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数字平台建设和发展的思考
引言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数字经济具有数据化、智能化、平台化、生态化等特征,深度重塑了经济社会形态,引发了数字经济治理的根本性变革。数字经济具有平台化特征,互联网平台模式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织形式,数字平台也呈现出与各个行业融合的趋势。数字平台与技术、应用的结合提高了传统企业的精益生产率,降低了创新成本;数字平台降低了新技术研发成本,提高了互联网企业和科技公司软件研发的成功率。数字平台和企业的融合,加速了创新和应用,将开启企业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01数字平台产生的背景、定义和特征
一、数字平台产生的背景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不少企业都寄望于通过数字化转型获得企业经营突破和效益提升。
过去的20年,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快速崛起,科技创新成为了企业的战略核心。放眼走在这场潮流前端的企业如亚马逊、海尔和华为等,可以发现在其快速响应力、持续进行复杂创新的背后,是一整套的支撑平台——顾客触点平台全方位洞察顾客所需、资源服务化平台快速供给数字化服务、数据自服务平台支持基于数据的决策、创新实验平台快速赋能新业务,这样的数字平台帮助企业构建了强大的“生态圈”,助力于企业的快速发展。数字平台突破了传统公司管理边界的认知,透过一种互联网工具或者数字化的工具,再加上一个生态协同系统,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发展的速度。
数字平台在不断整合现有技术的同时,持续纳入新技术,并将新技术和现有技术做全面的融合,将技术驾驭能力封装在企业平台内,为业务发展和企业运营提供技术使能,为企业的数字化管理提供了崭新手段。
二、数字平台的定义和特征
数字平台是融合技术、聚合数据、赋能应用的机构数字服务中枢,以智能数字技术为部件、以数据为生产资源、以标准数字服务为产出物,使能机构业务创新和高效运营,助力机构数据管理和价值挖掘,降低机构技术运营和技术管理复杂度。数字平台具备融合、智能、可传承三大特征,其特征内容拆解见图1。
图1 数字平台特征内容拆解
数字平台能够融合企业传统技术架构,保护既有投资,助力企业对历史数据的价值挖掘和海量数据的智能管理,同时降低企业数据管理和运营的复杂度,并把先进的数字技术与企业精益管理、智慧运营融合起来,实现面向未来的共同价值创造。数字平台能够根据业务服务和应用的需求,抽取共性实现复用,还可实现自动治理、智能运维、可信安全、松耦合及弹性的标准化数字服务,通过平台的标准化、可拆解、灵活智能的数字服务,可面向不同的行业客户和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各机构部门,为其提供智能、便捷、高效、灵活的数字化能力。由此可见,数字平台是企业数字化能力建设的核心,为数字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数字平台是新型数字化企业建设的高级阶段,将开启企业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02 数字平台建设的3个重要基础
数字平台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业务云化、数据连接、融合应用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才能顺利推进数字平台的建设。
一、业务云化
云计算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概念到务实、从落地到应用,进入了一个爆发期,全面云化的时代正在到来,云计算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技术,可降低IT复杂性、缩短交付时间,让业务更加敏捷,同时提升资源利用率,有效改善IT成本结构。在云计算的基础上,更孕育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化创新应用的发展。因此,企业采用云服务来加速数字化转型是必然的方向,且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
企业业务云化,能够快速支持多业务的定制开发,同时保证业务之间互相隔离。比如,交易平台化需要在一套交易系统中支持多种交易模式,实现多种业务。业务平台化还可以支持多业务构建,通过平台的丰富组件和能力,对业务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从某种程度上说,平台化就是领域平台化,也和SaaS化有很大的目标一致性,阿里巴巴的中台化战略就是建立在业务系统平台化基础上的协同。随着数字化应用程度的逐步提高,企业借助平台化可以实现业务的协同,更好地为业务创新赋能,进行全链路、端到端的整合服务。
二、 数据连接
在传统企业底层IT架构下,新旧IT系统中沉淀的数据之间难以打通,而在多云环境中,企业内外部数据亦难以快速连接。分散各处难以融合的数据,无法很好地支撑企业经营决策,也无法很好地应对快速变化的前端业务,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构建适应新时代的企业IT架构,以阿里巴巴、华为等为首的国内顶级公司开始提出“数据中台”的概念。
