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兴趣碰上消费 | 眼镜行业破局新“玩法”

0
2024-11-08 来源: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近年来,在数字化浪潮席卷下,“兴趣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模式迅速崛起,它强调以消费者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需求为核心,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股新风潮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也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市场中找到生存与发展的新路径,也成为了许多行业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

当下的消费市场中,新一代消费群体更追求服务、体验和精神层面的满足。眼镜行业作为眼健康服务型行业,无论是在产品设计还是营销活动上,针对用户喜好增加更多元化和个性化选择,才能突出重围,迎来机遇。


兴趣引领消费,个性化需求凸显“兴趣消费”概念由名创优品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叶国富在2020年首次提出。他认为,社交、情感和精神诉求的提升带来了一种新的消费趋势,兴趣消费是年轻消费群体自身情绪、意识和个性的一种表达。
根据艾媒咨询最近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兴趣消费趋势洞察白皮书》数据显示,超5成的新一代消费群体在生活必需品外,会在一定支出范围内购买兴趣喜好相关品、愉悦自我的产品。新一代消费者购买商品不再只为满足实用需求,也更多地关注商品的个性化特征、商品附加情感价值、文化内涵等。

咨询机构罗兰贝格出品的报告《重塑信心,着眼未来,品牌如何拥抱年轻消费力?》表示,中国的新一代消费者具有高潜力、高活力、高调性3大特征,主要体现在购买频次高、付费意愿强,对消费拥有鲜明的价值主张。对于品牌的认知、与品牌的互动偏好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也为传统消费品品牌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因此,“如何优化自身的品牌定位、产品设计、互动方式去更好地拥抱新消费群体”成为各行各业的必修课。

 


新型消费观促进品牌再升级在当前兴趣消费趋势推动下,年轻一代的购买行为与其社交活动紧密相连。对特定兴趣团体的归属感成为驱动这些消费者进行消费的关键动力。对于品牌而言,通过将产品与特定的兴趣群体相匹配,并将产品设计融入到不同的社交环境中,可以有效提升产品在目标社群中的传播效率和影响力。近年来,众多品牌积极转型,不仅是产品的功能和外观上优化,更深入到情感附加值的提升以及生活方式场景的搭建。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增强品牌的市场渗透力,还能为开拓年轻消费者市场提供更多机会。
例如1932年成立的老牌玩具公司——乐高,成立90多年,依然是全世界市值最高的玩具品牌,能够取得此项成就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其全面的“线上+线下”市场营销策略。在品牌90周年之际,乐高玩具开启线上聚划算欢聚日活动,短短2天该话题吸引超1.1亿的阅读量,评论数超1.8万条;截至活动当天晚上9点,仅聚划算渠道的活动商品就已售出约15000件,店铺粉丝数破500万。

乐高的线下门店以及各种嘉年华活动,通过“硬件设施、氛围营造以及人际互动”的有机结合,每年数十套与知名IP合作推出的联名款、定制设计款成品推向市场,更是直接增强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顾客在此环境中能够全方位、立体式地感受卖家所创造的体验场景。这样的产品情感连接不仅增强了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同时也提升了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眼镜品牌建设与创新之道为了更好地抓住兴趣消费的商机,许多眼镜品牌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与升级,以兴趣圈层数据实现“货找人”精准匹配,这一趋势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行为模式,更为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一是精准引流,实现差异化定位。兴趣消费具有明显的标签,能带来精准的流量。面对产品被竞争品牌包围的形势,通过利用兴趣消费这一策略来精准地吸引潜在客户。随着大量年轻人开始走向户外,爱上越野、慢跑、徒行、骑车等运动项目,星创视光中心深入了解运动爱好者的视觉痛点,从产品设计、服务提供到用户体验等多个维度出发,推出专为运动人群定制的视光服务方案——NSVE星创运动视觉优化,给消费者带来来前所未有的运动体验。


二是促进跨界合作,解锁销售新姿势。兴趣消费能有效促进跨界合作,因为其满足了消费者对新奇体验和文化归属感的双重需求。通过提供独特的情感体验,不仅能吸引顾客的注意,还能推行创新活动,从达到提高销售额的目的。

千叶美术馆以“商业+艺术+眼健康”的综合业态,打破传统眼镜店的单调,为热爱艺术的人提供了一个既能消费又能享受艺术的独特空间;海昌与抖音跨界合作举办抖音创作者大会,巧妙运用“强内容营销+沉浸式场景体感触达”的策略,通过线下缔造主题空间的用户交互体验,进而打通从兴趣激发到深度体验,再到实际购买转化的闭环。
除此之外,蔡司光学也同样在积极追求跨界合作。不久前,蔡司光学与英国咖啡品牌COSTA咖啡、中国健身品牌超级猩猩健身开展跨界营销,打破次元壁垒,成功拓展品牌消费圈层,以全新的消费场景体验吸引消费者互动,旨在为不同的消费者提供更多个性化、多元化服务,同时也进一步推动着蔡司光学的产品链不断创新、完善。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眼镜企业要突出重围,必须专注于品牌建设和服务创新,如何通过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向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是今后应该关注的重点。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中国眼镜市场将继续焕发新的活力,展现出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