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高原特色农业牌 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分享到: 更多
2015-12-16 来源:农民日报

    近年来,云南全省上下紧紧围绕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等六大板块,瞄准国际味觉,盯住国内口味,全力打造“云系”“滇牌”系列农产品,目前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木本油料基地、蔬菜和食用菌出口基地,以及国际知名的优质茶叶生产加工贸易中心、花卉生产交易服务中心和优质咖啡原料出口基地。

独特的高原环境为云南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丰富的资源禀赋,优越的生态环境是大自然赋予云南的宝贵财富,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亮丽名牌,造就了云南特色农业发展的无穷魅力和巨大潜力。

生物多样,保证了农副产品的丰富多样。云南是农业物种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花木王国、中药材之乡、生物资源基因库等美誉,能够生产满足不同群体消费需求的特色农产品。

环境优美,保障了农副产品的生态环保和安全优质。云南工业污染少,森林覆盖率高,阳光照射时间长,土壤有机质含量多,生态自我修复功能强,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已成为彩云之南的代名词,绿色有机、生态安全的高原特色农产品独具魅力。

立体气候,保障了农副产品的四季飘香。云南地处低纬度、高海拔,拥有除沙漠和海洋以外的各种气候类型。立体气候特征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尤其是冬季农产品成为了市场上的“香饽饽”。优质的高原农产品备受国内外市场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近年来,云南始终打高原牌、走特色路,开发了多种在海内外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云系产品,高原特色农产品远销110多个国家和地区,依托季节差生产的农产品畅销全国各大城市,品质云咖、生态云牧、人文云茶、放心云蔬、百年云药、天然云菌、健康云油等备受消费者青睐。粮食产量实现12连增,总产量跃居全国第13位,产销基本平衡。云菜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香港市场份额占到1/3,云南的花卉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在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0%,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大花园。

普洱茶在30多个国家完成了地理标志认证和注册,享誉国内外。云南的水果品种繁多,有130多种热带水果和100多种温带水果,四季供应,畅销国内及日本、欧美和东南亚市场,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此外,咖啡、橡胶、中药材、淡水鱼、核桃、食用植物油等一大批“云系”“滇牌”特色农产品同样受到了海内外消费者的热烈追捧。吃云南菜、喝云南茶、赏云南花、品云南果的消费氛围日趋浓厚。

打好高原品牌,提升高原形象,已成为云南全省上下的共识。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扎实的工作:

一是在特色发展上下功夫。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稳定多样性资源,坚定多元、生态、有机、无公害的发展方向,继续加大农产品品牌形象塑造,注重打时间差、季节差,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竞争优势。

二是在转型发展上下功夫。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大从田间到餐桌农产品的监管力度,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快“互联网+”与农业发展步伐。集中力量培育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规模大、综合效益好的农业小巨人领军企业,带动高原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三是在融合发展上下功夫。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科普等多种功能,积极发展都市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业态,促进三次产业互助互融,提质增效。

四是在开放发展上下功夫。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把高原特色农业作为云南融入“一带一路”,辐射南亚、东南亚互利共赢的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打造农业跨国产业链、产业带,推动农业技术、农业装备、农业产品全方位走出去。目前我们在东南亚、在南亚和老挝、缅甸等国家都先后建立了农业方面的合作。

合理利用资源发展草地农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

发展草地农业,建设美丽富裕的高原农业,云南大有可为。草地农业是把农、林、牧整个统筹兼顾,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系统,草地农业的特点是把种粮和种草结合,把种植和养殖结合,把生产和观光旅游与产品加工相结合。这方面,云南有非常大的优势。一般而言,草地在作物系统当中所占的比重不应该少于25%,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当中的比重不应该低于50%,这是研究了世界各个发达国家的做法所得出的一个结论。我国前两年畜牧业总产值占整个农业产值的32%,去年比较低,占比28%,这都显示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云南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将近30%,也就是说,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差不多。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发展草木业,积极培育苜蓿等植物的种植,开展种养结合和粮改饲的试点,积极推进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草作物三种模式的协调与发展。草饲家禽养殖业和广义的草业和牧业,粮改饲,粮草兼顾,这些任务都可以归纳为要积极发展草地农业。

