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涌红木家具经营遇困产业亟待转型升级

0
2019-02-18 来源:中国经营网

    关于家具寒潮蔓延现象,《中国经营报》此前曾报道过佛山乐从家具城商家的亏损现状,而这仅是寒潮的一个缩影。作为产业链上的生产厂家,同样遭受业绩的“滑铁卢”。

    近期,拥有“中国红木产业之都”称号的中山市大涌镇的多位厂商,向记者反映了经营困难的现状。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不时可见“大促销,资金回笼,批发价8折”“旺铺招租,有环评”……之类的促销和转租告示,偌大的大涌镇不见热闹的人流和车流,一片萧索景象。

    部分工厂在两个月前即已遣散工人,家具堆积厂房内无人问津。有厂家向记者诉苦,“降低销售价格,销量却不升反降。”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大涌镇的红木家具产业已经面临产品同质化、粗放式经营等多个困局,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从产业之都到旺季空城

    广东省是我国最大的家具生产集聚地,根据中山市中广测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近期联合发布的《广东省家具产业集群分布结构探析》,广东家具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家具出口占全国二分之一以上。

    而红木家具产业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集聚区为中山市,市内最主要的生产基地在大涌镇。据了解,每年在大涌镇举办的中国(中山)红木家具文化博览会,是中国红木家具行业规模最大的展会。

    根据研究文献《大涌红木家具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以下简称“策略研究”),上世纪90年代,大涌镇政府为了促进红木家具产业发展,前后累计投入了2亿多元改造基础设施。90年代末,大涌镇的红木家具生产企业超过300家,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年产值超过10亿元。

    经过30多年发展,大涌镇红木家具已经走向产业集群、标准化发展模式。根据广东省中山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披露的数据,截至2015年1月1日,中山市共有家具产业组织机构2929家,大涌镇拥有727家,占据四分之一,是中山市数量最多的一个镇。

    发展至今,大涌镇已经拥有“中国红木产业之都”“中国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中国红木雕刻艺术之乡”等多个称号,更有三项“全国第一”入选文史资料丛书,分别为全国第一个红木家具联盟标准、中国红木家具行业第一个国家级荣誉称号的专业镇,以及全国第一个红木古典家具学会。

    然而,2018年大涌镇家具产业发展面临严峻的形势。

    记者近期走访了大涌镇多个红木家具工业区,类似于“大促销,资金回笼,批发价8折”“旺铺招租,有环评”一类的告示不到20米即可见一处。

    记者经葵朗工业区转入青岗工业区,这两个工业区是厂房较集中的区域,然而一路上却见多个铺面大门紧闭,不见灯光,从外往里看,黑压压的红木家具堆满地面。部分商铺仍挂着原先的招牌,店内却四处散落着垃圾,大门洞开空无一人。

    从2014年在葵朗工业区开厂经营至今的胡伟(化名)告诉记者,“光是2018年,亲眼所见倒闭的工厂超过30家。以前订货的客人多到我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哪像现在还有空和你聊天。”

    如今,偌大的大涌镇不见往年热闹景象。

    被套牢的厂家

    红木家具产业的发展带动大涌镇经济的增长。2006年上半年,大涌镇的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0.96亿元,到了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69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3.5%,其中家具企业贡献力度巨大,销售产值达20多亿元。2011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继续增长,达到36.77亿元。

    “春江水暖鸭先知”,当地生产厂家率先享受到家具产业带来的红利。相对的,最先感受到寒潮降临的也是厂家。

    2014年,大涌镇地区生产总值到达47.95亿元的高度后,开始回落。往后3年的数据分别减少为46.91亿元、42.84亿元、44.85亿元。而青岗工业区的张明(化名)也告诉记者,“2014年是业绩最好的一年,此后逐年不行,2018年最糟糕。”

    张明开厂至今超过20年,最多时曾有100来号工人。因为销量锐减,2016年工人减少至70人,2018年再次减少至50人,11月份遣散了大部分工人,只留下不足20人完成最后的上漆和包装工序。

