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龙装"郑板桥手书论语"亮相 工美师1月仅做4套

分享到: 更多
2015-04-07 来源:扬子晚报

        随着“4·18”的临近,扬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也推出了系列文化产品,既有高大上的“经龙装”古籍,也有接地气的“十二生肖图”,每一件产品,都具有浓厚的扬州文化印记。

  最惊艳

  “经龙装”古籍

  工美大师一月只能做4套

  在中国珍贵古籍中,不但内容珍贵,装帧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装帧也形成了独有的文化。在中国,古籍装帧有经折装、龙鳞装等,而今年广陵古籍刻印社推出了一套《郑板桥手书论语》,以“经龙装”惊艳亮相。

  那么,“经龙装”《郑板桥手书论语》到底什么样?昨日下午,记者在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内看到了一套成品。

  这套“经龙装”《郑板桥手书论语》外盒贴有团花图案,古典大方,就连别签,也使用沉水木,雕刻成祥云签而成,尺寸为6开大小。打开外盒,则是一幅祥云图案。打开“祥云”,就能看到“经龙装”《郑板桥手书论语》的真貌。

  这套《郑板桥手书论语》掀开首页,就是一幅明代《孔子圣迹图》的片段,而这幅图片被均分为19小页,每小页的长度为1厘米。依次掀开,首页是孔子的画像,接下来,就是《郑板桥手书论语》的内容。神奇的是,每当掀开一小页,背面又呈现出一幅图案,当看完19页内容后,又呈现出一幅不同的《孔子圣迹图》的片段。这套《郑板桥手书论语》共分四大页,每大页中共有正反两幅《孔子圣迹图》的片段,共有8幅。

  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社长朱世生介绍,这套“经龙装”《郑板桥手书论语》的价值很高。从内容上看,郑板桥手书《论语》,就很有文史价值。《论语》是国学经典,郑板桥的“六分半”书法也是一绝,可谓珠联璧合。这样一件作品,配上8幅《孔子圣迹图》的片段,又能呈现出图文并茂的观赏效果。而独出心裁的“经龙装”装帧,更是匠心独运,这样的装帧工艺非常繁复,一位扬州工艺美术大师,一个月时间只能做出4套来。所以,这套“经龙装”《郑板桥手书论语》,目前只接受预订。

  最全面

  《唐诗宋诗元曲九百首》

  集合活字雕版影印技术

  小时候,我们都读过《唐诗三百首》,而在唐诗之后,中国文化中的宋词、元曲,同样是文学史上的高峰。这次广陵古籍刻印社推出了一整套《唐诗宋诗元曲九百首》,各自在唐诗、宋词、元曲中精选出三百首作品,云集而成。可谓一套书在手,尽览中国传统诗词文化。

  而在印刷方面,这套《唐诗宋诗元曲九百首》也显得非常全面。朱世生介绍,在这三套书中,《唐诗三百首》是活字印刷,《宋词三百首》是雕版印刷,而《元曲三百首》则采用了影印的方式。这套书不但可以阅读中国古典文化之大美,还能欣赏中国传统印刷技艺的精美。

  最方便

  经折装古典文学

  楠木封面,金粉涂抹字体

  如今,很多人都在感叹,这是一个手机阅读的时代,很少有人拿出书本阅读了。广陵古籍刻印社推出了系列经折装古典文学,如果拿出来阅读,那是非常有范。

  这套经折装古典文学,以上好楠木为封面,上面以金粉涂抹字体,在古雅之中透出一股高贵。打开经折,里面的文学作品,全由雕版刻印,朱砂印刷,字体苍劲,感观典雅。目前,这套经折装古典文学,已经推出了《赤壁赋》、《归去来兮辞》、《醉翁亭记》三套,接下来还打算推出《岳阳楼记》、《心经》、《朱伯庐先生治家格言》等,形成一个经折装古典系列。

  最可爱

  十二生肖图

  工艺繁复,全是饾版印刷

  不要以为雕版印刷的产品,都是如此高大上。这次广陵古籍刻印社,还推出了十二生肖图,非常可爱,很受小朋友们的追捧。这些十二生肖图中的动物个个造型古朴,憨态可掬。不过,这套十二生肖图,看似简单,其实印刷工艺非常繁复,全是饾版印刷而成。

  扬州雕版印刷的颜色都是一色,或是红色,或是黑色。如果想要在纸面上呈现出多色,就必须采用饾版印刷的印刷技艺。“饾版”印刷,就是按照彩色绘画原稿的用色,经过勾描和分版,将每一种颜色都分别雕一块版,然后再依照“由浅到深,由淡到浓”的原则,逐色套印,最后完成一件彩色印刷品。所以说,每一幅饾版印刷的作品,都由多块版面组成,最关键的是,在印刷时,版片分别刷印,这就需要印刷师傅具有很丰富的经验,才能做到丝毫不差。

  古籍装帧小常识

  经折装 顾名思义,是以卷子长幅改作折叠,成为书本形式,前后粘以书面,它是从卷轴装演变而来的,因为卷轴装展开和卷起,都很费时,改用经折装后,较为方便。

  龙鳞装 是古代书籍从卷轴向册页过渡阶段出现的一种装帧形式,因为经摺装容易折断,于是用一张整纸对折,一半粘在书的最前页,另一半从书的右边包到背面,粘在书的末页,这样不仅不会散开扯断,而且可以从头翻到尾,或由后面回翻到前面,循环往复,不致张开。

  经龙装 结合了经折装、龙鳞装两种装帧艺术的优点而成。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