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岗位能力评价项目
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岗位能力评价项目是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编制的《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岗位能力评价通则》和相关领域产业人才岗位能力要求标准,通过多维度评价人员对岗位工作能力要求的匹配程度,量化人员对该岗位从业能力等级的评价项目。经过评测的人员将自动纳入工业和信息化人才数据库。
中 文 名: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岗位能力评价
外 文 名:Evaluation of post abilit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alents
认定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一、项目介绍
(一)评价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按照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国家关于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有关精神,结合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人才发展需求,不断开拓创新,初步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新型人才评价体系。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制定了《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岗位能力评价通则》,建立起了较科学的评价方法,分别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工程实践、综合能力等要素进行全方位人才能力评价,形成了分类别、多维度、全程跟踪、评价反馈和良性互动的岗位能力人才评价体系。
(二)工作机制。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搭建了“支撑、测试、认定”三方协同的人才评价组织架构,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进行机构遴选,形成评价体系建设支撑机构、评价专业服务支撑机构组成的评价支撑机构目录”并实行动态调整,确认各方工作任务,协力推进人才岗位能力评价。
(三)评价系统。中心自主研发了工业和信息化人才评价系统(pj.miitec.cn),通过数字科技赋能了人才评价业务体系,进一步优化了人才评价的工作流程和效率,实现了人才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具备线上线下开展评价考核的场地和软硬件条件。
通过持续升级和开发工业和信息化人才评价系统,应用数字科技赋能了人才评价业务全流程体系,进一步优化了人才评价工作的流程和效率,增强了系统的服务能力,实现了人才评价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中心现拥有人才评价系统软件著作权2个,目前评价系统已经得到市场的认可。
(四)等级分类。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岗位能力评价项目分为初级(能力1-3级)、中级(能力4-6级)、高级(能力7-9级),是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人才岗位能力的评价认定。
(五)证书样式。
(封皮)
(内页)
二、项目亮点
(一)聚焦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网络安全、大数据、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重点领域方向,直面社会需求大、复合型程度高等相关人才的能力评价痛点和难点。
(二)进一步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中心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人才工作方面的角色优势和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多方协同推进工作,以《工业和信息化岗位能力评价通则》为引领,实行“支撑、评测、认定”独立运行的科学体系。
(三)以产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能力要求为核心,开发了工业和信息化人才评价系统。应用数字科技赋能了人才评价业务全流程体系,进一步优化了人才评价工作的流程和效率,增强了系统的服务能力,实现了人才评价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
三、申请条件
(一)初级测评
具备下列条件的可申请参与初级评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各项法律,恪守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的岗位专业知识和应用实践能力的人员,均可申请参与初级评价。
(二)中级测评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与中级评价:
1.持有该专业初级证书;
2.硕士及以上学历,并从事相关岗位工作3年(含)以上;
3.本科或同等学历,并从事相关岗位工作5年(含)以上;
4.大专或同等学历,并从事相关岗位工作6年(含)以上。
(三)高级测评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与高级评价:
1.持有中级证书,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且从事相关岗位工作5年(含)以上;
2.持有中级证书,拥有大学本科学历,且从事相关岗位工作8年(含)以上;
3.持有中级证书,拥有大学专科学历,且从事相关岗位工作10年(含)以上。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