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井岩:我与玻璃画的不解之缘

分享到: 更多
2016-09-19 来源:中华玻璃网

  顾井岩(58岁)
我生于1957年。上个世纪80年代初,玻璃画成为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那时的家具够不够档次主要有三看:一看木材材质;二看木工技术;三看玻璃画水平。因为玻璃画十分走俏,我就跟随舅舅学习画大柜。
舅舅是木匠,同时也是画匠。当时的乡下,衣柜、碗橱等家具都用玻璃画装饰。舅舅完成木工工序后,就画玻璃画,收入很好。我跟着舅舅很快就学会了玻璃画的简单技法,先在玻璃上勾线,类似国画白描技法,然后以油漆颜料填色。后来,我也背着画具箱子,走乡串村,画起了箱柜,每年要画板柜或箱子、被套等四、五十套(件),既为家庭增添了经济补给,又为人生添了一大乐趣。
在玻璃上画画有“三难”:一难是反着画,画在玻璃的反面,观赏则是正面,因此画是反着画出来的;二难是墨彩、油漆、水彩套用,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稍有不慎,就得重来;三难是给玻璃画题字,或落款,要反着写字。书法和绘画是一家,字不成型,就影响画作整体。为此,我曾下功夫临《欧体九成宫》帖的反体字,每日坚持写500字,一练就是10年,付出了许多精力与汗水。
后来,不知不觉中,随着玻璃画退出传统家具的历史舞台。其他画匠先后“失业”转行,我却有幸被青山中心校聘为民办教师,教美术,负责制作幻灯片,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并由一名代课教师转为正式教师。
工作期间,我参加过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学习山水画系。我对当代著名画家白雪石先生的山水画技法情有独钟,“勾、皴、染、点”,曾深度临摹其技法要领,通过几年的笔墨练习,终于使自己的绘画技法有了很大的提高。业余时间,我常常画国画。
我画国画,但玻璃画这门传统手工艺,我也没扔。因为一个人对自己真心喜欢的东西,是难以割舍的。我觉得不画玻璃画,我的心很难静下来。我摸索着把国画的彩墨技法和西方油画技法,用于玻璃画的创作中,画出了酣畅淋漓的油画式国画100余幅。这种画颜色艳丽,光亮剔透,犹如壁画,装饰性极强,被一些年轻人所喜欢。我的玻璃画作品还多次应邀到省、市、县艺术节中参展,受到了一些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作为一位民间匠人,我已坚持玻璃画创作40年。而今,我已年近六旬,即将退休。眼看木雕、彩绘、编织、剪纸等很多民间艺术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眼下,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保留玻璃画,传承玻璃画。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