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羽绒之乡”河南台前:一朵羽绒舞动百亿产业
近日,记者走进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的一家羽绒生产车间看到,经过预分、洗涤、烘干、冷却、除菌等十几道工序后,一朵朵轻飘飘的羽绒幻化而成。
据台前县羽绒协会会长白宗仓介绍,中国羽绒产量占世界羽绒总产量的85%,而台前羽绒产量则占全国羽绒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台前县,这座年轻的豫东小城所生产的羽绒产品不仅遍布全国,在近年来更远销至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台前羽绒何以赢得全世界消费者的青睐?
“世界羽绒看中国,优质羽绒看台前”
“狭长的台前县被黄河和金堤河两条河包围,汛情时有发生,可谓在夹缝中求生存。”台前县政协原主席付来昕说,台前县1978年12月正式建县,由于建县晚、基础差,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经济发展相当滞后。
穷则思变。20世纪80年代,在东北等地打工的台前人发现,当地人在宰杀鸭鹅后,会将剩下的羽毛丢弃,而浙江萧山一带的羽绒加工厂,则对这些鹅鸭羽毛需求较大。窥见商机的台前人,东出山东腹地,北上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然后南下江苏、安徽、浙江进行羽绒购销。
羽绒,让台前人从零开始,积累出了“第一桶金”。
“当时是我们4个人结伴闯荡东北,把收购的羽毛拖回来后,往空地上一倒,几个人坐在地上手工分拣,用蒲扇去味,寻找优质羽绒。”当时跟着同乡一道奔赴东北的杨庆生如今已成为河南省中威新塘羽绒有限公司董事长。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如今,40多年的时间让台前羽绒产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期。目前,台前县拥有羽绒及服饰加工企业19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41家,从事羽绒行业人员3万余人,年深加工羽绒原料能力16万吨,年加工羽绒服装及羽毛工艺制品达3500万件(套),产品远销美国、英国、加拿大、荷兰等国家。
台前县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羽绒生产加工基地,并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羽绒之乡”“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示范基地”“中国优质羽绒基地”“全国优秀羽绒产业集群”“省级出口羽绒质量安全示范区”,享有“世界羽绒看中国,优质羽绒看台前”的行业美誉。
匠心为根 创新为源
“我这辈子只干一件事,就是做好一朵羽绒。”杨庆生说。和他一样,当地开办羽绒企业的同行都对车间里的机器性能了如指掌,为了产出最优质的羽绒,这些年来数不清进行了多少次的改进,只为用工匠精神做好每一朵羽绒。
据杨庆生介绍,行业内对好羽绒的质量最高标准法则是“黄金6小时”,意指原料从产地到加工地要保证在6小时内,生产出来的羽绒产品才最优质。
记者走访时注意到,在河南柳桥羽绒有限公司的马路对面就配套有一家大型养殖屠宰厂。而不仅是柳桥羽绒有限公司所在的吴坝镇,在台前县,当地布局建设了10个标准化肉鸭养殖小区,年出栏肉鸭2100万只,并建设了大型屠宰场,形成集鸭鹅孵化、养殖、屠宰,羽绒水洗分拣,羽绒制品深加工为一体的全链条产业发展体系。
同时,台前县的企业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羽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例如,河南省鹏达羽绒制品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复合式羽绒分毛机,改进了现有生产设备结构性和加工工艺,生产出90%以上的日本金标羽绒。目前,该公司拥有国家科学技术成果2项、专利35项,配备18条全自动变频水洗原料生产线、16台全自动电脑数控羽毛分拣机及水洗优质羽绒智能车间,以高纯度的优质羽绒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在台前县产业集聚区的河南省中威新塘羽绒有限公司内,全自动化生产线正在有序运转。随着各套智能系统和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备的运作,公司改造升级的效果显著,去年羽绒产品年产量达到1350吨,销售额超过1亿6千万元。
迈向百亿级产业集群
品质保证了,产值上去了,“有品质,无品牌”依然是台前羽绒的发展短板,也是摆在台前“羽绒人”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台前县委、县政府出台支持措施,积极带领羽绒企业参加羽绒及服装领域博览会、展销会,提高台前羽绒的曝光率;支持注册“台羽”这一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授权本地企业生产的优质羽绒统一使用“台羽”品牌对外发声;积极推进省级羽绒羽毛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晋升为“国字号”。
今年7月,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复,河南省羽绒羽毛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式升级为国家棉花羽绒及纺织服装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这是国内继浙江萧山、四川成都和江西共青城之后的第4家国家级羽绒检测中心,将为省内外乃至全国羽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品质服务。”白宗仓介绍,中心将对县内企业进行免费检验检测,不仅能为他们节省每年几十万元到外地检验检测的花费,还将吸引国内外羽绒行业龙头和知名企业落户台前。
提品质、树品牌、促转型、优服务、延链条,台前羽绒仍在蓄力。
“轻飘飘的羽绒压沉了农民的口袋,还走出了国门。”白宗仓表示,台前羽绒目前已出口到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且正在和俄罗斯市场积极对接,此举意在加快推进“台前羽绒,温暖世界”的发展愿景。
“目前台前县的羽绒产业年营收已超40亿元。”台前县委书记孙庆伟表示,未来,台前县将按照提品质、树品牌、促转型、优服务、延链条的发展思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把附加值提升上来,力争到2025年打造一个百亿级的产业集群。(综 合)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