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建设现代化“世界陶瓷之都”

分享到: 更多
2017-04-20 来源:泉州网

千年窑火,生生不息。作为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德化的陶瓷产业和文化发展凝聚海内外关注的目光,产品出口至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

以德化县委书记梁玉华、县长刘德旺为首的领导班子牢牢抓紧陶瓷这一支柱产业,重点实施政策、文化、设计、科技和市场等“五个引领”,提质增量、扩大影响、转型升级,打造声名远扬的现代化“世界陶瓷之都”。该县现有陶瓷企业2600多家,过去一年产值199.5亿元,其中出口陶瓷就达137.64亿元,增长8.47%,实现逆市飘红;新年伊始,德化跻身国家级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为瓷都陶瓷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历史上,德化陶瓷像火花一样点亮了西方人的眼睛,燃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当前,德化人也期待有更大的作为,围绕“生产由制造向智造转变,产品由低端向高端转变,结构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的“三个转变”,走创新型、效益型、集约型、生态型的“四型路子”,力争2020年陶瓷年产值突破300亿元,产值上亿元陶瓷企业60家以上。

世界瓷都迎来世界目光

今年2月,“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在德化启动,这是中法文化论坛的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后,一批国际艺术家驻场德化,进行为期7个月的创作,这些艺术家创作的优秀作品将有机会于今年9月在法国进行展览。此次大赛,更吸引了法国罗丹博物馆馆长卡特琳·舍维约、佳士得中国瓷器及艺术品国际主管热拉尔迪娜·勒南、法国塞尔弗国家陶瓷艺术中心主任罗曼·萨尔法蒂、中法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副理事长佳玥、哈佛大学陶瓷中心项目负责人赵梦等众多重量级嘉宾担任评委,考察德化陶瓷产业,畅谈当代陶瓷发展。

近年来,德化努力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引进来”,也不断组织本土陶瓷艺术大师们“走出去”, 通过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交流,碰撞出新的艺术火花。就在上个月,德化组织20名陶瓷企业家、大师、设计师赴德国、意大利进行工业设计培训与考察。“此行对我触动很大,国外的工厂50年前就有我们现在的生产设备了,我们的确迫切需要转型和升级。”德化嘉顺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金贵表示,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内成本快速上涨等要素制约,德化陶瓷企业面临较大挑战,迫切需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多年来,德化县支持企业“走出去”参展,从而加强与国内陶瓷产区和国际市场的对接联系。

梁玉华调任德化还不到一年,对德化陶瓷产业发展早已成竹在胸,她刚到德化之际不仅深入陶瓷企业调研,还到国内其他重要陶瓷产区考察,开启新时期德化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强劲引擎。“通过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强化‘五个引领’,推动传统瓷雕的继承创新,增强西洋工艺瓷的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元素,提升日用瓷的质量和品牌,实现德化陶瓷产业结构从工艺美术陶瓷及日用陶瓷独大,向工艺美术陶瓷、日用陶瓷、高技术陶瓷、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陶瓷产业配套均衡发展转变,推动德化陶瓷产值、品质、影响力脱瓶颈。”梁玉华说,与国内外主要陶瓷产区相比,德化既有优势,也有不足之处。今后要将德化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雕塑技艺、密集的人力资源和广阔的线下线上市场等优势全面发挥出来,全力推动现代化“世界陶瓷之都”建设。

改变“中国民窑”的自我发展定位,以打造现代“世界官窑”为目标,这已经成为广大瓷都人的共识,海内外德化乡亲正合力打响世界瓷都品牌。今后德化将邀请更多知名策划团队、专家学者对“世界陶瓷之都”品牌进行统一策划设计、统一对外宣传。复兴“中国白”计划,适时筹划举办世界陶瓷艺术节、陶瓷高峰文化论坛、陶瓷艺术博览会、陶瓷经贸洽谈会、陶瓷文化之旅,策划运作陶瓷乐队、陶瓷舞蹈、瓷模大赛、影视作品等文化项目,鼓励陶艺大师参与国际国内重大盛事盛会,让更多精美绝伦的国礼瓷、国宴瓷成为“德化造”。

新年伊始,德化县加快国际陶瓷艺术城和中国茶具城建设步伐,力促陶瓷企业形成产为集群,抱团发展。其中,国际陶瓷艺术城将实现国际化、现代艺术与本地文化的融合,建集博物馆、城市规划展览馆、文化中心、会展中心、商贸中心、艺术家工坊、旅游设施、酒店及高尚居住等为一体的“国际陶瓷艺术城·中国瓷宫”,打造成以营销展示、文化传播、创意设计、旅游观光为主题的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陶瓷文化交流平台;中国茶具城建成后将整合发挥行业龙头作用,建设一座集茶具批发、展示、零售、研讨、交流、培训、实践、观光为一体,具备全国性专业茶具市场功能的综合性产业平台,带动上、下游原料产品入市流通,拉动茶具产业链的提升和发展。