数据中台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产物。在外部环境快速变化和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亟需通过一套机制,联通传统IT架构和各类数据,融合新老模式,整合孤岛数据,沉淀数据资产,快速形成数据服务能力,为企业经营决策、精细化运营提供支撑,这套机制就是数据中台。
数据中台作为整个企业各个业务所需数据服务的提供方,通过自身的平台能力和业务对数据的不断滋养,形成一套高效可靠的数据资产体系和数据服务能力,打造出平台级的全新数据能力,帮助企业把数据真正用起来,从而加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三、融合应用
近几年,在整个数字产业高速融合发展的趋势下,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边缘计算、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技术体系与商业模式形成有机的整体,促生泛云+智能的各类计算场景化服务。这种融合引发了对于海量的数据存储与分析需求、指数级增长的计算能力需求,例如,物联网的万物互联带来了海量的设备接入、数据存储;而人们的智慧、美好生活需要则推动自动驾驶、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等各行业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这些海量的连接、数据存储、计算及智能诉求催生了新的数字平台,同时从行业趋势和应用需求来看,多种数据类型和场景交互驱使应用架构的优化,因此融合不同应用、技术,聚合数据赋能应用、开放互联才能释放数字平台的最大价值。基于此,可以相信未来数字平台将成为企业数字服务的中枢,全面助力企业的数字化发展。
图2 企业数字平台整体架构
03 数字平台的整体架构
企业数字平台的整体架构以云(多云管理)为基础、以数据分析和管理为核心、以数字服务为接口,通过网络,链接终端,为客户、消费者、合作伙伴、供应商、员工等提供支持和服务层,整体架构如图2所示。
一、多云管理是数字平台的基础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户的需求不断变化,为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企业的数字化进程也在加快推进。多云拥有的快速扩展、全栈支持、动态分布等优异特性越来越吸引企业关注的目光。多云的环境复杂,涉及不同的云策略、流程、调度规则、资源分配与管理,需要统一的管理和运营,多云管理平台应运而生。多云管理平台的主要能力包含多云环境的统一管理和调度、跨域跨云的资源分配及计量、分级分区的系统映像、统一的监控、统一的故障响应以及智能运维,还可感知环境、负载及资源的变化并通过既定策略进行优化、匹配和智能处理。多云管理有很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还可以与企业内部的监控、流程、安全管理等系统集成,通过统一标准的服务治理及资源调配,实现最优配置和高效运营,提高性能和可用性。
由于企业信息化和云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原有的软硬件设备纷繁复杂且应用架构不同,所以多云管理平台需要整合大量异构的服务器、不同的应用部署架构,在统一、标准的云化资源池上重新分配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梳理业务应用与资源的对应关系,最后实现资源和应用的统一、标准化的配置和自助式的服务。如果多云平台的管理能力不够强大,就会导致客户满意度下降和管理混乱,继而给生产带来影响,导致成本不断上升、资源浪费。因此,有必要持续优化性能,有效控制成本,同时不断完善多云管理平台的架构并提升管理运营水平,从而打造坚实的多云支撑底座。
多云管理平台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底座,需要具备4个重要的功能:一是智能分析和预测性洞察功能。多云管理面临的环境复杂多样,涉及的应用场景众多,一旦发生问题其影响面大,对运行态势进行智能分析,对潜在的问题进行预测性洞察,可以把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避免造成对业务的影响。早发现早解决,在实践中不断迭代完善多云管理平台,才能避免造成性能严重下降或者业务停滞事件;二是跨云跨域的统一资源调度和灵活编排。对于某些企业而言,一些新的互联网业务具有短时爆发特征,需要提前考虑业务快速爆发时的资源支撑和灵活调配,这就需要多云管理平台智能感知、快速调配所需资源和优化资源使用成本。同时,在多云环境中,某些企业应用需要跨越多种环境开发和部署应用,进行统一交付,因此需要对资源进行灵活编排和管理。例如,就企业的促销、秒杀、团购业务而言,快速调度应用公有云平台中的海量资源的服务能力可能是最佳的选择。就安全可信而言,企业私有云本地存储安全敏感型数据或受监管的应用系统则是最优的选择。就统一交付而言,多云管理平台实现在统一的界面中编排所有不同云服务供应商的云环境及应用,才能高效完成该交付任务;三是标准化的统一治理。在大多数企业环境中,业务的复杂性往往导致标准不一、难于统一,但多云管理可有助于提高平台的标准化和灵活性。此外,多云管理平台标准化的统一治理可帮助业务及应用加快配置和部署,减少容易产生错误的人工步骤,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的标准化、安全性与合规性;四是成本分析和优化功能。多云管理带来了便捷,但随着企业业务的纵深发展与扩张,其在优化效率和节省成本方面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在企业的若干项目中,建设周期不一、采购和管理不统一,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可能来自多个不同供应商的云服务,这往往导致项目延期、资源枯竭、效率下降,因此需要考虑项目的成本分析和成本优化。例如,在部署一个跨境业务时,可对比不同厂商的产品和服务,综合考量优先使用那些高性价比的产品、服务,从而节省企业投入的费用。