云南要更加注重现有的草地资源。云南省是全国草原面积第七大的省份,省委、省政府要把视野放大,扩大到占国土面积38.8%的草地。另外,占国土46%的林地,也有很大的放牧价值。要把连片草地作为主攻方向,来发展草地畜牧业生产,这对于改善云南的生态环境极其重要。

要大力发展草食家畜,尤其是牛羊饲养。现在畜牧业产值中,60%多是猪肉,牛肉、羊肉特别是羊肉,占的比重很小。所以,在云南养殖业发展当中,应该大力发展牛和羊,充分利用草地资源。云南省在牛和羊的养殖业发展方面有很大的空间,这也是利用云南的自然资源做好高原特色农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要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如何调整结构,利用农闲田、冬闲田种草,在不影响粮食产量的条件下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云南省需要考虑的内容。据农业部统计,现在全国利用农闲田、冬闲田种草达到14%左右,云南可能不到2%,在冬闲田、农闲田种草是非常有潜力的,应该大力发展。种草面积和天然草原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标志之一,云南在农田种草、调整种植业结构方面大有可为。

政府要加强在政策、配套措施方面的支持力度。过去调查经验发现,在云南、贵州很多地方,做产业很不容易,有了支持资金,是用来种草还是用来喂畜?这些都需要钱。希望政府能把种草像种粮食一样,把草畜统筹起来,使农民种草收到效益。

云南有充分条件提高天然草地生产率,进而大力发展牛羊养殖。云南的自然条件可以和新西兰相比,四季如春,适合草地的发展,而且云南的环境从海拔几百米到几千米,全国各地几乎有70%的牧草都可以在云南找到。北方主要种的豆科草苜蓿,在南方不能生长,可是在云南可以生产;南方主要种的黑麦草在北方由于气候比较冷,达不到理想的产量,在云南也很令人满意,也就是说云南是一个亦南亦北兼顾各地环境的地方,这为发展草木畜牧业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同时,云南也有很好的科研合作基础,完全有能力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农业对外开放中心,把草地畜牧业打造成一个特色产业。

转变发展方式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

云南省农业厅厅长张玉明

为什么云南要提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我们认为,高原特色农业与现代农业在生产目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组织方式等方面都是一致的,高原特色农业就是“打高原牌,走特色路”的现代农业,它的科学内涵就是立足云南实际、发挥云南优势、突出云南特色、推进云南发展。

首先,立足云南实际。云南处于低纬度高海拔的特殊环境,呈现显著的立体型地貌、立体型地质、立体型气候、立体型热量和立体型水源等特点,这就决定了云南在农业产业时空分布上,必须立足以上立体型特点,走多产业、多品种、多季节的路子。第二,发挥云南优势。云南具有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八大明显优势,包括地理优势、地缘优势、气候优势、水资源优势、土地资源优势、物种资源优势、产地生态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等。第三,突出云南特色。坚持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子,努力巩固提升烟糖茶胶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水果、咖啡、橡胶、蚕桑、石斛、蓝莓、柠檬、三七、天麻、重楼等特色经济作物,生猪、肉牛、肉羊、禽蛋、奶等畜牧产业和罗非鱼、鲟鱼、鳟鱼等特色淡水渔业。第四,推进云南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定位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要完成总书记交给的任务,就必须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在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要把握和领会好高原特色农业与现代农业之间的逻辑关系。高原特色农业解决的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打高原牌”即打生态牌、资源牌;走特色路,重点就是发展六大板块,打响“四张名片”,打造云南特有的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对此大家都已经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重点解决的是实现路径和方式的问题。就是高原特色农业要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使高原特色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模式之一。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理解为:高原特色农业是现实基础,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是发展方向和目标;高原特色农业明确了云南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和领域,现代农业则是实现方式和途径。直接地说,高原特色农业解决“干什么”的问题,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解决“怎么干”的问题。