项目建设谋求大作为

“兴泉铁路建成后,德化将告别没有铁路的历史。”梁玉华在上个月举行的兴泉铁路德化段开工建设仪式上的话,说出了广大德化人的期盼。该项目总投资29.6亿元,兴泉铁路福建境内宁化至泉州段为国家I级单线电气化、客货兼顾的区域干线铁路,设计行车速度160公里/小时。兴泉铁路德化段途经春美乡、美湖镇、盖德镇、龙浔镇,全长29.3公里,设有德化站(中间站)和美湖镇洋田站(会让站)。与兴泉铁路德化段一起开工的共5个项目,总投资超过33亿元,还有德化县盛凤桥、德化县戴云山生态文化教育基地等综合业务用房、红星·家世界和泉州市人民检察院办案工作区等,为市委开展“项目攻坚年”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回顾今年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德化县就举行了九仙山酒店、中国茶具城营销中心、美图铝业、国家气象观测站等8个重点项目开竣工仪式,并召开全县重点项目推进会,全面擂响抓项目的战鼓,迅速拉开重点项目建设的战线,吹响跨越赶超的号角,加快形成新气势、营造新氛围、打开新局面。德化进一步把项目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重中之重,抓紧、抓好、抓落实,山区县城在项目建设也要有大作为。全县上下把项目建设作为常年的一个重心工作,一以贯之,持续抓好,形成时时、人人抓项目的良好局面。

今年以来,德化项目建设捷报频传,就在不久前,厦沙高速公路戴云山隧道顺利贯通,为今年通车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条高速公路建成后将如一条巨龙般盘踞在戴云山脉之中,连接起德化8个乡镇,成为德化县境内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公路,也将成为打通闽南至闽西北甚至内陆各省的便捷通道;日前,德化县城区饮用水水源工程(即彭村水库至蒲坂水厂连通工程)最后的控制性工程——竖井段贯通,标志着全长5300米的引水工程全线贯通;这个月,德化彭村水库预计可下闸蓄水,作为泉州的战略性水源工程,彭村水库建成投用后将有效缓解泉州沿海地区供水紧张的局面,是晋江下游600多万泉州人民的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德化城东综合停车场项目建设也快速推进,截至目前,停车场场地已完成初步平整,进场道路(纵二路)正在进行路面铺设,预计4月底可完工通车,停车场有望于5月份启用,建成后可停放货运车、工程车等约1000 辆,项目建设不仅能有效解决德化货运车停车难问题,同时,对推动该县现代物流的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面对新形势的经济压力,广大德化干部群众埋头苦干,奋勇争先。“随着厦沙高速今年即将通车、兴泉铁路动建、城关到永泰嵩口高速列入海西高速公路网,德化即将进入三个‘一小时经济圈’时代。”梁玉华始终为德化人“敢于争先进位、力争上游的底气”打动,在德化新一轮发展中,她信心满满,认为德化自然生态优越、陶瓷文化底蕴深厚,同时德化县小水电发展效益好、中小微企业成长迅猛、电商产业持续壮大,相信德化后发优势会更加凸显出来。

“攻项目,扩投资。”刘德旺说,新的一年德化县政企将进一步合力兴实体、促发展,要一手抓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激活存量、转型升级,一手抓好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做足增量、调优结构,以多元产业撑大经济总量;要坚持抓大扶小培优并举,建设坚实的企业梯队,壮大实体经济的主体;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陶瓷业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绿色瓷都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绿色瓷都,是德化人的梦想,旅游业已成为德化第二张金灿灿的名片。去年11月,德化县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下阶段,德化将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一个目标,以陶瓷文化旅游和山水生态游憩为两大主题,打造“以石牛山旅游度假区为核心的东线山水生态旅游线、以九仙山景区为核心的西线栖养度假旅游线、以县城为核心的中线陶瓷文化旅游线”三条线路,做好“产品升级、市场营销、服务体系、综合改革”四篇文章。德化将按照“一个目标、两大主题、三条线路、四篇文章”的发展思路,举全县之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刘德旺在今年德化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后,该县进一步树立“大旅游、全域化”理念,培育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创新旅游开发体制机制,转化旅游资源优势。全面实施《旅游发展总体策划和近期行动计划》,融合优美生态、陶瓷文化、特色农林业,大力发展“旅游+”,形成东线以石牛山、西线以九仙山、中线以县城为核心的星罗棋布、众星拱月的全域旅游格局,打响“世界陶瓷之都·润养德化”旅游品牌,打造国内知名的陶瓷文化和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今后,将通过三个层面发展壮大旅游产业:第一将紧抓核心景区,打造东线以石牛山、西线以九仙山、中线以县城陶瓷文化为核心的“三条精品线路”,石牛山景区将陆续启动瀑布、温泉、索道、酒店等项目;九仙山景区正加快农特产品展示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等建设;县城将着手启动对第二瓷厂、屈斗宫、祖龙宫片区的整合、保护和开发,推进梅岭窑遗址、观音岐公园、何朝宗纪念馆等传统陶瓷文创项目建设,加快瓷艺城等现代陶瓷文创项目建设,同时,推进三班洞上陶艺村、茶具城等项目,形成一系列可看、可体验、内容丰富的陶瓷文化景点。

第二是打造特色镇村,目前该县水口镇湖居养生度假小镇随着石牛山景区多个项目相继落地;上涌镇文化古镇与央企签订上涌十八景、国际生态疗养院项目协议;三班镇瓷都茶具小镇将对接市级小城市培育试点,给予相应的政策和机制,区位优势明显。同时,还将建设石鼓村、潘祠村及环石牛山景区等9个主题村落,今年集中力量打造两三个叫得响亮、拿得出手的“美丽乡村”示范点,力促乡村游火起来。

第三是发展全域旅游,谋划一批“短平快”项目,支持镇村连片种植茶花、樱花、杜鹃花、三角梅、油菜花等,发展农家乐、森林疗愈、参禅朝圣、休闲农庄等自驾游、休闲游,形成星罗棋布、众星拱月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在“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配套上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介入,把旅游业打造成瓷都的“第二张名片”。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