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和消费量双减时代,白酒突围路在何方?

0
2025-02-14 来源: 陶瓷资讯

 白酒进入双减时代
2016-2023年,中国白酒产量连续七年下滑,从高峰期的1358万千升(2016年)降至449.2万千升(2023年),降幅达67%。

但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前10个月产量呈现回升迹象,以茅台、五粮液、汾酒等重点头部企业产能扩张进入稳定达产期,2023年茅台产量10.01万吨,五粮液18.41万吨,占行业总产量比例显著提升,预计2025年开始产量结束下滑趋势,进入低速增长阶段,白酒行业产量触底企稳,中小酒厂将面临加速淘汰局面。


重点产区方面,自2023年,四川、山西、贵州三大产区合计产量占比超37%(四川174万千升,山西33.82万千升,贵州30.44万千升),2024年重点产区产量占比将会进一步提高,未来产区将进一步向名酒集中地倾斜,产区集中度提升,依托品牌效应和产业链优势实现规模经济,川黔晋三大产区引领格局基本稳定。未来,通过政策引导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区域龙头引领,市场将会出现市场高集中下,产品结构强竞争,全价位段名酒整合趋势进一步加速局面将更加凸显。

从白酒消费量发展趋势看,当前白酒主力消费群体为35-65岁人群(约6.8亿人),未来10年规模基本稳定,但2044年后将逐步减少至约6.15亿。据相关数据预测,短期(2025-2035年):70后、80后(约4亿人)进入消费能力巅峰期,支撑高端白酒需求;长期(2035年后):00后成为主力,但人口基数较前代减少近1.8亿,消费总量或面临萎缩;另一方面,人均饮酒频次可能从年均10瓶(2023年)降至5-6瓶(2035年),但消费单价持续提升,高端白酒占比扩大,整体消费额仍将增长;白酒将以商务宴请、收藏投资支撑高端市场,通过年轻群体偏好低度、健康化产品(如38度白酒、果酒),推动细分品类增长。

双减时代前路何在

总体而言,面临双减时代的白酒企业,需全面借助新技术,通过精准匹配需求,高效把握市场运行动态将是企业运作基础逻辑。

一方面,品牌与产品创新围绕自身优势,聚焦向上与适度创新品类在双减时代是必然选择;重点头部企业可以通过扩大高端基酒储备,优化工艺提升优质酒出酒率;以消费者为中心,开发低度、健康化产品线;中小企业可以考虑依托自身优势特色品类(如区域文化酒、草本养生酒),避免与头部直接竞争,依托本地文化IP打造差异化优势。

另一方面,拥抱新技术强化供应链优化和产品生产智能化,实现智能生产与库存管理,建立动态库存预警系统,通过大数据预测区域动销,避免盲目扩产导致价格倒挂;应用AI技术优化发酵、蒸馏流程(如实时温湿度监测),降低能耗20%以上。

市场拓展方面,头部企业引领深度国际化是白酒未来发展必然选择。针对关税较低地区(如美国、日本)推出适配规格产品(如700ml国际版茅台),利用奥运会、世界杯等等国际事件提升中国白酒品牌影响力,加强国际市场渗透,逐步扩大白酒消费区域和人群是白酒更好发展的必然之路。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