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提升办公椅生产效能近25倍

0
2021-12-31 来源:消费日报

  一把办公椅,从设计研发到质量检测再到大批量生产,所需时间通常超过一年以上,仅客户测评等数据收集就需要花费至少半年时间,找到匹配的工厂并做好供应链管理又是一个大难题。而通过工业互联网的加持,这个周期变成了7天,效率提高了近25倍,还能有效快速找到可靠的供应商。

  办公椅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据悉,一名办公室职员每天使用办公椅的时间在8小时以上,一些职业岗位每天使用办公椅的时间甚至更长。

  据《2022年中国办公椅行业全景图谱》测算,2020年我国对办公椅的需求量约为2.3亿个,市场规模约为265亿元。而消费升级趋势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重视办公椅产品的选择,预计2021年至2026年间我国办公椅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到2026年达到376亿元。这也意味着办公椅行业面临新的发展需求。

  作为国内专业的座具研究机构,米朗工业设计的创始人敖链认为,传统的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于办公椅行业需求。敖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往,在整个办公椅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基本都是由厂家或经销商提出需求,然后反馈给设计公司设计并生产出来。而这种传统的生产模式带来的弊端就是相互抄袭,基本没有自主研发或者研究用户的过程。”

  据《2022年中国办公椅行业全景图谱》分析,目前我国办公椅行业企业数量众多,且中小微企业数量占比较大,头部企业数量稀少,上市公司数量更是屈指可数,且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很激烈。敖链认为,破局办公椅大国原创品牌困境,开发满足消费者更高健康需求的人体工学椅,是办公椅未来的发展趋势。

  “超级虚拟工厂”让效率大幅提高

  如何打破传统模式,设计生产出符合消费者真实需求的人体工学椅产品?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或许是一种新突破。

  近年来,发展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众多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目标,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准确地获取和分析消费者真实需求,实现消费者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深度参与。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战略研究部总经理杨海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工业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个性化定制服务成为可能,即现代化大工业生产与私人订制的结合,能够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能够支持消费者与生产者的交互,可以模拟消费体验,对于改善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敖链告诉记者,为了能够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开发出更好的人体工学椅产品,米朗工业设计已经接入了一座名为“超级虚拟工厂”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按传统模式,仅一把‘设计师款’椅子的客户测评等数据收集就需要花费至少半年时间,通过‘超级虚拟工厂’的大数据分析,可以清晰看到用户所需要的产品,将这个周期变成了7天,效率提高了近25倍。并且‘超级虚拟工厂’平台在产品的个性化定制方面,也可以帮我们解决小批量生产的问题。”

  据了解,这个“超级虚拟工厂”其实是一种用高科技赋能的手段打通工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创新模式。

  “超级虚拟工厂”运营商,江苏智云天工首席运营官李科频告诉记者:“通过‘超级虚拟工厂’与互联网公司的深度合作,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可以及时获悉最准确的消费洞察,不仅在市场规模、竞品情况、用户群体等方面提供支持,同时提供生产力以及产品力等多维度数据分析。结合自身的工业设计及研发能力,快速孵化创新品,并把产品的核心工艺进行拆解,匹配到合适的工厂,让‘设计’能够真正落地,让产品实现差异化竞争。另外,我们可以帮助新品进行快速小批量试产,帮助设计师低成本打样,真正做到高性价比和小批量投入市场,帮助测试消费者反应和挑选不同营销渠道的种草能力。”

  工业互联网为中小企业发展带来新思路

  显然,通过“超级虚拟工厂”这样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加持,为米朗工业设计这样的企业发展带来了新思路。

  杨海平表示,工业互联网凭借其打通人、机、物的优势,成为智能制造的基础,代表着新的生产组织模式和供应链管理模式。“工业互联网能够支持生产过程智能化、企业管理决策智能化,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解决大规模订制的难点,从而成为未来生产组织方式必不可少的要素。像办公椅这类中小企业,部署工业互联网是与核心企业对接,与消费者对接的需要,是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构建新商业模式的需要。”

  李科频表示:“一些中小企业在接入‘超级虚拟工厂’后,可以更高效地利用剩余产能,以订单为牵引,用轻量级人工智能的方式赋能这些中小企业,更好地打造优质产能,更好地开放共享给设计师端和市场端。”

  而敖链则认为:“通过这种模式,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品牌,生产自己设计研发的人体工学椅,来获得大众的认可,而不是只通过卖设计方案给厂商,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截至目前,智云天工的“超级虚拟工厂”已涵盖18个行业、接入300多家工厂的3万多台设备。李科频表示,未来“超级虚拟工厂”将融入更多的行业,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更多便利。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