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组热词预见2024经济政策主线

0
2024-01-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李苑 梁敏

  2024年征程已开启。新的一年,中国经济将如何巩固和增强回升向好的态势?透过五组热词,2024年政策主线清晰可见。

  一、立与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2024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立”与“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事物变革创新的一对辩证关系,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法论。

  “先立后破”把“立”放在首位,强调“立字当头”,就是要把完善既有的体制机制放在首位,把破除不适宜的体制机制放在第二位,确保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稳步推进改革。

  “先立后破”并不是首次被提及。早在2021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坚持稳中求进,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

  此次再提“先立后破”,包含着针对性的新内涵,这对于新旧动能转换期的中国经济而言尤为重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用中财办有关负责人的话来说,要统筹兼顾稳和进,该“立”的要积极主动地“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地“破”。同时要稳扎稳打,把握好时、度、效,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这里的“立”和“破”,包括但不限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能源结构以及政府债务管理机制等,说明未来在处理相关问题上将更加稳妥审慎,这也和“以进促稳”的政策取向一致。

  “先立后破”、稳扎稳打的政策方针体现了中央对当前经济发展复杂形势的深刻认识和科学研判。新的一年,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在“立”和“破”上把握好先后顺序;同时注重前瞻布局,侧重于“立”,谋定后动,高质量发展之路才能行稳致远。

  二、质升与量增

  从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到“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向提供了指引,高质量发展将是今年的主题主线。

  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反映了从追求速度和规模向追求效率和质量的转变,这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义。

  质升与量增,意味着更多关注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从今年工作部署来看,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大幅上升,“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被置于九大重点任务之首。

  各部委也围绕科技创新“落子”: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聚焦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强化政策供给;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培育壮大未来产业。

  今年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将会有重要部署,更多突破性政策有望推出,助力构建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政策体系和良好环境。

  三、消费与投资

  今年消费和投资将继续担当经济增长主引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系列政策部署瞄准扩大有效需求,优化推动平衡消费与投资,增强内循环主动力。

  有潜能的消费在哪?在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领域,也在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上。

  促消费政策出现在各部门2024年的重点任务单中。多部委提及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有关部门计划将2024年定为“消费促进年”,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打造更多商旅文体融合消费新场景。

  如何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一方面要用好各类资金加强项目建设。加力提效用好1万亿元增发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府投资,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大投入,进一步提高投资精准性有效性;另一方面要更大力度激发民间投资。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实施,鼓励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今年扩内需尤其强调“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这意味着各部门推动扩内需将在能够以投资促消费的领域重点发力,比如“三大工程”建设、推动消费转型升级的基础设施建设等。

  在专家看来,今年还将加快通过减税、增加公共支出等手段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同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鼓励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引导和激发有效益的投资,着力扩大国内需求。长期来看,这将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依赖向消费驱动转换,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四、改革与开放

  2024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6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释放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鲜明信号。

  当前,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越是面临困难挑战,越是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

  我国改革开放步入“深水区”,未来要从系统观念和全局出发着力谋划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抓好重大改革任务攻坚克难,破除制约发展的梗阻点。

  从近期透露的信号来看,改革方向已经明晰: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

  回顾历史,财税改革在我国历次重大改革中都起到“马前卒”的作用。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加强谋划和顶层设计,积极稳妥推进税制改革。

  为了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2024年我国将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有利于民营经济轻装上阵、加快发展。

  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2024年亦有多项举措: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等。

  五、信心与底气

  “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大家记住了一年的不易,也对未来充满信心。”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显底气。” “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增强经济活力”……

  过去的一年,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中国经济大船乘风破浪持续前行。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信心和底气从何而来?来自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大势。看待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要看“形”,更要看“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分别将2023年、2024年中国GDP增速预测值从5%和4.2%上调至5.4%和4.6%;经合组织(OECD)将2023年中国GDP增速预测值从5.1%上调至5.2%。不少国际人士表示,中国经济已连续多年贡献全球增长量的三分之一,仍然是当今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信心和底气来自我国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当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锂电池、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出口比重大幅上升,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成为出口新增长点。

  信之弥坚,行则愈远。

  展望未来,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有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有产业体系配套完善的供给优势,有勤劳智慧的广大劳动者和企业家等人力优势,只要把各方面的优势和活力真正激发出来,就能够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和大国战略博弈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