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派花鸟玉雕传承人--姜栓兰
2017年2月,姜栓兰传承的津派花鸟玉雕,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评为天津市首届海外推介十大“非遗”品牌项目。并被北京、上海工艺美术协会授予2016年度“中国国匠”荣誉
姜栓兰今年73岁,1961年17岁进入天津特种工艺品厂,拜“路鸟”创始人路希杰为师,学徒期间苦练基本功,刻苦钻研被评为青年突击手。1968年开始从事花鸟玉雕的设计工作,在路希杰师父的指导下,他传承了“路鸟”玉雕的艺术风格,姜栓兰对鸟的雕刻技艺细腻传神,神态生动,悬舌透爪,羽毛层次清晰分明,造型比例准确,飞、鸣、食、宿动态优美,对鸟玉雕自成一派,极具观赏性和审美价值熟练掌握玉雕工艺的操作流程和制作技术,因此能因材施艺,巧用俏色,雕出了玉鸟的逼真和奇巧。姜栓兰还发展了花卉(牡丹、兰花、菊花)的雕琢技艺,将仿真、求实表现得玲珑剔透,体现出了“三绝”雕刻技艺的精湛,他还因材施艺,巧用俏色,表现出了寓意、内涵丰富的意境,其作品多次在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荣获金奖中的珍品奖。在传承技艺的基础上开始有所创新,成为了《津派花鸟玉雕》的第三代传承人。姜栓兰因材施艺,巧用俏色,他雕琢出的作品朴素、敦厚、浑然天成,富有艺术个性和时代气息,特别是对花卉玉雕作品独出心裁,仿真求实,在雕刻的百花中尤其突出雕刻菊花和牡丹,他雕工层次分明,玲珑透剔。1975年因公委派脱产进入天津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学习深造,授业于著名画家冯骥才先生。1983年又由单位推荐参加了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组织的西北大学《汉唐考古研究班》学习,师从文物专家顾德威先生,这些年的学习使他受益匪浅,大开了他的眼界。1988年他的花鸟玉雕作品在全国工艺美术五大类评比中有八件作品荣获银杯奖,从此他在玉雕界声名鹊起。1989年他创作雕琢的翡翠花鸟精品“农家乐”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珍品奖)。不仅为“津派花鸟玉雕”界赢得很高荣誉,同时更使他名声大振并享誉津门。1989年10月《天津日报》用较大篇幅,以“玲珑别致、巧夺天工”为题为他作了专门报道。1990年被二轻局授予能工巧匠称号、七五立功奖章,同年被评为高级工艺师职称。1992年因工厂变化,他在河南、云南从事8年的玉雕设计,传授津派花鸟玉雕技艺,扶持了外地的玉雕企业。2001年回津建厂,重振《津派花鸟玉雕》,指导培养第四代传承人李美琨,创作生产大批玉雕花鸟作品《生命》、《金龙瓶》、《叫响》均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及优秀作品奖。2006年被评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在河北区王串场街办事处的扶植下创办《姜大师工作室》成为既有生产车间又有经销门市部的实体部门,建厂以来他创作多件作品荣获全国工艺美术奖,最佳工艺奖等。由于有他的带领,有力地推动了《津派花鸟玉雕》的知名度,在全国形成较大影响,他还被“亚洲珠宝联合会”评为珠宝百强企业风云人物。《津派花鸟玉雕》为天津争得一席之地,使天津玉雕艺术继续排列在全国之列。姜栓兰大师的《津派花鸟玉雕》不仅得到传承,同时也重振天津玉雕工艺的辉煌。
津派花鸟玉雕,在全国花鸟玉雕中别具一格,形象逼真生动,作品雕琢得细腻栩栩如生,鸟羽层次分明,形态各异。花卉种类繁多,特别擅长菊花、牡丹是全国之最。花卉层次分明,菊花最多72层(一般制作菊花只有几层——十几层)。他在一朵菊花上雕出72层剖面,精细度在玉雕行业中达到前所未有。他还反复尝试在墨翠上嵌金银丝,经过多次反复试验最后终于获得成功,制作出的套杯及“菊花”均已成交并被他人珍藏。姜栓兰制作的《金龙瓶》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最佳工艺奖,受到全国同行们的极大关注,从此使这个传承多年的古老艺术得到长足的发展。形成了《津派花鸟玉雕》艺术史上的又一个鼎盛时期。
津派花鸟玉雕不仅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而且还是文化和有艺术内涵的特殊产业。每件作品都渗透着作者聪明的才智,从现实生活中选取题材加以创作融入作者的灵感不断升华。因此要求作者应具备较深的玉雕功底和色彩绘画能力,同时还要有创作设计功力,并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时代创新能力,只有经过多年的严格训练,并因玉施艺,对作品进行精心的诠释,构思巧妙,结构严谨,制造手法独特,其作品本身就是艺术珍品。传递着人间最美的事物,传递着亲情、友情,它可怡人乐己,陶冶性情,体现深刻的艺术价值。
自1968年姜栓兰担任设计工作,开始带徒弟每年都有新工人要带直至1988年,20年来共带李国有、孔敏、吴丽丽等20余人。在河南从事八年的玉雕设计工作中所带徒弟仵子辉等二百余人。1998年传承第四代的李美坤与姜大师同时受聘云南腾冲,开始专攻玉雕花鸟,拜姜栓兰为师,成为《津派花鸟玉雕》的第四代传承人。在姜大师的指导下制作花卉《菊花》参加河南南阳玉雕节评选,该作品荣获金奖。2000年回津与姜栓兰大师合作。2002年水胆玛瑙《生命》也称“托起新生”获全国天工奖优秀作品奖。2005年翡翠《菊花挂牌》《草原春色》获全国天工奖优秀作品奖。2006年水胆玛瑙《托起新生》获中国百花奖铜奖。2007年翡翠《收获》获天工奖优秀作品奖。2007年翡翠《为国争光》获中国人文奥运金奖。2008年翡翠《双双叫响》获中国百花奖铜奖。2009年翡翠《事事如意》获百花奖“玉缘杯”银奖。2009年翡翠《和谐世界》获百花奖优秀作品奖。2011年老玉《马踏飞燕》获百花奖优秀作品奖。2012年《富贵福喜图》获百花奖“玉缘杯”银奖。
