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用品业触底反弹
体育用品业在过去的三四年中一直在喧嚣的门店扩张和库存危机中挣扎,现在终于开始从谷底爬升了,营收、利润双增长出现在各家财报上。以前单纯靠门店扩张实现销售增长的本土品牌视野逐渐开阔,进入体育全产业的大时代,或者转型互联网+体育生态圈,或者攀上体育产业,即使留守体育用品本业的公司也开始多品牌全渠道运作,这将激发国内体育消费进入一个新的高度。
迎来春天
安踏体育率先公布了过百亿元的销售数字,公司营收与去年的89.23亿元相比增长了24.7%,达到111.26亿元;实现净利20.41亿元,同比增长20%,成为第一家进入百亿元俱乐部的本土体育用品公司。
备受关注的李宁公司一举甩掉三年巨亏,2015年收入70.89亿元,较上年上升17%;同时实现净利1430.9万元。
作为规模最大的两家企业,安踏和李宁已经踏入新的发展阶段。其他体育品牌业绩也提升明显,361度2015年的营业额上升14.1%至44.59亿元。匹克2015年全年营业收入31.07亿元,同比增长9.33%;全年盈利3.92亿元,同比增长22.33%。特步收入增长10.8%至52.951亿元;净利上升30.3%至6.226亿元。
停滞多年的门店数量也开始恢复扩张。李宁公司销售点净增加507个达6133个,其中直营销售点净增313个,经销商销售点净增加194个,自2011年以来重新恢复扩张。2016年安踏儿童和中高端品牌FILA将进一步扩张,分别达到1800家左右和650家。
发力跑鞋
跑步热潮在去年进一步发酵,去年通过中国田径协会注册的大型马拉松赛事共53场,较2014年增长逾100%,参与率接近45%,根据国际咨询机构尼尔森和中国田径协会联合发布的《2015年中国跑步人群调查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跑步者人均消费3601元购买跑步装备。
中国跑步运动的参与率和对功能性跑鞋的需求持续提高。这也成为各大品牌努力抓住的机遇,科技含量更高的功能性跑鞋陆续推出,李宁联合小米生态链企业华米科技发布“烈骏”和“赤兔”两款智能跑鞋,专注于篮球鞋的匹克在2015年内就推出了箭羽1.1、天行者、S-PAD、悦跑三代、律动五款跑鞋新品。与此同时,和跑步相关的赛事赞助也成为各个品牌积极争抢的资源。
押宝跑步的成果显而易见,特步功能性跑鞋产品占收入比例由2014年的30%增至2015年的55%,推动跑鞋收入增长7.1%至32.6亿元,由于功能性跑鞋的平均售价较一般跑鞋高20%-30%,毛利率也高约2个百分点,整体毛利率提升1.4个百分点至42.2%。更重要的是,以往扎堆定位在大众、时尚休闲的本土体育品牌,开始重视技术研发,从而摆脱千鞋一面的同质化,向更大的市场出发。
前景可期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部长通道”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接受集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总规模1.4万亿元,实现增加值4000多亿元,占当年GDP的0.64%,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国家体育总局正会同相关部委,研制相关政策,即将陆续出台。”刘鹏同时指出,“到2020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同时,使全民健身与经济社会事业互促发展,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
单纯的体育用品只是体育产业的一小部分,离1.5万亿元还有很远,本土体育品牌复苏回暖之后,摆脱了依靠开店实现销售增加的品牌商思路,开始参与到更广泛的体育产业中来,并且携带着“互联网+”的工具。在国内体育用品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这也是扩大体育消费的一种方式。
李宁创始人李宁在去年3月宣布回归,于2015年8月8日的25周年庆仪式上宣布,重启“一切皆有可能”口号,替代2010年开始的“让改变发生”,并向“互联网+运动生活体验”的服务供应商转型。特步在业绩公告中表示,业绩回暖得益于集团“3+”战略,即在产品、体育、互联网三个方面,将公司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推到一个更新、更高的层次。
坚持产品本业的品牌如安踏至今还未在体育产业生态方面有所动作,但是,安踏在多品牌化方面一直暗中推进。在收购FILA尝到甜头后,与迪桑特日本、伊藤忠签订意向书,经营Desdente品牌,拓展包括滑雪、综训、跑步及其他类别在内的产品。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