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剪刀”勾画潮汕民俗文化之魂

分享到: 更多
2015-03-25 来源:汕头日报

踏进文化馆,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郑少燕,正低着头聚精会神摆动着手里一把纤巧尖利的小剪刀,将红宣纸上图案较多的空白纸底小心翼翼剔剪,留下纤细流畅的线条,匀称且精致……原来,这就是有几百年历史的潮阳剪纸。眼前这位土生土长的潮阳剪纸工艺美术师郑少燕,是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阳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委员会、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潮汕五少”艺术家之一。

谈起剪纸,郑少燕称自己是“半路出家”。郑少燕的外婆和很多潮汕传统妇女一样,都会在逢年过节剪些喜、寿、斋菜花之类的图案。在她一直的印象中,剪纸就是一种简单的手工“供品”。确实,潮阳剪纸是依附于各种民俗活动的艺术形式。在潮汕各种民俗活动中,通常都要用三牲、五畜、五果、斋菜等供品、粿品。而正是各种供品因其用途及意义,各种剪纸也因内容不同而相应产生。或许是缘由这种“传统”,郑少燕一有空闲,都会跟着外婆剪些简单的图案。而她也爱上了美术、学习了美术。真正让郑少燕学习剪纸工艺,是200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区文化馆,翁木顺馆长获悉她有美术功底后,拿出一本《潮阳民间剪纸》,鼓励她学习。“真好看,要是剪出来应该更美”,翻阅着眼前这本满载各类图案的剪纸教材,这样的念头瞬间让她重新对剪纸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多年来,郑少燕勤学苦练,从开始的临摹到逐步自创构图,摸索出自己的创作风格,并不断汲取新的灵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善于用现代题材作为表现形式,从而不断创作出特色鲜明的剪纸佳作。细细翻阅她的作品,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又融入了潮汕女性与生俱来的细腻,且从戏曲人物、民间故事、民间风俗中挖掘出时代元素进行创作,严整中见灵巧,疏密有致,呈现出柔媚又饱满的画面,令人倍感舒服。像这幅长86厘米、宽44厘米的《千秋共仰》,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第二届(武汉)剪纸艺术博览会大赛中获得金奖,就是以民间“双忠祠”建筑物外貌作为表现的题材,结构和形态都由线去表现,繁简、粗细、横直,刚柔并济形成对比与变化,体现出刀味和纸感。而《三宝献瑞》、《奥运圣火耀中国》、《巧绣春华》、《其乐融融》、《编织梦想》、《和谐之音》、《最炫民族风》等不少大幅作品,多次参展于国际展、省级展等剪纸展,并分别获得金剪刀奖、特等奖、金奖等多个奖项。今年,在第五届中国剪纸艺术节中,《温暖的冬奥梦》获优秀奖,并被中国剪纸文化博物馆永久收藏。

“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一张普通的宣纸,通过艺人灵巧多变的工夫一丝不苟地“蚕食”,就变成一幅精美的剪纸作品。“潮阳剪纸不仅具备外在形象美,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各个时代剪纸艺人的思想情操,艺术意趣的崇尚与播扬。”郑少燕如今谈起剪纸,已经不再是儿时“供品”印象,而是在一刀一剪中领悟到“海滨邹鲁”的质朴民俗风情和独特传统文化。“我希望能把这门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艺术之魂永存。”凭着这份坚定的信仰,郑少燕从去年开始与潮汕四位知名艺术家组成“潮汕五少”,开展作品联展;同时,她还联合其他剪纸艺人义务担任剪纸老师进行授艺,培养新人,为弘扬传承民俗文化而不懈努力着……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