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企“苦”不堪言 食糖行业全年预亏100亿

2013-06-27 来源:

曾经风光无限的“糖高宗”,开始跌跌不休。国内食糖2012/2013榨季已接近尾声,但持续一年多的食糖熊市仍未有见底的征兆。

  昨天,上海糖酒集团董事长葛俊杰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受到进口食糖冲击,目前全行业陷入低谷,预计整个行业全年亏损100亿元。“明年将更加困难。”

  葛俊杰表示,目前国内食糖产量与消费量持平,但大量进口食糖以及走私糖对国内食糖业造成很大冲击。

  糖企受“苦”

  国内最大制糖企业之一东方先导糖酒公司总经理范钦宇告诉记者,目前2012/2013榨季,国内食糖产量在1330万吨左右,消费规模在1340万吨左右。但进口量逐年增加,去年进口食糖大约380万吨,今年预计超过400万吨。葛俊杰强调,还有大量走私糖进入国内市场。

  大量进口食糖不仅造成国内市场供大于求,并且由于价格低廉,给国内食糖价格体系造成很大冲击。范钦宇表示,目前国内白糖现货价格已经从2011年的近8000元/吨的高点跌落到今年4月底5600元/吨,部分地区甚至低于5400元/吨,跌幅高达30%,期货市场上跌幅更大。范钦宇表示,目前全行业70%的制糖企业亏损。

  财报显示,南宁糖业(000911.SZ)、贵糖股份(000833.SZ)、中粮屯河(600737.SH)等多家制糖上市公司去年以及今年一季度营业利润均为负。其中,贵糖股份今年一季度未计入营业外收入和支出的营业利润仍为亏损0.25亿元,比去年同期下跌411.06%;广东甘化未计入营业外收入和支出的营业利润亏损0.05亿元,比去年同期降低2755.32%。国内某食糖企业负责人透露,今年以来,按白糖平均价格计算,每加工一吨糖亏损500元,全行业亏损近70亿元。

  而进口食糖价格远低于国内食糖价格,目前国内进口糖配额内(15%关税)加工完税价折合人民币约4200元/吨,而以国内产糖大省广西为例,光生产成本就高达5500元/吨。即便是配额外(50%关税)的食糖进口价也低于国内市场价格。

  两大顽疾

  为稳定国内糖价,国家出台300万吨食糖收储政策。2012/2013榨季以来,政府已经连续两次大量收储,收储价格一度高达6100元/吨。然而这并不能挽救全行业大面积陷入亏损的困境,进口食糖对国内食糖产业的冲击日益明显。

  据中国海关统计机构6月21日提供的数据,2013年5月份中国进口食糖338068吨(4月份进口36万吨),同比2012年5月份增幅33.07%。而食糖出口量持续下滑,今年1~5月份我国累计出口食糖21485吨,同比上年减少10.66%。

  现行的关税政策很难抵抗境外低价进口食糖对国产糖的冲击。在世界主要产糖国中,只有我国和澳大利亚没有实行高关税保护,而是实行食糖贸易自由化,造成了国内食糖市场与国际市场紧密相关,进口糖对国产糖的冲击渐露峥嵘。

  生产成本高是导致国内食糖价格高于国外的主要原因。受国家价格限制,目前食糖加工企业对甘蔗的收购价维持在500元/吨左右,而巴西、澳大利亚等国的收购价只有250元/吨,生产成本高导致加工企业竞争力低于国际水平。业内担心,如果长期维持500元/吨的价格,很多加工企业将无法坚持下去,未来可能会出现给蔗农“打白条”的情况,到时候,蔗农的利益也无法维护。相关人士坦言,如果国家真的想扶持食糖产业,直接将钱补贴给蔗农,放开对甘蔗收购价格的限制,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生产成本下降。

  而造成成本高的原因主要是我国食糖产区机械化程度不高、甘蔗品种产糖量较低导致。事实上,由于我国很多产糖区是山坡区域,很难进行机械化作业,而目前人工成本不断上扬,直接导致甘蔗生产成本上升,加上我国甘蔗品种产糖量不及国外,导致食糖产业竞争力弱于巴西、澳大利亚等国。

  葛俊杰坦言,未来国际食糖价格低于国内食糖价格这一趋势将继续维持,上海糖酒集团未来将到澳大利亚、巴西等国收购食糖企业,来减轻国内食糖高成本的压力。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

广告位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