储过程的物品的快速识别和运动轨迹追踪,而生农合的品质农业(RFID)追溯系统依靠其主体机构在物联网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实现了针对每一物品究其生产产品构成的“主料”“辅料”“部件”“工具设备”“人工工序”“产品集散”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数据追溯展现。任何一个生农合产品的消费者通过手机端扫描即可获知所购农副产品用的是谁家的“种”;哪家育旳“苗”;哪天移入的哪个“棚”;期间,哪天施过哪家的“肥”;用过哪家的“防病虫害产品”;田间管理经过哪些“关键性工序”等等。这些产品质量紧密相关的数据都是由分布各处的RFID读写门禁的原始数据记录合成的“数据表达式”,而非人为在后台数据库中设置,整个RFID追溯设备的设置及工作体系将向全体消费者开放,供人们随时观摩核验。
         三、生农合绿色生产体系的第三个板块,是“生农合联盟平台”(全国粮行品质生活共享联盟平台)。“生农合联盟平台”是利用互联网搭建的开放式的电子商务平台,其主要功能是为生农合的系列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搭建一个便捷的交易交互流通通道,任何消费者均可以通过手机端系统进入生农合联盟平台下单购买生农合产品,生农合联盟平台同时也为加入平台的城市居民消费者和专供生产种植区的农民之间构建专门的电子社区平台(每一个县乡的农民与对应城市的若干社区居民形成了稳定的绿色农副产品供需关系后,就由生农合联盟平台为他们设立一个专门的电子社区供双方实现在农副产品稳定供需关系以外的其他日常交互,包括:组织乡村旅游、共商农副产品深加工体系建设投资、青少年务农学习、乡村居家养老和就业帮助等)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