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港“笔王”制笔54年 担忧工艺传承

分享到: 更多
2016-03-18 来源:南昌新闻网

      现如今,水笔、圆珠笔、钢笔等已经成为主要的书写工具,毛笔似乎正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进贤县文港镇,这个地处赣抚平原的小镇,制作毛笔的历史有1600余年,被喻为“华夏笔都”。近日,记者来到这里,看看这里的人们为什么能用“一支笔”,描绘美好生活。
  文港“笔王”制作毛笔54年
  生于制笔世家的周鹏程,由于掌握了古老、完备的制笔技艺而被誉为“笔王”。
  “这是黄鼠狼尾巴上的毛,也就是狼毫。一支毛笔,最重要的就是笔头。”当记者来到周鹏程的工作室时,年过花甲的他正在处理一撮金黄色的动物毛——用水将毛打湿,然后用一把小刀去除其中夹杂着的弯曲的动物毛,周而复始。
  周鹏程告诉记者:“我从8岁起就开始学习制作毛笔,到现在已经54年了。”早年,为了能制作出一支精良的毛笔,他跑了大半个中国,“制作毛笔是为了给人用的,那我就要把我的毛笔送给一些书画大师试用,听听他们的意见。”
  如今,周鹏程每年还会为一些书法家、画家等“定制”毛笔,而这些艺术大师的回报就是用周鹏程制作的毛笔为他亲手写一幅字,画一幅画,“现在,估计得有两三百幅吧,没细算过。” 毛笔博物馆藏品约有5000件
  而在离周鹏程的工作室不远的地方,是毛笔博物馆。这座毛笔博物馆是由邹农耕建立的,不过由于当天邹农耕身在外地,记者未能与之见面。他的助理告诉记者,目前毛笔博物馆馆藏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毛笔和与毛笔文化相关的藏品,这部分藏品有3000至4000件;另一部分就是书画作品,大部分都是邹农耕与其他艺术家交流而来,这部分的藏品有1000多件。”
  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邹农耕曾表示希望能将博物馆打造成为一个文人墨客的聚集地。
  毛笔工艺待传承
  制作毛笔的关键技艺,自古以来都是世代相传的。正因为如此,毛笔技艺的传承在现代便成为一个问题。“要是没有出名,你说做一支毛笔能赚多少钱?而且,因为纯手工制作,一天能做出100个笔头就算不错的了。”周鹏程告诉记者,手工制作毛笔费时费力,且经济效益不理想,这使得很多人不愿意学习这门技艺。
  “不只在文港,全国很多的制笔重镇都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成立赣笔制作传承研究所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港镇党委书记晃兴华表示,他们首先让制作经验丰富的制笔师在研究所里互通有无,编写一本毛笔教材,“然后我们就会成立毛笔学校,让那些想学习毛笔制作技术的人在这里学到全面的毛笔制作知识。”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