2011年姜大师工作室的李美琨、马国健均被天津市宝玉石协会评为天津市玉石雕刻大师,李美琨还被天津市发改委评为天津市工艺美术大师。
2011年宋亚男、赵思远进入姜大师工作室,拜师从师学艺,成为了“《津派花鸟玉雕》的第五代传承人。
2002年姜栓兰设计制作的微型水胆玛瑙鸡出壳取名为《生命》荣获中国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评比的“优秀作品奖”。
2005年创作的作品《金龙瓶》(38x26x12cm)是从一块200多公斤重的翡翠原料上通过挖脏去绺后取材下来,把原料本身翠绿色精雕成3条龙,并做到盖和身上下呼应。全瓶用足金的金丝镶嵌云纹,将龙衬托得气势磅礴,整件产品金碧辉煌,雍容华贵,典雅大方,荣获中国玉石雕刻天工奖评比的最佳工艺奖。
2005年“国家发改委”进行玉雕艺术省市分布与1984年情况作比较的调查;在全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的调查中江西、安徽、山西等10个省市玉雕艺术已断档消失,天津的玉雕由于姜栓兰“津派花鸟玉雕”重铸的辉煌,为天津争得一席之地,同时为天津争夺了荣誉,这才使天津玉雕艺术继续排列在全国之列(国家发改委统计见《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一书73页)。
2005年制作完成的以天津青麻叶大白菜为题材的《叫响》作为代表作品,在国家组织的全国各省市地方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和发展现状分析中,继北京之后进行了展示和总结(见《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一书186页)。《津派花鸟玉雕》成为了天津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中的重要产品之一。姜栓兰使《津派花鸟玉雕》得到传承未能断档。
2006年全国进行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工作,姜栓兰被当选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7年1月赴北京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务院召开的表彰大会。姜栓兰是此届天津市在玉雕界中唯一一位被评上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姜栓兰作为天津玉雕唯一代表获2006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最高荣誉,此荣誉必须具有百年以上历史传承;技艺精湛、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以天然原材料为主,采用传统工艺和技术,作品主要部分以手工工艺制作,通过(《中国黄金报》进行报道)。津派花鸟玉雕作品代表作《叫响》成为参赛作品,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优秀作品展品。《叫响》是以天津特产享誉国内外的“青麻叶大白菜”为题材与真菜1:1的比例制作(50x20x15cm)。从一块200公斤翡翠原料精选雕刻而成利用原料本身的天然色彩,以白色做菜帮和根部,以豆色雕琢成菜叶,用翠绿色雕琢成四个蝈蝈。四个蝈蝈的形象设计制作得非常逼真,而白菜又独创一种风格。以蝈蝈的叫响寓意天津青麻叶大白菜享誉国内外。此作品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银奖。
2006年在河北区人民政府、王串场街办事处的支持下,创建姜大师工作室,期间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近70%已售出。2006年翡翠《富贵有余》在第二届中国玉器百花奖评比中获铜奖。2007年《为国争光》在中国人文奥运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中获得最具有收藏价值的金奖作品。2009年创作的翡翠《事事如意》在中国玉石国内精品博览会中获得“百花玉缘杯”中国玉雕精品银奖。姜栓兰大师的《津派花鸟玉雕》成为天津玉雕的领军之首。
“津派花鸟玉雕”姜栓兰的事迹被众多媒体多次报道过,也多次在《天津日报》、《今晚报》、《每日新报》等报道。编撰在200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欧新黔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一书中多处刊登姜栓兰的事迹及作品照。以誉满津门的“姜大怪”玉雕大师——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天津市亚冲玉雕工艺品厂厂长姜栓兰为题撰写文章刊登在亚洲珠宝联合会出版的《珠宝百强企业风云人物》一书中,姜栓兰大师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大潮中,艰苦创业,全力打造宝玉石行业驰名品牌,是宝玉石行业中的优秀成功人士。
相关新闻
- 津派花鸟玉雕传承人--姜栓兰 2017/6/15 10:20:28
- 津派花鸟玉雕传承人--姜栓兰2017/6/15 10:15:38
- 津派花鸟玉雕传承人--姜栓兰 2017/5/23 15:48:01
- 河北玉雕师刘立谦2017/4/26 11:22:33
- 河北玉雕师刘立谦2017/4/26 11:22:33
- 北派玉雕领军人物柳朝国大师2017/4/26 11:17:04
- 北派玉雕领军人物柳朝国大师2017/4/26 11:17:04
- 北方玉雕的领军人物———柳朝国大师2017/3/7 11:17:34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