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云端筑梦丨2025年全国轻工第五届互联网营销师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闭幕

0
2025-10-29 来源:中国轻工

 

    10月25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主办的“2025年全国轻工第五届互联网营销师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在河北邯郸市临漳县闭幕。中央编办原副主任,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张崇和出席闭幕式并宣布大赛闭幕。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副主席、分党组成员王宏伟出席闭幕式。河北省邯郸市委副书记徐翀出席并致辞,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王世成出席并致闭幕词。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徐祥楠,邯郸市总工会主席李书平,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秘书长郭永新,执行秘书长、办公室主任郭强,副秘书长、党建人事部主任、轻工业职业能力评价中心主任杨曙光,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理事长赵爽,邯郸市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黎晓东,共青团邯郸市委副书记李昕晖,临漳县委书记赵鹏飞等出席闭幕式。


    河北省邯郸市委副书记徐翀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两届全国轻工互联网营销师职业技能大赛承办地,邯郸市高度重视互联网营销行业发展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今年重点推进“一品一播”行动计划,通过构建“1个总公司+20个子公司”的运营架构,有效整合资源、形成规模效应。各县市区已全面建成高标准综合直播基地及配套物流仓,累计上架产品6855款,孵化本地带货主播1.4万人,实现成交额突破2.7亿元。通过开展“邯宝坊——邯郸好物”一品一播争霸赛、电商直播大赛、互联网营销短视频制作大赛等系列活动,有力推动了工农商文旅深度融合,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王世成在闭幕词中指出,本届大赛呈现出四大突出特点:一是参赛选手范围广泛。各地(市)、各赛区通过选拔赛、预赛的方式,广泛动员符合条件的人员参赛,据不完全统计,本届大赛约有2.9万余人参加了赛前动员。二是组织更加严密规范。本届大赛分为市(地)级选拔赛、省级预选(专项)赛和全国总决赛三个阶段,并设立大赛组委会和省级预选(专项)赛执委会两级机构。所有决赛选手全部通过选拔比赛产生。三是竞赛规则科学严谨。本次大赛严格遵循国家职业技能竞赛标准,结合互联网营销行业发展新趋势,构建了“理论考核+实操竞技+综合评审”的三维评价体系。四是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大赛同期举办了“轻工产品互联网营销与采购展”“邯郸市各区县文旅农产品推介”“邺城文化和临漳特产推介”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参观,形成了赛事与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

    大赛总裁判长王瑶代表裁判组做大赛综合技术点评。她表示,本届大赛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赛事成果显著,实现多方共赢。总决赛期间总曝光量超4.2亿次,累计观看人数达97万,互动量397万次。合作品牌“漠上先生”通过大赛从默默无闻跃居抖音零食榜前三,体现了赛事在人才培养、品牌推广与商业价值方面的综合效益。二是实战化赛制升级,突出“以赛促产”。创新引入AI工具作为考核内容,通过AI生成封面提升视频转化效果,助力产业增效。三是赛制设计优化,裁判机制科学严谨。裁判工作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启用智能系统实现评分数字化与可追溯,并通过48次联席会议和10次技术研讨,确保执裁科学规范。

本次大赛,龚勋等18名选手荣获一等奖,宋贺阳等36名选手荣获二等奖,伏晓艳等63名选手荣获三等奖。

    本次大赛,山西杏花村酒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独家战略合作,中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山西杏花村酒销售有限责任公司被评为“突出贡献单位”,邯郸市教育局、邯郸市总工会、临漳县人民政府等5家单位被评为“特殊贡献单位”,山东省财贸轻纺烟草工会、江苏省轻工业行业协会等5家单位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予愈香水、广盛泉矿泉水等遴选为“总决赛指定用品”。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手工艺产业部副主任、轻工业职业能力评价中心竞赛处处长蒋雯,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轻工烟草工作部部长赵武,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名誉理事长李国都、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韩晓虹、副理事长贾雅军,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直属基地、冀南技师学院党委书记许克亮、河北省装备制造和冶金工会主席、一级调研员潘奇志,江苏省财贸轻纺工会二级调研员李晓斌,邯郸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乔晓宾,邯郸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周志理,临漳县委副书记石磊,临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万录,临漳县政协主席邵连文等出席闭幕式。闭幕式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办公室曲怡安主持。

    大赛获奖选手、裁判、教练,各赛区领队,邯郸市政府、临漳县政府有关部门,大赛赞助单位负责人、有关职业院校负责人、媒体代表近800人参加闭幕式。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