多云管理可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但目前对企业来说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首先,由于目前不同厂商的云服务架构以及API并没有标准,各个云服务商都有独特的产品和专属的API,因此在使用多个异构云服务时需要对每一个云服务商进行适配。其次,在应用集成方面,需要对API进行聚合、转换,这对集成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次,使用多云后,无法避免数据的跨云迁移,在数据一致性、低时延等方面以及如何高效利用多云间的数据,实现数据统一管理和安全受保护的流动成为新的风险和挑战。多云管理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迭代、完善和向前发展,以应对数字化未来的挑战。
二、数据分析与管理是数字平台的核心
数字化转型不是纯技术的转型,而是追求技术和业务融合的新高度,企业从内部业务变革到拥抱社会商业环境,其业务的规模、复杂性以及变化频度,都远远超越了前期单纯聚焦内部业务经营时的状态。因此,新⼀代企业应用的设计正在逐步引入中台思想,将共性需求做大做强,为所有内外部机构赋能。应用的关注点也不再完全以功能为主,而是围绕数据谋求互联共享,以数据为核心视角给客户带来新价值。
数字平台的建设应围绕新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目标来展开。首先,企业中哪些业务是高频变化的,哪些业务能力可以持续沉淀,内部组织如何为不同的业务创造最合理的环境,是企业应最先思考的问题。其次,从技术的眼光看,数字平台是⼀套集合技术、业务和数据的架构,可集合不同的平台和架构,十分强调共性和复用。区别于传统应用架构的复用概念,数字平台力求实现以客户需求为驱动的动态复用能力,以及时响应业务的高频变化,这也是在技术层面引入微服务理念的初衷。微服务把⼀体化的问题逐层分解,使对高频变化业务的应变能力得到充分保障。此外,数据驱动的架构也是今后⼀段时期最重要的设计实践。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复用比功能的复用更重要,数据越通畅,基于数据的沉淀就能产生越大的能力价值。数字平台是⼀种文化和价值观,企业不应再拘泥于对市场的大包大揽,而应⼀切以客户为中心,正确处理好自身和周边⼚商的专业边界问题,用更开放的视角去协同产业链发展,打造共同研发、共同制造、协同进步的新格局。
新⼀代数字平台在数据应用领域的深厚基础为智能化研究成果的引入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企业利用不同层面的海量数据,结合经营管理和市场活动中逐步深入的智能化分析,为自身和生态发展提供持续性的新鲜动力。智能驱动可以使企业领导力、全方位体验、运营模式、信息与数据等方面的规模化效应更为显著,自内而外地激活创新机制,使创新效率成倍增加。
强大的数字和智能应用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商机。以智能为核心的平台引擎以及延展出的一系列能力,能够助力企业以更高效的方式在统一的数字平台上搭建内外部的各类应用。数字平台将提供包括整合与重构、内部流程与经营支撑、外部B to B、B to C应用以及便捷开发环境在内的全面服务,实现数据的全领域贯通,将智能化的成果以多样性的能力形式输出到各个服务层面,最终为企业内外部的人、物、事和以此形成的应用场景带来理想的体验。
三、数字服务接口是数字平台的服务层
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聚焦点在企业的应用场景上。应用场景既是数字化转型项目实施的启动点,又是实现创新的基石。同时,不同应用场景的优先级不同,更可以作为数字平台发展的路线图。数字平台的服务层包含客户、消费者、合作伙伴、供应商、员工等,通过交易、作业、营销、办公等场景与企业内外用户发生各种交互,实现企业数字平台服务一体化、实时了解企业业务运行状态、精细化运营管理等功能,为政策制定、服务提供和各类决策提供更为精准的依据。各类商业组织可基于数字平台的整体能力和针对行业的商业分析,进一步提升数字平台的商业服务水平。
04 数字平台是企业数字服务的中枢
企业数字平台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抓手,通过建设企业数字平台,可以打造企业的智慧运营中心、生态塑造中心、智慧分析中心、能力创新中心和持续交付中心,形成企业数字服务的中枢。数字平台利用数据实现生产经营管理的数字模型,通过不断调整、优化内部管理和决策,最终实现管理透明化、流程标准化、效率提升、人工干预减少,达到生产经营管理过程全面智慧化运营,因此是企业的智慧运营中心;数字平台是企业数字化能力的开放平台,对内整合各个业务及平台能力,对外链接各产业关联的平台,搭建资源共创生态圈,融合不同的厂商生态、O to O平台与社交、新媒体平台等,是企业的生态塑造中心;数字平台是企业数字化运营的信息分析平台,通过整合海量的内外部数据和历史积淀数据,助力企业开展基于精准数据的洞察分析、业务数据应用与创新,是企业的智慧分析中心;数字平台是企业数字化能力快速创新的平台,支持面向不同的场景和各类型用户,提供数字化创新应用支持,构建平台的快速响应和敏捷实现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是企业的能力创新中心;数字平台是企业数字化能力持续交付的平台,保障数字化业务的持续迭代、持续交付,实现效率提升、质量保障、安全可靠、团队协作、流程透明,从而打造数字化业务的平台创新加速器,是企业的持续交付中心。