从云南来看,转变发展方式,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面临的形势总的来说是机遇大于挑战。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视程度不减、政策力度不减、资金投入不减;高原特色农业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取得明显成效,有良好的发展基础;通过持续的品牌推介,国内外对云南特色生态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高原特色农业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各类资本投资高原特色农业的热潮正在兴起;互联网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我们在全国全球彰显特色新辟了通道。云南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立足云南特殊的地理区位、特有的立体气候、特色的资源品种,以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化、市场化、品牌化、生态化为发展方向,制定大规划、打造大基地、培育大主体、完善大链条、打造大品牌、开展大招商、拓展大市场、深化大改革、促进大开放。坚定不移地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走好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添动力,为全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作出云南独特的贡献。

农业品牌推广要“上天入地”

中国人民大学品牌农业课题组组长娄向鹏

云南是中国高原农业的价值心智高地。云南一直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可以说确实是高原农业的一块高地。云南农业最大的价值和特点就是价值心智高地。云南是中国最大的旅游目的地,每年有3亿人次,这是宝贵的资源,如果云南能够把旅游资源与消费者对高原特色安全生态农产品的需求结合起来,将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设计和非常重要的课题。

怎么把这个资源真正地用起来?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有三个重要的战略突破点,就是怎样把资源优势转为价值胜势,把产业优势转为市场胜势,把产品优势转为品牌胜势。如果我们共同努力,把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三个胜势转化成功的话,云南一定也可以做成中国的名片乃至世界的名片。法国用三瓶水来征服世界,香奈儿的香水、拉菲的葡萄酒、依云的矿泉水,我们云南的资源远远不止这些,非常的多。如何打造这样的品牌,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根据品牌农业的实践来看,未来要注重三维一体,共生共荣的关系。政府、企业、社会三方都要参与。第一要从全省高度,对高原特色农业进行顶层设计,把云南高原特色的理念、目标、路径、组织以及资源配置、实施机制都尽可能明确起来,这是真正实现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大发展的一个前景。第二要做好市场服务,真正为我们市场主体提供市场化的服务。第三要培育品牌。品牌的培育,是最终战略目标的一个根本。要在培育区域品牌的同时,打造用户品牌,最终实现区域公共品牌与用户品牌的良性互动,实现统一市场主体、统一品质标准、统一品类价值、统一品牌形象、统一品牌营销、统一品牌管理的六个统一。

举一个例子,现在我们正在为新疆几个品牌的农业做一些规划。大家知道新疆的农业比较有特点,新疆的瓜果尤其出名,但是很多产品是被外面承销的。怎么办?新疆做了一个西域果园,中国人的果园,其实就是带着政府的声音打造消费者放心的一个新疆的瓜果品牌,就叫西域果园。这种思路,也值得我们去考虑。我们还帮着新疆国资委打造了一个叫沃疆农业,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打造一个能代表新疆的大的品牌。云南省可以考虑做一个大的品牌出来,带动云南整个农业发展。未来要打造云南高原农业的品牌集群,这是包括企业、政府和媒体在内的共同责任。

农业是一门可贵而难得的艺术。一个国家的财富不在于它的自然资源,而在于其国民的智慧和观念。云南拥有非常好的自然资源,就要发挥自然资源的巨大价值。要把优势的农业资源放在整个大的一二三产业格局中看待,把其他行业的先进理念、方法、手段、思路拿过来,更好地帮助农业发展,比如如何打通云南的大旅游、大农业产业的价值链,这是值得思考的课题。

未来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品牌推广要“上天入地”,“上天”就是抢占制高点,以高的眼光建立产业的发展,有大的平台、大的终端、大的传播方式来做,建立在全球的话语体系和产品知名度。大家都知道北京延庆的马铃薯过去并不出名,但是今年搞了一个北京世界马铃薯大会,一下子把延庆的马铃薯推向全世界。云南怎么样在世界上建立这样的话语权,建立这样的世界特色,而不仅仅是中国的特色,这是值得考虑的。“入地”就是要以市场为中心,真正导入市场化的资源。我们的很多活动,可以与市场结合得更紧密一些。我相信,品牌可以改变农业,农业可以改变云南。

为高原特色农业架上科技的翅膀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陈萌山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具有其独特优势。特色农业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呈现,但是高原特色农业在全国来说,云南是第一个在政府工作的部署、规划里提出来的,抓住了云南的资源优势,真正体现了特色。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考察云南时指出,高原特色农业与东北大农业、江浙精细农业和京津沪都市农业一起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之一,这是从全局定位来看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面积大,在全国还是少有的,可以形成规模优势。此外,云南物种种类稀有,既有亚热带的一些资源,也有一些温带的,甚至还有寒带气候的。云南的物种资源丰富,很有特色,现代农业开发前景看好。

