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琉产业从"制造“走向"智造”

分享到: 更多
2017-04-13 来源:中国青年网

  淄博市博山区山头街道自古就是闻名遐迩的陶瓷琉璃之乡,如今已是省级陶瓷琉璃特色产业镇、省级陶琉工艺品生产基地,也是博山陶琉文化名城的主要载体。

  近年来,山头街道充分发挥陶琉资源和区位优势,在招才引智上从“散打”向“精准”转变,依托中国博山陶琉大观园国际商贸城,凝聚陶琉产业聚集优势,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使陶琉产业技工和陶琉大师人才不断积聚,产业链催生人才链,实现了从“陶琉制造”到“陶琉智造”的跨越。

  引智聚才——

  主打“园区品牌”

  “发展陶琉产业不能仅仅停留在小商户零零散散卖点陶瓷瓦罐儿,传统产业也可以做得‘高大上’。”山头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栋感慨。

  1991年,山头街道交通和商贸中心建起了“博山陶瓷琉璃大观园”,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陶琉专业市场。2006年,通过招商引资,吸纳7亿元资金,大观园被扩建成3.1平方千米的“中国博山陶琉大观园国际商贸城”。目前已有500多个商户进驻商贸城,50多家陶琉企业进驻工业园,带动周边形成一条陶琉特色商业街。商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顺利实现年总销售额13亿元。

  记者了解到,今年,山头街道还依托商贸城,着力打造“中国(博山)陶琉古镇文化旅游”项目,共包含中国陶瓷古窑村传统村落保护、中国(博山)陶瓷琉璃艺术大师村、博山区“1957”陶艺城、中国(博山)陶瓷琉璃艺术孵化中心四个子项目。总投资达30多亿元,这里将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旅游和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国内一流陶琉文化产业园。

  进驻大师村春秋陶坊的是陶琉业界母子搭档——杨玉芳、任国栋两位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的创作工作室。“同行们聚在一起,除了可以切磋技艺,更能分享客源,总好过‘单打独斗’!”任国栋说。

  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健全的基础设施在振兴了陶琉产业发展的同时,更吸引了众多的陶琉艺人、陶琉艺术大师来此创业。据统计,目前山头街道拥有国家级陶琉大师11名,省级陶琉大师50余名,中级职称100余人,民间艺人达500余人。

  借策助才——

  推动人才走向“高精尖”

  为使陶琉人才不断优化发展,提高大师知名度,街道不断加强对上级有关方针政策的研究与解读,广泛搜集行业信息,密切关注国际国内陶琉研展最新行情,引导行业人才准确把握政策支持和鼓励的方向,提高捕捉发展机遇的能力,促使其向“高精尖”发展。

  昃秀花获得“中国时代最具影响力风采大师”的荣誉称号;任国栋和信德胜的作品在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活动中分别荣获金奖;周成双、马志河等6人获得“首届山东省特级陶瓷艺术大师”称号;杨文章获得“山东省优秀陶瓷艺术大师”称号;田纪友、黄玉双分获省、市“首席技师”称号;更有多人获得“高技能人才”称号。纷至沓来的荣誉使博山陶琉美名远扬,大大增强了艺术大师在陶琉界的影响力。

  “我们也十分注重大师之间的交流,成立了‘山头古窑陶镇艺术协会’,协会下设书画、陶琉、文史、摄影等分会,定期开展论坛研讨、形势分析、行业座谈会、作品展览等活动,以此来团结各界文化艺术名人,搭建作品展示和学习交流平台。”山头街道文化旅游办主任岳海燕说道。

  日前开展的“山头街道第一届陶琉艺术作品展”活动一炮打响,20余名省级以上陶瓷琉璃艺术大师、陶琉艺术后起之秀携作品参与,共展出陶瓷琉璃艺术作品60余件,吸引了无数陶琉爱好者前来参观,更加强了大师与大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转智为财——

  创新“陶琉大师+”模式

  “一个普通瓷罐市价几十元,但如果是经大师艺术加工的刻瓷制品就可卖到几百元甚至几千元。陶瓷琉璃不仅仅是实用品,更是艺术品。”李栋说,“采取大师+企业+营销的模式,为陶琉产业注入智慧资本,有效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走进淄博依山堂玉瓷厂的作品陈列室里,浓郁的文化艺术气息扑面而来,陈列架上各式各样的艺术陶瓷作品,造型各异,工艺精湛,玉瓷上或镌刻或手绘的山水鸟兽鱼虫,皆秀美灵动、栩栩如生,令人眼界大开。

  “这个瓷瓶别看小,至少要卖5000元钱。”厂长王延珠指着一件绘有山水美景的陶瓷瓶自豪地说,“那件彩绘大瓷瓶出自国家陶瓷艺术大师信德胜之手,能卖40多万元。”

  在街道帮助下,淄博依山堂玉瓷厂成功探索出一条集研发、生产、营销高档精品艺术陶瓷之路,签约3名国家级、9名省级陶瓷艺术大师,年产作品6000余件,年产值达到5000余万元,实现了对传统陶瓷产业链条的拉长发展和核心裂变。

  “依托高层次专业人才,结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种‘优质玉瓷+大师精品+策划团队’的营销模式,帮助大师们提高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逐步建立传统工艺美术人才经纪人制度,可以有效促进大师技艺和创意资源的市场化,前景无限。”街道办事处经委主任徐广瀛说。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