数字平台对传统行业和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行了价值重构与价值创新,不再依靠信息屏蔽和行业准入壁垒来获取巨额利益,而是站在更高的思维层面上去赋能个人、组织和合作伙伴,通过创新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数字平台助力企业利用精细化数据分析和管理,对资产和运营进行监督和优化,改变企业内外部的互动和协作方式,也彻底变革着企业管理方式。
05 数字平台业务发展建议
数字平台业务复杂,技术集成度高,建设切入点较多,存在一定的建设风险。综观企业数字化转型大业的波澜起伏,在广泛合作的大背景下,企业联合生态伙伴共同推进转型进程是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企业建设数字平台,发展数字业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建立转型愿景,并以应用平台为基础履行数字化转型路线
企业综合分析自身所处的行业特性和未来发展空间,建立数字化转型愿景和目标,并以数字平台不同阶段目标为基础,聚焦分类、分阶段的应用场景,建立近期、中期和长期的发展基线,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转型路线的制定过程包括确定计划、选择场景、成立小组、开始测试、开始实施、复制成功等阶段要素,需要企业认真按步骤履行。
二、变革组织架构并构建新的KPI
企业组织和文化的变革至关重要,企业是否能以开放的视角、广阔的格局以及共赢的价值观看待平台的产业链、生态问题,是企业突破发展桎梏,快速壮大自身实力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同时,企业在面对激烈的跨界竞争与合作时,如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取决于企业内部对新市场、新业态的快速学习和随需调整能力。作为数字化转型中最核心的领导力转型关键,企业应适时改造传统组织架构,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并构建更加面向客户和市场的KPI新体系。
三、打造以云和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数字化原生平台
新一代数字化原生平台是包含IaaS、PaaS、SaaS以及更为具象化的BaaS和DaaS等多层能力的集合,云的思想和智能化的能力贯穿于所有层面。以中台思想打造的强大能力平台能够为当前和未来的企业转型提供可持续的应用开发和承载能力。对于转型中的企业来说,应选择可信赖的企业应用服务商,将云和以云思想打造的数字化原生平台结合,以数据为贯穿全局的主线,面向全产业链和企业生态圈提供开放、共享、可信赖的应用开发和承载环境。
四、企业需要在数字平台上建立资源自由分配市场
业务和服务产品接受市场的检验,通过对市场和最终用户反响的评估,促进平台上的资源能够向市场前景更好的业务倾斜,保证资源投入的回报不断优化。依据前端业务获取的市场反响,同时加强对平台系统上各项服务的使用情况和运营效果进行监测、反馈,促进各项能力提升,实现对数字平台商业生态系统的治理、持续优化与转型升级。
数字平台能够帮助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平台能力与数据,从“业务、技术、成本”三大方面入手,对企业传统的业务支持和技术实现方式进行全面革新。当然,数字平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也是持续演进的过程,需要建立起长效的运营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数字平台的商业模式,使服务参与方均能在数字平台上“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结束语
数字平台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使能基础,也是企业数字服务的中枢,在数据汇聚、数据智能、 数字化运营、 赋能应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数字平台在企业的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缺少成熟路径参考。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企业开始开展数字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服务,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重视数字平台的发展。相信未来数字平台一定会为企业数字化建设、运营带来崭新模式,并为其创造新的价值。
【注】:论文选自《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0年5月,P61-66,作者孙杰、高志国、张骁。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