从全国来看,大部分农产品应该说供给形势向好,但有很多农产品现在供给压力很大,供大于需。我们现在提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通过供给侧的改革激活需求。云南打造高原特色农业,无疑会为全国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优质农产品,甚至在面对包括东南亚等国际消费市场时,都能有力地提升我国的竞争能力。

从云南的经验来看,省委、省政府对高原特色农业谋篇布局是科学的,开拓思路是好的。第一是全程控制,从田间到餐桌,把高原特色农业、安全生态营养质量奉献给社会,这个定位非常有特色。第二是创新推动,符合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要求,转化农业生产的供给机制,现在靠拼资源、拼投入不行。第三是实行全产业链开发,这一点很重要。农业实际上是一个有效益、能富民的产业,但是现在农业的产业链是割裂的,关键是把全产业链的效益留给农民,留给农村。第四是开放开发,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全程共治,创新驱动,全产业链开发,开放开发,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和相关政策非常正确,很有创意,值得期待。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也是一个贫困面积比较大的地区,也是后发展的地区,应该说发展潜力很大。中国农业科学院要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有全面、全程地响应,这既是云南省委、省政府和云南人民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需求、使命和责任。要加强与云南省的学科对接、产品对接,全力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架上科技的翅膀,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展现特色农业魅力提升高原农产品价值

农民日报社总编辑孙林

前一段时间我和报社的采访组刚刚到云南进行了实地调研采访,和高原特色农业有了近距离的接触,感受到了彩云之南的农业现代化力量。通过这次采访,我对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有三点特别深刻的印象,也有三个进一步的期待。

第一个印象,是加深了对“高原特色、冬农魅力”的认识。云南农业的独一无二性,和其他地区的显著性差异,令人印象深刻。从高原特色来讲,高原特有的光热水土,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农产品。比如在丽江的玉龙雪山,我们看到,山下果木葱茏,山上皑皑白雪,1000多亩的雪桃就在雪山脚下。因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桃子的口感格外脆甜。再加上海拔高低错落,不同区域的雪桃成熟期不同,瞄准了季节空档,很对消费者的胃口。从冬农魅力来讲,因为这里纬度低,大部分地区四季如春,各种果蔬“天天在种,天天在长,天天在收”,即使北方冰天雪地,这里还是一片生机盎然。同时,这里也不只有春天,因为海拔跌宕,可以说“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不同的农作物都可以在云南找到适合生长的区域。所以,云南既有高原特色农业,还有冬季农业。大家都知道农产品交易会一般在9月份、10月份开,但云南敢在冬天到北京举办这样的交易会,展示新鲜优质的农产品,这就是云南农业的魅力。

第二是感受到云南省委、省政府对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精神,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建设的极端重视。我去参加过全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推进会,省委书记、省长、省委副书记、分管农业的副省长共同出席会议。我亲眼见到,在自助的工作餐上,围绕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具体问题,省领导临时召开现场办公会,进行安排部署。可以说,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上,云南有规划,有思路,有政策措施,有绩效考核,动真情,真抓实干,真金白银。全省各地打高原牌,走特色路,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走得风生水起。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云南“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通过这次采访,我们加深了这一重要指示精神的认识。习总书记把云南放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背景下来考量,放在全国整体战略发展格局中来定位,这个发展定位符合云南的省情。正如省委书记李纪恒所说的:“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是关系到云南全局和长远的重大战略任务,这是云南的朝阳产业,是云南最具竞争力的产业,是我们必须做好的一篇大文章。”

同时,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有三点进一步的期待,也是云南现在做得很好,还有进一步发展潜力的方面:一是要把高原特色冬季农业的魅力更好地转化为消费吸引力、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真正把农产品魅力展示出去;二是要把更多现代生产要素引进农业,继续用好山好水好资源去吸引更多人来云南追逐绿色财富梦想,为农业发展注入活力;三是必须充分认识优质的生态环境是云南最大的竞争力,把天蓝、地绿、水清、地爽的优势一直保持下去,坚定不移,永远用生态优质的环境生产优质的农产品,并且通过优质农产品,把云南的形象更好地传播出去。

