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大师擅长“达摩”题材 建议“闽派工艺”大师应多点墨水

分享到: 更多
2015-08-11 来源:人民网

一尊由荔枝木雕刻而成的“达摩”静坐一隅,浓眉如帚,闭目冥思,那饱经沧桑的面颊和像钢丝班卷曲的鬓须,让经过的游客都有一种直指心灵的感觉。目前正在福州南后街展出的“海丝艺传”2015(福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中,这尊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学善创作的《蒲团达摩》让很多人惊叹不已。

此次“大师精品展”,38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近80件精品亮相,成为福建工艺美术的盛宴。林学善告诉人民网记者,本次展出的精品很让人震撼,也促进了大师们之间的交流,为提升大师们的创作内涵提供了交流平台,为福建工艺美术“走出去”创造了机遇。

根雕大师林学善素有“达摩善”之称,他擅长从传统题材中汲取养分。他与达摩相关的作品有几十件,此次参展的《蒲团达摩》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体现了他对木雕艺术的探索。他运用中国画虚实相生的远离,结合书画、印章的构图,重点刻画人物表情,形神兼备。树桩、树根本不是艺术,却在林学善的手中化“腐朽”为“神奇”,成为一块“美玉”。

精湛的技艺与林学善“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分不开。从中学时起,林学善便对木雕颇感兴趣,常常用手指头在地上画自己喜欢的造型。中学毕业后,他考入福州工艺美术学校,由于当时雕塑的素材较少,学校也没有可供参考的资料,他就跑到废品收费站去“淘宝”,将书、报上的一些和雕塑有关的资料撕下,称斤带回家整理。去的次数多到废品收购站的大爷大妈都认识他了。

工艺美术大师应该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在传承中创新。谈起工艺美术家该如何适应这个转变,林学善用“除开创新,不忘传承”八个字回答。他认为艺术的东西,越是民俗的越会走向世界。他选用的多是达摩、李逵等民间认可度高的人物题材。林学善继承了传统的雕刻技法,但同时也进行了创新,将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现代绘画手法也融入其中。不仅如此,林学善还多次到日本、俄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举办展览。他认为,“艺术家应该多走走,多看看,多点墨水。”大师们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素养,肚子里有了墨水就会创造出更富艺术性的作品,并且要抓住机遇,多走出国门,与国外的艺术家们进行交流。

像林学善一样,工艺大师们在创作作品时也重视转型升级。在“大师精品展”现场,银雕大师林仕元说,他在创作大型的银雕作品《清明上河图》时,把木雕、石雕、软木画、牙雕等技法与银雕技法融汇在一起,还加入中国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增色。寿山石雕大师黄丽娟在题材和石材上双突破,用别人弃之不用的“粗石”雕刻具有民族特色的妇女、儿童作品,引起了外国友人的关注。

如今,中国正在从“生产加工”向“创造”的转型期,中国的工艺美术也面临提升。此次的“大师精品展”展览结合“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首次将“海丝文化”与“闽派工艺”有机结合,不断整合闽派艺术的精髓,让“闽派工艺”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