    2016年,张明工厂一年的木头开料数是4800立方米,2018年已经减少为1600立方米。在2014年,一年可以卖出6000套家具,2017年开始出现滞销,而2018年全年只卖出不足200套,仓库里仍有600套没卖出。

    “曾经一年最高可以盈利500万元,2016年时全年亏损30万元,2017年翻一倍亏损60万元,2018年数据还没统计,但肯定亏更多。”张明告诉记者,“2019年上半年不打算生产新的家具了,把剩余的卖出去,让资金周转起来。”

    诚如张明的遭遇,胡伟2015年的销量是400多套,2018年锐减30%至280多套。胡伟向记者表示,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产品价格不断拉低,销量却不升反降。“2018年全年成本与营业额基本持平,相当于白干一年。”胡伟告诉记者。

    广证恒生的研究报告指出,2017年初红木原料的价格接近翻倍,国内原木价格上涨,产品价格涨幅3%~10% ,随着各红木原产国纷纷推出森林禁伐令、多个品种红木被禁止贸易,红木原材料供应紧张已影响到红木家具企业正常生产,加剧下游市场的囤货心态,助推红木价格上涨。

    “只要生意好,原材料上涨带来的影响也不会很大。”胡伟无奈地表示,“我还没找到其他合适的行业,找到了就不会继续做家具了。”

    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事实上,2018年以来的家具寒潮只是进一步暴露了大涌镇经营困难的窘境,其背后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大多数工厂生产的家具品种和款式基本相同。据研究文献《大涌镇红木家具发展现状调研》(以下简称“调研”),在抽取的51家企业中,古典家具风格占比76%,新中式家具占比24%。存在产品风格趋同的现象。

    记者还发现,部分小工厂还从大工厂购买半成品进行加工,进一步加剧了产品同质化的现状。调研指出,中小企业没有自主设计,盲目跟从的现象严重,导致市场竞争力薄弱。

    此外,广东省中山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月1日,大涌镇727家家具产业组织机构中,个体化经营机构476家,占比超过65%,非法人企业167个,占23.0%,而法人企业数仅有84个,仅占11.6%。

    中国家居家装互联网战略专家、中国家居电子商务协会创会人、执行会长兼秘书长王建国告诉记者,“红木家具行业普遍存在家庭作坊式经营的现象,中小作坊远多于规模化运营的企业。早期整体市场需求大,对操作水平要求不高,家具很容易销售出去。经过多年的发展,市场日趋饱和之后,竞争加大,仍然依靠几十年前的生产经验运营的企业面临经营压力,甚至被淘汰。而市场不景气时,大型企业也逐渐下沉,利用优质产品跟小型企业抢占市场,进一步给后者带来压力。”

    中国家居建材装饰协会秘书长胡中信进一步指出,“小作坊式经营还未自觉形成工匠精神,粗放化生产难以使产品质量达到高水平,精品则更加缺乏,消耗消费者的信心。”

    除了同质化与粗放式经营两大现状之外,近年来板式家具、欧式家具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上述提及的策略研究指出,新型家具运输方便、拆装方便、款式新颖等特点对红木家具市场造成较大冲击。而大涌镇的家具款式陈旧,使得目标人群受到限制,也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王建国表示,如果专业小镇在发展过程中未能形成核心的竞争力或拥有一定垄断性的资源,一旦市场发生大的变动,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便凸显出来。

    “红木家具小镇可以和文创、旅游、酒店、餐饮等领域跨界结合,走出融合发展的道路。而大涌镇当地政府可以和企业联合,走出去学习其他企业成功转型的经验,时刻关注行业的发展动态,研究流量入口,及时迭代产品,完成自身的转型升级。”王建国谈道。

    胡中信认为,大涌镇作为特色小镇,其发展的现状值得全国其他小镇借鉴,“规模化运营之后,还需当地政府花更多精力对整体行业进行规范化管理,整治假冒伪劣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同时细分化运营,引导不同企业在特定的产品领域发力,走向多样化。”

    关于大涌镇红木家具产业发展受阻现状,记者致函中山市大涌镇镇政府,了解相关应对措施和转型方案,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