抓好产销培育品牌做到人无我有

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执行会长、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董事长张玉玺

云南农产品在北京市场占有很大份额。北京新发地是一个农产品的代名词,今年交易额突破600亿元。2015年,云南农产品到12月7日的交易量是97万吨,也就是说,云南省一年有突破100多万吨的农产品要运输到北京的市场,占北京总交易量的7.5%。尤其是云南的农产品对于北京蔬菜淡季供给非常重要。每年从10月中旬到第二年4月份,新发地推出西双版纳、保山的架豆和豆王,两节两会期间对此尤其依赖。每年2月份,北京消费者最早吃到的新鲜土豆、新鲜洋葱,每年3月份最早吃上的新鲜大蒜,5月份吃上的新鲜莲藕,都来自云南。云南生产的菜花、生笋、荷兰豆、圆白菜等源源不断进入新发地。

我国农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解放后到1978年是短缺时代,什么都供不应求。从1978年以后进入发展阶段,土地不要税、种粮给补贴、科技大发展,一系列政策补贴农业,农业得到特别大的发展。2005年之后不知不觉进入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叫流通阶段。在这个阶段,丰产不丰收、勤劳未必致富,卖比种重要。

云南特色冬农魅力,充分体现了云南的特色优势。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首先要抓住这种特色,打出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的规模。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农业生产组织起来,把规模做大,做到人无我有。

其次要打出自己的品牌。好山好水出好果,出了好果还要好吆喝,打出品牌还要宣传好自己的品牌。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产品要在加强特色品牌宣传上下功夫。制作更多能代表云南高原特色优质农产品的宣传材料,用品牌代表实力、代表诚信、代表品质。

第三要抓产销之路。农产品产销主要有四个环节:种子研发、种植养殖、运输、销售。种植者风险最大,利润最低。好不容易丰产了,但丰产不一定丰收,如果只抓住种植,不去把后面的销售抓住,就永远抓不住资源。在市场里面,经过10年的奋斗,经过10年的卖菜、卖水果,能马上变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但是你种蔬菜、种水果,想当千万富翁和亿万富翁很难。种完之后,还要批发、搞零售、创品牌,要把整个利润链条抓起来……这样才能把云南农民组织起来,把品牌树起来。所以农产品既要抓“种”,又要抓“销”,抓住产销之后,农民才能真正富起来。

支持云南农垦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农业部农垦局巡视员何子阳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让我想到两句话,云南是高原红,也是高原蓝。高原红,不仅是高原地带的红色土壤,更是这几年高原农业、特色农业发展得红红火火。这说明近几年云南农业在现代农业建设、产业转型升级中抓住了问题关键,发展出了自身特色,取得了红红火火的成效。高原蓝,不仅是蓝天绿水,更代表了绿色、安全,这也是高原农业最大的特点,或者说是亮点。云南的高原是红的,是蓝的。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这应该说对农业、对农垦来讲,具有里程碑意义,将给全国农垦乃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一个新的天地,一个新的春天。

农垦是三农的一部分,云南的农垦也是云南农业的一部分。云南农业这几年在全国农业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和明显。尤其是现在经过改革以后,云南农垦集团也正在开好头、起好步,现在已经逐渐打出了云南农垦特色这张牌。我希望云南大力支持农垦的发展。

在这里提一点建议和希望,要根据云南农业特色,尤其是独特的资源和气候条件,发展其他地方没有的或者少有的产品和产业。农业现在正处在转型升级阶段,在改变供给侧这样一个大的背景和大的环境条件下,如何闯出云南农垦转型升级当中的一条出路?应该发展它独有的东西。比如说,就现在发展现状来讲,有咖啡、坚果,还有云南独特的辣木资源,这是在社会和经济发展当中还没有被完全认识的一些产业,但是中央给予了高度重视。比如辣木,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都是相当高的。云南可以积极开发既有自己独特优势、又有市场潜力的辣木产业。只有开拓创新,在新的大背景下,才能按照“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产业优势、产品优质的要求,走出一条高产高效的现代特色发展道路。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